1. 避雷引下线用什么
本质上没什么区别,避雷环:是安装在层顶接引雷击电流的,上与避雷针连接,接引后通过防雷引下线[一般以主钢筋]引至地下。均压环:在每隔三层做成环状,即隔三层重复把每个引下线主钢筋焊接成环。这就是所谓的均压环。
避雷网 和避雷带 是装在屋面 均压环是每层或者每隔一层焊接的接地装置 比如铝合金窗要接在均压环上面。避雷带是焊在屋脊 或者瓦上面的钢筋 如果长度超过40米的跨度 就要再增加一条扁铁 或者钢筋 对面相联通 焊接成避雷网。
2. 避雷引下线什么时候施工
利用基础底板主筋(2跟不小于∅16)沿建筑物外圈焊接成环形接地线,并与主轴线上的基础梁或结构底板主筋相互焊接成网(网格不大于20mx20m或12mx28m),并且每隔20米与桩基(钢筋或铁板)焊接成电气通路作为楼体接地体。接地体与所有侧墙处的作为避雷引下线的柱内主筋焊接贯通。接地体过变形缝或无基础筋处采用热镀锌扁钢-40x4焊接。要求接地电阻不大于1欧姆,基础施工完及每年雷雨季节前均应测量,若达不到,须增设人工接地极。 3. 防雷引下线利用柱内2根不小于∅16的主筋(对角筋)通长焊接,每18~20米互相跨接焊成电气回路。上端与避雷装置相连,下端与基础钢筋焊接。 4. 引下线在距室外地面0.5米处设检测点,供检测接地电阻之用。检测点做法:柱旁墙上暗装,接线盒尺寸250x180x160,接地线采用热镀锌扁钢-25x4。 5. 防雷引下线在距室外地面-0.8米处焊接一根-40x4热镀锌扁钢,伸向室外距外墙皮不小于1米(超出散水坡),在竣工图上标注清楚,供补打人工接地极之用。 6. 混凝土屋面部分的防雷接闪器由避雷支架、避雷带及避雷针等混合组成。 避雷带采用热镀锌圆钢∅12,沿女儿墙及屋面明敷,形成不大于10mx10m或12mx8m网格。避雷带支架采用热镀锌顶部圆滑可固定式活动卡,高出女儿墙150mm,支架间距1.0米,转角处加密至0.5米。 7. 凡突出屋顶的设备外壳及其基础、风管、透气管及其支架等所有金属构件、金属管道等均应通过热镀锌扁钢-25x4与避雷装置可靠连接,焊接处应作防锈处理。 8. 不同楼层、不同标高的避雷带均应可靠连接。 9. 防雷电波侵入措施:所有进出建筑物的金属管、及电缆金属外皮、水管、煤气管等金属管道在进出建筑物处采用热镀锌扁钢-25*4就近与防雷接地装置相连。 10. 防雷电电磁脉冲措施:要求在进户电源线、信号线上加装相应的SPD,配电系统设置两级/三级SPD。 11. 所有钢筋与钢筋、扁钢与扁钢均采用搭接焊三面施焊;扁钢与扁钢焊接长度为扁钢宽度的2倍;扁钢与圆钢焊接长度为圆钢直径的 6倍;圆钢与圆钢焊接长度为圆钢直径的 6倍。 12. 防测击雷措施:从相对标高30米起建筑物四周用∅10镀锌圆钢敷设均压环,也可以利用圈梁内2根主筋焊接成环,环内网格不大于20mx20m,环间垂直距离不应大于12m,所有引下线、建筑物外墙处的金属结构和金属设备均应与均压环连接。 13.30m及以上外墙上的栏杆、门窗等较大的金属物均须与防雷装置连接。 14. 对于相对标高超过60米的楼层,每层都得敷设均压环,在这范围层次外墙的墙角、边缘、设备及显著突出的阳台平台等处均要利用内部钢筋或敷设∅10镀锌圆钢与防雷引下线可靠焊接。 15. 外部金属物如金属覆盖物、金属幕墙、外挂大理石结构角铁等均应利用钢筋或镀锌扁铁-25x4与防雷引下线可靠焊接。
3. 避雷器 引下线
1)避雷器应垂直安装,倾斜不得大于15°。安装位置应尽可能接近保护设备,避雷器与3~10kV设备的电气距离,一般不大于15m,易于检查巡视的带电部分距地面若低于3m,应设遮栏;
2)避雷器的引线与母线、导线的接头,截面积不得小于规定值:3~10kV铜引线截面积不小于16mm2,铝引线截面不小于25mm2,35kV及以上按设计要求。并要求上下引线连接牢固,不得松动,各金属接触表面应清除氧化膜及油漆;
3)避雷器周围应有足够的空间,带电部分与邻相导线或金属构架的距离不得小于0.35m,底板对地不得小于2.5m,以免周围物体干扰避雷器的电位分布而降低间隙放电电压;
4)高压避雷器的拉线绝缘子串需要牢固,其弹簧应适当调整,确保伸缩自由,弹簧盒内的螺帽不得松动,应有防护装置;同相各拉紧绝缘子串的拉力应均匀;
5)均压环应水平安装,不得歪斜,三相中心孔应保持一致;全部回路(从母线、线路到接地引线)不能迂回,应尽量短而直;
6)对35kV及以上的避雷器,接地回路应装设放电记录器,而放电记录器应密封良好,安装位置应与避雷器一致,以便于观察;
7)对不可互换的多节基本元件组成的避雷器,应严格按出厂编号、顺序进行叠装,避免不同避雷器的各节元件相互混淆和同一避雷器的各节元件的位置颠倒、错乱;
8)避雷器底座对地绝缘应良好,接地引下线与被保护设备的金属外壳应可靠连接,并与总接地装置相连。
4. 避雷引下线什么时候做资料
在屋面浇灌完成后施工。
避雷带是接闪器的一种类型,一般是水平或倾斜敷设的(根据屋面的倾斜度而定),至少有两个地方(首尾两端)和引下线相连接,一般是明设,但也可以暗敷在屋顶的混凝土或瓦片的下面。避雷带在最新版本的GB50057-2010《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中称之为接闪带。
5. 避雷引下线是什么
雷引下线的符号一般都是一个小圆圈带个尾巴.一般图纸上都有文字标明,不用担心
6. 避雷引下线什么时候安装
1、首先将所需扁钢(或圆钢)用手锤(或钢筋扳子)进行调直或种直。将已调整垂直度的引下线运到安装地点,按设计要求随建筑物引上,挂好。
2、及时将引下线的下端与接地体焊接好,或与断接卡子连接好。随看建筑物的逐步增高,将引下线敷设于建筑物内至屋顶为止。如需接头则应进行焊接,焊接后应敲掉药皮并刷防锈漆(现浇混凝土除外),并请有关人员进行隐检验收,做好记录。
3、利用主筋(直径不少于16)作引下线时,按设计要求找出全部主筋位置,用油漆作好标记,距室外地坪0.5m处焊好测试点,随钢筋逐层串联焊接至顶层,焊接出一定长度的引下线,搭接长度不应小于100mm,做完后请有关人员进行隐检,做好隐检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