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可控硅斩波电路(可控硅触发波形)

来源:www.xrdq.net   时间:2023-01-28 21:22   点击:262  编辑:admin   手机版

1. 可控硅触发波形

60度 .三相桥式全控整流电路,因为三相整流装置三相是平衡的,输出的直流电压和电流脉动小,对电网影响小,且控制滞后时间短。从三相桥式全控整流电路及其输出电压波形看出。在理想情况下,电路在任何时刻都必须有两个晶闸管导通,一个是共阳极组的,另一个是共阴级组的,只有它们同时导通才能形成导电回路。

T1、T2、T3、T4、T5、T6的触发脉冲互差60°。因此,电路每隔60°有一个晶闸管换流,导通次序为1→2→3→4→5→6,每个晶闸管导通120°。

在整流电路合闸后,共阴极和共阳级组各有一个晶闸管导通。

因此,每个触发脉冲的宽度应大于60°、小于120°,或用两个窄脉冲等效地代替大于60°的宽脉冲,即在向某一个晶闸管送出触发脉冲的同时,向前一个元件补送一个脉冲,称双脉冲触发。

2. 可控硅触发波形图

三相六脉波整流电路,即三相桥式全控整流电路,每相桥上下桥臂由电力电子开关(晶闸管、GTO、IGBT)链接。控制电力电子开关的触发角,来控制整流电路的输出电压波形。六脉波的含义为输出整流电压在一个周期内的脉动数目。我这里上传不了图,只能用文字了。

比如带阻性负载,触发角为0时,一个周期内整流电压分别=Vab、Vac、Vbc、Vba、Vca、Vcb,六个脉波。

3. 可控硅触发脉冲

三相桥式全控整流电路在任何时刻都必须有两个晶闸管导通,而且这两个晶闸管一个是共阴极组,另一个是共阳极组的,只有它们能同时导通,才能形成导电回路。

  2. 三相桥式全控整流电路就是两组三相半波整流电路的串联,所以与三相半波整流电路一样,对于共阴极组触发脉冲的要求是保证晶闸管KPl、KP3和KP5依次导通,因此它们的触发脉冲之间的相位差应为120。对于共阳极组触发脉冲的要求是保证晶闸管KP2、KP4和KP6依次导通,因此它们的触发脉冲之间的相位差也是120。

  3.由于共阴极的晶闸管是在正半周触发,共阳极组是在负半周触发,因此接在同一相的两个晶闸管的触发脉冲的相位应该相差180。4. 三相桥式全控整流电路每隔60?有一个晶闸管要换流,由上一号晶闸管换流到下一号晶闸管触发,触发脉冲的顺序是:1、2、3、4、5、6、1,依次下去。相邻两脉冲的相位差是60。

  5.由于电流断续后,能够使晶闸管再次导通,必须对两组中应导通的一对晶闸管同时有触发脉冲。为了达到这个目的

4. 示波器测量可控硅触发波形

1.

用万用表粗测可控硅的好坏。用电阻x1k档,正、反向测量A、K之间的电阻值,均接近无穷大;用电阻x10Ω档测量G、K之间的电阻,从十几欧姆至百欧姆,功率越大欧姆值越小。正、反向电阻值相等或差异极小。说明可控硅的G、K并不像一般三极管的发射结,有明显的正、反向电阻的差异。这种测量方式是有局限性的,当A、K之间已呈故障开路状态时,则无法测出好坏。有的G、K间电阻值极小,也难以判别两控制极是否已经短路。

2.

较为准确的测量方法,为可控硅连接上电源和负载,才能得出好坏的结论。方法是:将可控硅接入电路,可控硅因无触发信号输入,小灯泡HL1无电流通路不发光;将A、G短接一下再断开,可控硅受触发而导通,并能维持导通(灯泡的额定电流应大于100mA),灯泡一直发光,直到断开电源。再接通电源时,灯泡不亮。可控硅器件基本上是好的。

5. 可控硅输出波形

1、可控硅危害了正弦波的波形,从而降低了功率因素值,通常PF低于0.5,而且导通角越小时功率因素越差(1/4亮度时只有0.25)。

2.同样,非正弦的波形加大了谐波系数。3.非正弦的波形会在线路上建立严 泰矽可控硅  4.在低负载时很容易不稳定,为此还必须加上一个泄流电阻。而这个泄流电阻至少要消耗1-2瓦的功率。

5.在普通可控硅调光电路输出到LED的驱动电源时还会建立意想不到的问题,那就是输入端的LC滤波器会使可控硅建立振荡,这种振荡对于白炽灯是无所谓的,因为白炽灯的热惯性使得人眼基本看不出这种振荡。但是对于LED的驱动电源就会建立音频噪声和闪烁。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