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简单可控硅电路(简单可控硅电路原理图)

来源:www.xrdq.net   时间:2023-01-28 20:47   点击:155  编辑:admin   手机版

1. 简单可控硅电路原理图

晶闸管(可控硅)调压电路工作原理:

 一只双向可控硅的工作原理,可等效两只同型号的单向可控硅互相反向并联,然后串联在调压电路中实现其可控硅交流调压的。为50Hz交流电的电压波形。在0~a′时间内,SCR1因控制极G无正脉冲信号而正向阻断,而SCR2则反向不导通。在a′~?π时间内,SCR1控制极G受触发脉冲触发而导通. 

将可控硅在正向阳极电压作用下不导通的范围称为控制角,用字母a表示,而导通范围称为导通角,用字母θ表示。显然控制角a的大小,可改变正负半周波形切割面积的大小。当a越小被切割的波形面积越小,输出交流电压的平均值越大。相反,当a角越大,被切割的波形面积越大,输出交流电压的平均值越小。

2. 可控硅简单控制电路图

鉴于你控制的是40W的节能灯。所以,用可控硅的话,会出现灯管微亮或是闪烁的现象。所以,还是建议使用继电器来控制节能灯。

你用阻容降压电路的话,只要电容器容量达到1UF,并且用的是全桥整流的话是没有问题的。

我有一个控制器用的就是阻容降压电路。在驱动数码管和一个指示灯后另外驱动继电器的情况下可以输出9V左右的电压。而这个电压是完全可以控制继电器的。

如果你非要用晶闸管控制节能灯的话。就用光耦隔离。使用单向晶闸管配合一个全桥整流器会比较简单。

3. 可控硅控制原理图

交-交变频器也叫周波变换器,是把电网固定频率的交流电,经过功率半导体电路直接转变为频率可调的交流电的过程。它不同于普通的变频器,没有交流整流到直流再逆变成交流的环节,是交-交变换的结构,这种技术一般用在大型功率装置上

  变频器(Variable-frequency Drive,VFD)是应用变频技术与微电子技术,通过改变电机工作电源频率方式来控制交流电动机的电力控制设备。

  变频器主要由整流(交流变直流)、滤波、逆变(直流变交流)、制动单元、驱动单元、检测单元微处理单元等组成。变频器靠内部IGBT的开断来调整输出电源的电压和频率,根据电机的实际需要来提供其所需要的电源电压,进而达到节能、调速的目的,另外,变频器还有很多的保护功能,如过流、过压、过载保护等等。随着工业自动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变频器也得到了非常广泛的应用。

  交直交变频器电路原理图解析

  交直交变频器的工作原理是借助微电子器件、电力电子器件和控制技术,先将工频电源经过二极管整流成直流电,再由电力电子器件把直流电逆变为频率可调的交流电源。交直交变频器工作原理图如下所示:

  

  由图可知,变频器由主电路(包括整流器、中间直流环节、逆变器)和控制回路组成。各部分的功能如下:

  1.整流器它的作用是把三相(或单相)交流电源整流成直流电。在SPWM变频器中,大多采用全波整流电路。大多数中、小容量的变频器中,整流器件采用不可控的整流二极管或者二极管模块。

  2.逆变器它的作用与整流器相反,是将直流电逆变为电压和频率可变的交流电,以实现交流电机变频调速。逆变电路由开关器件构成,大多采用桥式电路,常称逆变桥。在SPWM变频器中,开关器件接受控制电路中SPWM调制信号的控制,将直流电逆变成三相交流电。

  3.控制电路这部分电路由运算电路、检测电路、驱动电路、保护电路等组成,一般均采用大规模集成电路。

  交直交变频器比较常见,由整流器、滤波系统和逆变器三部分组成。整流器为二极管三相桥式不控整流器或大功率晶体管组成的全控整流器,逆变器是大功率晶体管组成的三相桥式电路,其作用正好与整流器相反,它是将恒定的直流电交换为可调电压,可调频率的交流电。中间滤波环节是用电容器或电抗器对整流后的电压或电流进行滤波。 交直交变频器按中间直流滤波环节的不同,又可以分为电压型和电流型两种,由于控制方法和硬件设计等各种因素,电压型逆变器应用比较广泛。它在工业自动化领域的变频器(采用变压变频VVVF控制等)和IT、供电领域的不间断电源(即UPS,采用恒压恒频CVCF控制)都有应用。

4. 简单可控硅电路原理图讲解

二极管、三极管、可控硅是三种不同的元器件

二极管由一个PN结组成,具有单向导通特性;三极管由两个PN结组成,可以用于信号放大或者驱动负载;可控硅由三个PN结组成,可以用于驱动大功率的负载。

二极管

二极管由一个PN结组成,所以具有单向导通的特性。对PN结施加正向电压时,在外电场作用,PN结的平衡被打破,P区中的空穴和N区中的电子就会向PN结移动,空穴和电子中和后,PN结变窄,当施加的电压达到一定值时,PN相当于一个很小的电阻,就等于二极管导通了。

二极管的种类很多,常见的有整流二极管、稳压二极管、肖特基二极管、发光二极管等等。

整流二极管,常用于设计整流电路,桥式整流是最为常见的整流电路。

稳压二极管反向击穿后还有着稳压的特性,电压不会随着电流增加大幅变化,可以用于设计稳压电路和电压钳位电路

三极管

三极管分NPN和PNP两种类型,三极管由两个PN结组成,三极管是一种电流控制型的元器件,可以放大电流信号,也可以当作无触点开关。

NPN三极管:两块N型半导体夹住一块P型半导体组成

PNP三极管:两块P型半导体夹住一块N型半导体组成

N是负极(Negative)的意思,受电压刺激会产生电子;P是正极(Positive)的意思,受电压刺激会产生大量空穴,有利于导电。

三极管可以用于设计信号放大电路,比如把麦克风产生的微弱信号经过三极管放大后,可以驱动喇叭发出声音。

我们也常常用三极管设计负载驱动电路,比如驱动直流电机、LED、蜂鸣器等等。

可控硅

可控硅是功率比较大的器件,常用于驱动功率较大的负载。可控硅分单向可控硅和双向可控硅。可控硅由三个PN结组成,它的通断由G极控制,在G极施加一个脉冲信号,就会导通。非常适用于设计无触点开关电路。

双向可控硅可以双向导通,常常用于交流负载的控制,比如设计交流电机控制、发热管控制等。

控制双向可控硅导通,交流电的正、负半波都需施加脉冲触发信号。

二极管、三极管、可控硅长得不像

虽然二极管、三极管、可控硅都是由PN结组成,但它们的功能是完全不同的,样子也长得也不像。有些相同的封装,样子是一样的,比如TO-220封装的三极管和TO-220封装的可控硅,样子看起来是差不多的。

欢迎关注@电子产品设计方案,一起享受分享与学习的乐趣!关注我,成为朋友,一起交流一起学习

记得点赞和评论哦!非常感谢!

5. 可控硅工作原理图讲解

因为可控硅是P1N1P2N2四层三端结构元件,共有三个PN结,分析原理时,可以把它看作由一个PNP管和一个NPN管所组成

  当阳极A加上正向电压时,BG1和BG2管均处于放大状态。此时,如果从控制极G输入一个正向触发信号,BG2便有基流ib2流过,经BG2放大,其集电极电流ic2=β2ib2。因为BG2的集电极直接与BG1的基极相连,所以ib1=ic2。此时,电流ic2再经BG1放大,于是BG1的集电极电流ic1=β1ib1=β1β2ib2。这个电流又流回到BG2的基极,表成正反馈,使ib2不断增大,如此正向馈循环的结果,两个管子的电流剧增,可控硅使饱和导通。

 由于BG1和BG2所构成的正反馈作用,所以一旦可控硅导通后,即使控制极G的电流消失了,可控硅仍然能够维持导通状态,由于触发信号只起触发作用,没有关断功能,所以这种可控硅是不可关断的。

  由于可控硅只有导通和关断两种工作状态,所以它具有开关特性,这种特性需要一定的条件才能转化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