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bta41可控硅的工作原理
bta16-800可控硅又叫晶闸管,它有三个引脚,一个是阳极A 一个是阴极K 另一个是栅极(控制极)G 使用时阳极与阴极之间加正电压,并接入负载,注意负载电流不要大于管子的额定电流,否则将会烧坏管子.正常情况下管子是阻断状态,当控制极与阴极之间加上一定的控制脉冲电压时,负载电流大于擎住电流时,晶闸管就开始导通,只有当负载电流小于晶闸管的维持电流时,晶闸管才能恢复阻断状态。
交流电在某个瞬间是有极性的,当你珐花粹拘诔饺达邪惮矛给栅极加脉冲时,只有交流电的正半周晶闸管才能导能,当当流电过零变负半周时,晶闸管将关断。
2. 可控硅bta416参数
BTA416Y800B用BTA16 800B代换行。
3. bt152可控硅工作原理
bt152可控硅的引脚参数。通态方均电流IT(RMS) : 12A
通态浪涌电流ITSM : 120A
正向耐压VDRM:> 800V
反向耐压VRRM:> 800V
触发电流IGT:< 15mA
通态压降VTM:< 1.75V(ITM=23A)
触发电压VGT :1.5V
封装:To-220
4. 可控硅BTA41
bta41-600b是晶闸管。晶闸管(Thyristor)是晶体闸流管的简称,又可称做可控硅整流器,以前被简称为可控硅;1957年美国通用电器公司开发出世界上第一晶闸管产品,并于1958年使其商业化;晶闸管是PNPN四层半导体结构,它有三个极:阳极,阴极和门极;晶闸管工作条件为:加正向电压且门极有触发电流;其派生器件有:快速晶闸管,双向晶闸管,逆导晶闸管,光控晶闸管等。它是一种大功率开关型半导体器件,在电路中用文字符号为“V”、“VT”表示(旧标准中用字母“SCR”表示)。
5. bta41可控硅资料
首先,你要判断是否已经击穿? 在T1和T2脚之间使用耐压仪,或者两端串大电阻直接接220V交流,看是不是不能导通,也就是可控硅两端没有击穿。击穿了就坏了 看触发,家里没有很多设备,可控硅万用表,量一下T1与G之间的电阻,电阻会在50Ω以内,不能无穷大,也不能为短路状态。 作用一般是控温,如果坏了,要么不能升温,要么不能恒温,持续加热
6. bta06可控硅工作原理
可控硅又叫晶闸管,它有三个引脚,一个是阳极A 一个是阴极K 另一个是栅极(控制极)G 使用时阳极与阴极之间加正电压,并接入负载,注意负载电流不要大于管子的额定电流,否则将会烧坏管子.正常情况下管子是阻断状态,当控制极与阴极之间加上一定的控制脉冲电压时,负载电流大于擎住电流时,晶闸管就开始导通,只有当负载电流小于晶闸管的维持电流时,晶闸管才能恢复阻断状态.
交流电在某个瞬间是有极性的,当你珐花粹拘诔饺达邪惮矛给栅极加脉冲时,只有交流电的正半周晶闸管才能导能,当当流电过零变负半周时,晶闸管将关断.
双向晶闸管有三种触发方式,它在电压过零时管子也会关断.
所以不能用交流电做实验,应该用直流电来做,负载用小灯泡就可以,栅极脉冲电压不易过高,几伏就可以了,以防使管子击穿
7. bta24可控硅参数
将该可控硅字符一面朝向自己,3个引脚从左至右分别是T1、T2、G。
该双向可控硅电流8A,耐压600V,背部散热金属部分与内部管芯绝缘,可直接安装在散热片上,不必采取绝缘措施。
双向可控硅广泛应用于自动控制电路,带负载能力强,不存在触点寿命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