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电源内压降怎么计算公式(电压压降的计算公式

来源:www.xrdq.net   时间:2023-01-30 06:40   点击:68  编辑:admin   手机版

1. 电源内压降怎么计算公式

导线电压降的计算:导线电阻×导线电流(导线压降)。然后电源电压减去导线电压=负荷端电压。

2. 电压压降的计算公式

线路电压降计算公式为 △U=(P*L)/(A*S)

其中: P为线路负荷

L为线路长度

A为导体材质系数(铜大概为77,铝大概为46)

S为电缆截面

在温度=20°C时,铜的电阻系数为0.0175欧姆*平方毫米/米 ; 在温度=75°C时 铜的电阻系数为0.0217欧姆*平方毫米/米 一般情况下电阻系数随温度变化而变化,在一定温度下导线的电阻=导线的长度*导线的电阻系数/导线的载面积 150米16平方毫米铜导线的电阻在温度=20°C时=150*0.0175/16=0.164(欧姆) 。

扩展资料

流体在管中流动时由于能量损失而引起的压力降低。这种能量损失是由流体流动时克服内摩擦力和克服湍流时流体质点间相互碰撞并交换动量而引起的,表现在流体流动的前后处产生压力差,即压降。

压降的大小随着管内流速变化而变化。在空调系统运行时管内光滑程度,连接方式是否会缩孔节流也会影响压降。

电流流过负载以后相对于同一参考点的电势(电位)变化称为电压降,简称压降。简单的说,负载两端的电势差(电位差)就可以认为是电压降。电压降是电流流动的推动力。如果没有电压降,也就不存在电流的流动。

3. 电压压降怎么计算

R=ρ×L/负荷250KW的电流约小于500A,每根240m㎡铜芯电缆的线阻(铜导线电阻率0.044×500=22(V)末端电缆的线与线的压降约44V;S=0.0172×615/240≈0.044(Ω)每根240m㎡铜芯电缆的电压降:U=RI=0.0172)

4. 电压降最简单实用计算公式

电压降的计算公式一: △u%=I*R I=P/(1.732*U*COSθ)R=ρ*L/S P:功率,U:电压;COSθ功率因素;ρ导体电阻率,铜芯电缆用0.018S:电缆的标称截面,L:线路长度 单相时允许电压降:Vd=220Vx5%=11V 三相时允许电压降:Vd=380Vx5%=19V。

电压降的计算公式二: △U%=K*I*L*V0 K:三相四线制K=根号下3,单相K=1;I:工作电流或计算电流(A) L:线路长度;V0:表内电压(V/Am)。

5. 电源内电压计算公式

电脑机箱电源电压输入为220V,输出有12V、5V、3.3V等。

电脑电源是把220V交流电,转换成直流电,并专门为电脑配件如主板、驱动器、显卡等供电的设备,是电脑各部件供电的枢纽,是电脑的重要组成部分。

目前PC电源大都是开关型电源。电脑电源的输出线包含9种颜色:黄、红、橙、紫、蓝、白、灰、绿、黑(部分电源都省去了白线)。

黄色 +12V(标准范围:+11.40-+12.60)

蓝色-12V(标准范围:-10.80--13.20)

红色 +5V(标准范围:+4.75-+5.25)

白色-5V(标准范围:-4.50--5.50)

橙色 +3.3V(标准范围:+3.14-+3.45)

紫色 +5VSB(+5V待机电源)(标准范围:+4.75-+5.25) 绿色 P-ON(电源开关端)

6. 电压降如何计算公式

有以下情况:1、民规3.4.4:10kV及以下三相供电电压允许偏差应为标称系统电压的±7%。《电力系统技术导则(试行)》规定了“对110 kV及以下变压器,宜考虑至少有一级电压的变压器采用带负载调压方式”。2、工业与民用工配电设计手册第三版259页,按低压侧设备允许电压偏差为±5%,变压器高压侧为稳定的系统标称电压,变压器接0抽头升压5%,满负荷时变压器自身降压约为3.3%(考虑80%负载率为2.6%),低压侧线路允许电压损失为5%+5%-2.6%=7.4%。计算低压侧线路电压降应该按7.4%计算。但是值得考虑的是变压器高压侧是不是一定为稳定的系统标称电压呢。

7. 电源电压计算公式

直流:U电源=U末端+U损耗 没有电流,没有电压降。U=I*R 其中I=0可解U损耗=0 U电源=U末端 交流:这个就比较复杂了,其中包含电源线路电抗(包括电阻、电抗),交流对地有电容效应,所以电抗不为0,电流不为0,视其线路品质,长短,及电压高低等决定,那么这其中又有向量关系,不是简单的加减~~这里就不多解释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