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异步电动机空转和短路的区别
电机烧保险主要原因如下:
1.超过额定功率: 保险丝有一定的额定功率,当用电设备功率超过了保险丝的额定功率时,就会烧断,保险丝就是用来做这个的。可以统计下用电设备的总功率,所用电线的最大可承受功率,以决定是否更换更粗的保险丝或电线。或分开使用用电设备,特别是在用电高峰期,最好不要同时开太多的用电设备。
2.保险丝太细: 如果保险丝太细的话,当电路中有大电流通过时,就会马上熔断。 解决方法:选用30A的保险丝或保险片。
3.接触不良或氧化: 在线路或刀闸处有接触不良或氧化的地方。 解决方法:观察刀闸接线柱有无氧化,用螺丝刀紧固所有度接线柱,包括保险片两端的螺丝都要拧紧。检查线路接头的地方是否牢固,插座与线路是否拧紧,插座是否合格。
4.电路中有短路: 电路中有短路,产生短路电流,短路电流过大将保险烧坏。
2. 异步电动机相间突然短路
主要有以下几个故障及维修办法:
1、通电后不起动
a.用万用表测量主绕组,电阻值无穷大,则主绕组断路。
[原因]引起主绕组断路故障有多种原因,如主绕组引出线折断或由于主绕组线圈线径较细、匝数较多、容易受外力损伤而引起折断;主绕组内部导线绝缘损坏,造成自身短路,电动机通电后,在短路线匝中产生很大的短路电流,导致线圈迅速发热而烧断;主绕组接地,即主绕组与定子铁心或机壳间绝缘破坏而造成通地现象,接地点容易引起导线对地闪络而烧断主绕组。接地原因多见于电动机转子与定子铁心相擦而发热或长期过负载运行,主绕组绝缘物因长久受热而焦脆或主绕组受潮而击穿绝缘,或者因主绕组制造不良而引起。
[处理]主绕组断路,必须大修或者更换新绕组。
b.用万用表测量热保护器两接线端,电阻值无穷大,热保护器断路。
(原因]主绕组温升超过限值,热保护器熔断。
[处理]排除故障并更换新热保护器。应急时,可将热保护器两接点短路使用。
c.断电时,用手转动转子轴伸端,有转动困难或卡住现象。
[原因]电动机处于堵转状态,其原因是有异物进入电动机内、转子轴弯曲、方型罩极电动机定子铁心受外力而产生变形等。
[处理]拆开后端盖,取出转子,清除电动机内的金属屑和异物等;校正转子轴;转子轴跳动量应小于O.04mm;方型定子铁心变形,应通过整形使定子铁心复位,直至转子能轻快转动。
d.断电时转子能转动,通电时不转。
(原因]由于转子受单边磁拉力,通电后吸牢不转,其原因是前后端盖固定螺钉受振动而松动,造成前后盖不同轴,使转子歪斜偏心;轴承压板螺钉松动,轴承固定不良,使定转子同轴度超差;轴承夹碎裂或失效,不能压紧轴承,使轴承移位;轴承磨损严重,轴承与转轴配合过松。
[处理]拧紧松动螺钉,并调正前后端盖及定转子同轴度,使定转子间气隙均匀;应更换新轴承夹,压紧轴承加以固定;凡轴承孔径过大,则应更换合适的轴承,并添加润滑油。
e.罩极绕组松脱。
(原因]短路环脱焊或断裂,不能构成闭合线圈,因此对通过短路环部分的磁通起不到延迟其变化作用,形成不了旋转磁场。
(处理]拆开电动机,将短路环重新焊好。
2、转速低于正常值
a.测量电动机进线端电压,低于187V。
[原因]电网电压过低。
[处理]采用调压器调整电压至额定电压,或避开用电高峰。
b.用转子断条检查仪测得转子绕组电阻值增大。
[原因]转子铸铝不良,转子绕组有断条、裂纹、气孔等现象。
(处理]更换新的转子。
c.电动机转子转动不灵活。
(原因]轴承严重缺油,导致电动机转子与轴承由液体摩擦状态变为干摩擦,增大摩擦损耗。
[处理]清洗轴承,并添加润滑油。
d.用万用表测量主绕组,电阻值过大。
(原因)重绕主绕组时,如主绕组导线线径过细或线圈匝数多绕,造成主绕组阻值增大。
[处理]按原电动机技术数据重新绕制主绕组。
3、运转时噪声过大
a.转子槽数与定子槽数配合不当,或转子斜槽数值过小,产生频率噪声。
[原因]设计制造不合理。
[处理]重新审查槽数配合,并选择合适的转子斜槽值。
b.用万用表测量主绕组,电阻值过小,引起电磁噪声。
[原因]重绕主绕组时,线圈匝数少绕,导致磁场饱和。
[处理]按原主绕组数据,增加线圈匝数。
c.电动机旋转时,转子轴伸端前后窜动并发出撞击声。
[原因]转子轴向间隙过大,转子垫片周期性撞击轴承端面。
(处理)适当增加转子垫片,转子轴向隙保持在0.2~0.5mm之间。
d.用手捏住转子轴上下扳动,有明显的松动感觉,电动机运转时,产生“骨碌”的响声和其它杂声。
[原因]电动机长期运行后,轴承磨损严重,轴承和转轴配合间隙过大。
(处理]更换合适的轴承,并添加润滑油。
e.电动机运转时发出“梗、梗”的响声。
(原因]轴承与转轴或轴承与轴承座之间配合不当,安装时强力压装,以及轴承的钢圈本身较脆,拆装方法不合理,造成轴承破[处理]更换合适的轴承。
f.电动机高速运转时,发出“当当”的连续声。一般刚起动时不易觉察,在运转几分钟
后变得明显。
(原因]转子铁心与转轴间有不可觉察的轻微松动。
(处理]采用CH31胶粘剂粘接或更换转子。
g.电动机运转时,发出振动声。
[原因]电动机磁分流片松动。
(处理]拆开电动机,卡紧磁分流片。
3. 异步电动机空转和短路的区别是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检查试验方法:
1)外观检查:检查外形是否完整,出线端的标志是否正确,固紧用螺钉、螺栓及螺母是否旋紧,转子转动是否灵活,电动机轴伸径向偏摆情况以及振动情况如何等。对绕线转子电动机还应检查电刷、刷架及集电环的装配质量,以及电刷与集电环的接触是否良好。对封闭自扇冷式电动机应检查排风系统;
2)绝缘电阻的测定:对修理后的电动机,一般只测绕组相与相、相对地的冷态(常温)绝缘电阻,对绕线转子电动机还应测量转子绕组的绝缘电阻。而多速绕组的电动机,应对其各绕组的绝缘电阻进行分别逐个测量。大型电动机可通过测量绝缘电阻来判断绕组是否受潮。对于额定电压500V以下的电动机,一般用500V兆欧表进行测量,500~3000V之间的电动机用1000V兆欧表;3000V以上的电动机用2500V兆欧表。对于500V以下电动机,绝缘电阻应不低于0.5MΩ。全部更换绕组的不应低于5MΩ;
3)直流电阻的测定:电动机绕组的直流电阻的测定一般在冷态下进行。所测各相电阻值之间的误差与三相平均值之比不得大于5%。如果电阻值相差过大,则表示绕组中有短路、断路,焊接或接触不良,或绕组匝数有误等,若三相电阻都超出规定范围,说明绕组导线过细;
4)耐压试验:电动机定子绕组相与相、相与地经过绝缘物质绝缘后,能承受一定的电压而不击穿称作耐压。交流耐压和直流耐压都是耐压试验,是鉴定电力设备绝缘强度的方法。
直流耐压试验:电压较高,对发现绝缘某些局部缺陷具有特殊的作用,可与泄漏电流试验同时进行。直流耐压试验与交流耐压试验相比,具有试验设备轻便、对绝缘损伤小和易于发现设备的局部缺陷等优点。与交流耐压试验相比,直流耐压试验的主要缺点是由于交、直流下绝缘内部的电压分布不同,直流耐压试验对绝缘的考验不如交流更接近实际。
交流耐压试验:交流耐压试验对绝缘的考验非常严格,能有效地发现较危险的集中性缺陷。它是鉴定电气设备绝缘强度最直接的方法,对于判断电气设备能否投入运行具有决定性的意义,也是保证设备绝缘水平、避免发生绝缘事故的重要手段。交流耐压试验有时可能使绝缘中的一些弱点更加发展,因此在试验前必须对试品先进行绝缘电阻、吸收比、泄漏电流和介质损耗等项目的试验,试验结果合格方能进行交流耐压试验。
a)定子绕组:交接试验时,对额定电压为0.4千伏及以下者取1千伏,额定电压为6千伏者取10千伏;对运行中的电动机,以及对大修中未更换或局部更换定子绕组的电动机取1.5倍额定电压,但不得低于1000伏;全部更换定子绕组的电动机取2倍额定电压再加1000伏,但不得低于1500伏;100千瓦以下不甚重要的低压电动机,其交流耐压试验可用2500伏兆欧表来测试;
b)转子绕组:交接试验时,对不可逆转子取1.5倍额定电压,可逆转子取3倍额定电压。
注:同步电动机转子线圈的交流耐压试验,试验电压为励磁电压的7.5倍,但不应低于1200V,不高于出厂试验电压的75%。
e)匝间绝缘试验:把电源电压提高到额定电压的130%,使电动机空转5min,应不发生短路现象,称匝间绝缘试验,其目的是考核匝与匝之间的绝缘性能;
f)转子开路电压的测定:测量转子开路电压时,转子静止不动,转子绕组开路,起动变阻器断开,在定子绕组上施加额定电压,在转子集电环间测量各线间电压,额定电压在500V以上的电动机,施于定子绕组上的电压可适当降低;
g)空载试验:空载试验是在电动机的定子绕组上施加三相平衡电压,使电动机不带负载运行,其目的是为了确定空载电流和空载损耗,并从空载损耗中分离出铁耗和机械损耗(包括风摩耗)。
在空载试验时,应观察电动机运行情况,监听有无异常声音,铁心是否过热,轴承的温升及运转是否正常,对绕线线转子电动机,应检查电刷有无火花和过热现象。
对修理后的异步电动机,在作空载试验时,通常仅测量空载电流以检查电机修后的质量。只有在有必要时才作空载损耗试验。
直流电动机试验前的一般检查:
1)对电动机的装配质量进行一般性检查(如紧固件是否拧紧、转子转动是否灵活);刷握应牢固而精确地固定在刷架上,刷握下缘应与换向器表面平行,各刷握之间的距离应相等;电刷应能自由地在刷握内上下移动,但也不能太松;电刷表面与换向器应很好吻合;电刷顶端的弹簧压力应调节适当;换向器表面应清洁光滑,换向片间的云母片不得高出换向器表面,凹进深度为1-1.5㎜;检查电动机的出线是否正确;
2)用塞规在电枢圆周上检查各磁极下的气隙,每次在电动机轴向两端测量。空气隙的最大容许偏差值不应超过其算术平均值的±10%。
对修理后的直流电动机通常进行下列试验:
a)检查电动机绕组的极性及其联接的正确性;检查主磁极与换向极绕组联接的正确性;检查串励对并励绕组之间(或各并励绕组之间)联接的正确性;绕组对机壳及绕组相互间绝缘电阻的测定、测量时,除了测量各绕组对机壳及其相互间的绝缘电阻以外,还测量电枢绕组的钢丝箍对换向器之间、换向器紧圈对换向片之间、刷架对机壳之间(此时电刷应提起)的绝缘电阻。绝缘电阻值不应低于下式计算的数值,即R=UN/(1000+PN/100),式中R—绝缘电阻(MΩ);UN—电动机额定电压(V);PN—电动机额定功率(KW);
b)测量绕组的直流电阻,采用双臂电桥。测量应进行三次,取其算术平均值,同时用温度计测量环境温度;在电动机各绕组正确接线的情况下,为保证电动机运行性能良好,电动机的电刷必须放在几何中性线位置上;如有更换绕组,检修换向器等情况,或对绕组绝缘有怀疑时,将各绕组和换向器对机壳作耐压试验,及各绕组之间作耐压试验;
c)如果上述各项试验合格,对电动机即可通电进行空载试验;
d)一般检修后的直流电动机可不进行负载试验。
4.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空载短路与工作特性
按三相异步电动机局部短路故障分析特点:
1测量三相电流,有一相相电流大(此相匝间短路)
2测三相电流,有两相相电流大。(相间短路)
3不通电测试,可能会有一相或者两相的电阻偏小。
4电机绕组升温过快,(机壳升温过快)
5电机可能会有不正常的噪音。
6.电机启动时间偏长,启动电流过大。
5. 什么是异步电动机的短路状态
这个问题问的是:电机匝间短路与相间短路的区别?参考答案如下:
1、组成方式样子不一样。
电机匝间短路时通一个绕组是由很多圈线绕成的,而电机相间短路是由三个单相交流电源所组成的电源系统。
2、短路现象不一样。
电机匝间短路:会被短路的线圈中将流过很大的短路严重时,电动机不能带负载起动,匝间短路在刚开始时,可能只有两根导线因交叠处绝缘磨坏而接触。
电机相间短路:电机发生长时间堵转,线圈急速升温,漆包线绝缘层高温烧坏,引发短路。导致相间电压击穿,绝缘层损坏,发生相间短路。
6. 异步电动机空转和短路的区别是什么
1、运转电容器坏了或是没接好;处理方法:换一个同型号的试试。
2、主绕组断路;处理方法:仔细查查并接好。3、转子龙条断裂;处理方法:需要重新浇铸,很不好修理。
7. 异步电机短路电流
三相异步电动机启动时起动电流很大(可达额定电流的4-7倍),但起动转矩却不大(约是额定转矩的2倍左右);这是由于异步电机的结构和工作原理所造成。启动时,转子不动,定子旋转磁场切割转子导体的速度很大,在转子里产生的感应电势也很大,所以起动电流很大。启动时,转子感应电流的频率与电源频率相同,是50Hz,这时,转子电抗相对转子电阻很大,转子回路的功率因素很小,根据:M=KmΦIcosφ,cosφ很小,I较大,所以起动转矩M不太大。(因为电流和磁通都在变化,二者之间有相位差,电流很大时,磁通不大,所以转矩不大。)由于三相异步电动机的转子与定子旋转磁场以相同的方向、不同的转速成旋转,存在转差率,所以叫三相异步电动机。三相异步电动机转子的转速低于旋转磁场的转速,转子绕组因与磁场间存在着相对运动而产生电动势和电流,并与磁场相互作用产生电磁转矩,实现能量变换。扩展资料:当向三相定子绕组中通入对称的三相交流电时,就产生了一个以同步转速n1沿定子和转子内圆空间作顺时针方向旋转的旋转磁场。由于旋转磁场以n1转速旋转,转子导体开始时是静止的,故转子导体将切割定子旋转磁场而产生感应电动势(感应电动势的方向用右手定则判定)。由于转子导体两端被短路环短接,在感应电动势的作用下,转子导体中将产生与感应电动势方向基本一致的感生电流。转子的载流导体在定子磁场中受到电磁力的作用(力的方向用左手定则判定)。电磁力对转子轴产生电磁转矩,驱动转子沿着旋转磁场方向旋转。转子绕组是异步电动机电路的另一部分,其作用为切割定子磁场,产生感应电势和电流,并在磁场作用下受力而使转子转动。其结构可分为笼型绕组和绕线式绕组两种类型。这两种转子各自的主要特点是:笼型转子结构简单,制造方便,经济耐用;绕线式转子结构复杂,价格贵,但转子回路可引入外加电阻来改善起动和调速性能。
8. 什么是异步电机的短路状态
1、长时间过载运行,电机发热促使漆包线线绝缘老化龟裂,绝缘性能下降导致击穿,引起短路。
2、电机发生长时间堵转,线圈急速升温,漆包线绝缘层高温烧坏,引发短路。
3、电机受潮,漆包线绝缘电阻下降,导致相间电压击穿,绝缘层损坏,发生相间短路。
4、电机供电缺相,电机电流过大,烧毁相间线圈,引发的短路。等等很多原因。
9. 异步电动机空转和短路的区别在哪
交流电动机空转电流大的原因如不:1 该交流电源电压值偏低,合使交流电动机的空转电流大,2 该电动机的绕组有匝间短路故障也会使电动机空载电流大,3 该电动机结组绝缘电阻值低于额定值有漏电故障同样会使电机空转电流大,4 该电机转子轴承缺黄油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