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阻抗电阻电抗公式?
电抗计算公式:Z=R+jX。其中Z为阻抗,单位为欧姆,R为电阻,单位为欧姆,X为电抗,单位为欧姆,j是虚数单位。
当X>0时,称为感性电抗;
当X=0时,阻抗为纯电阻;
当X<0时,称为容性电抗。
现实中,大部分负载都是电感性。
例如:变压器和电动机。定义感抗为正,容抗为负,可以避免负数出现,方便计算。
阻抗(ohm)=2*3.14159*F(工作频率)*电感量(mH),设定需用360ohm阻抗,因此:
电感量(mH)=阻抗(ohm)÷(2*3.14159)÷F(工作频率)=360÷(2*3.14159)÷7.06=8.116mH。
据此可以算出绕线圈数:
圈数=[电感量*{(18*圈直径(吋))+(40*圈长(吋))}]÷圈直径(吋)。
圈数=[8.116*{(18*2.047)+(40*3.74)}]÷2.047=19圈。
二、电抗等于多少阻抗?
电抗计算公式:Z=R+jX。其中Z为阻抗,单位为欧姆,R为电阻,单位为欧姆,X为电抗,单位为欧姆,j是虚数单位。
当X>0时,称为感性电抗;
当X=0时,阻抗为纯电阻;
当X<0时,称为容性电抗。
现实中,大部分负载都是电感性。
三、电抗和阻抗是什么?
阻抗就是电阻加电抗,所以才叫阻抗;在一般状态下的导体,多少都存有阻止电流流动的作用,而表示其阻止程度者,称为「电阻」,单位值是「欧姆」,代号为「Ω」。在交流电路中,除电阻外,还有电感和电容等皆有阻碍电流作用,通常将阻止交流电流作用的部分,总称为「阻抗」。例如在直流电领域中,物体对电流阻碍的作用叫做电阻,世界上所有的物质都有电阻,只是电阻值的大小差异而已。电阻小的物质称作良导体,电阻很大的物质称作非导体。而在交流电的领域中则除了电阻会阻碍电流以外,电容及电感也会阻碍电流的流动,这种作用就称之为电抗,意即抵抗电流的作用。电容及电感的电抗分别称作电容抗及电感抗,简称容抗及感抗
四、变压器等效的电祖,电抗,阻抗实际是什么?
变压器的阻抗:标准叫法叫短路阻抗,单位是百分数。是当一个绕组接成短路时,在另一个绕组中产生额定电流所施加的额定频率的电压。
电抗:类似于在直流电路中电阻对电流的阻碍作用,在交流电路中电容几电感会对电流器阻碍作用。
电阻:限流元件,将电阻接在电路中后,电阻限值固定,限值通过它所连接支路的电流大小。
五、同步电抗和额定阻抗关系?
电抗等于阻抗的平方与感抗平方的平方根(直角三角形的勾股定理),只要有感抗存在,电抗肯定比阻抗要大。
六、为什么阻抗比电抗小?
在RLC串联电路中,电阻电压、电容电压与电感电压,通过求矢量和,构成了电压三角形。
由于串联电流相等,将电压三角形各边同时除以电流,便得到阻抗三角形。阻抗三角的垂直直角边,是感抗与容抗的代数和(可由大的减去小的,电感大电抗在x轴上方,否则在下方)。
阻抗为Z=√(R²+(Xl-Xc)²
由于总电抗是两电抗之差,所以,阻抗三要比Xl或Xc要小。
七、请问电抗和阻抗的区别?
一般来说电抗和阻抗的区别如下:
1、分类不同
电抗类似于直流电路中电阻对电流的阻碍作用,在交流电路中,电容及电感也会对电流起阻碍作用,称作电抗,其计量单位也叫做欧姆。
在具有电阻、电感和电容的电路里,对电路中的电流所起的阻碍作用叫做阻抗。
2、功能不同
在交流电路分析中,电抗用 X 表示,是复数阻抗的虚数部分,用于表示电感及电容对电流的阻碍作用。
阻抗常用Z表示,是一个复数,实部称为电阻,虚部称为电抗,其中电容在电路中对交流电所起的阻碍作用称为容抗 。
3、特点不同
对电阻为0的理想纯感抗或容抗元件,阻抗强度就是电抗的大小。
在电流中,物体对电流阻碍的作用叫做电阻。
八、阻抗与电感及电抗计算关系?
电感器的阻抗Xz=(Xl^+R^)^2。式中,Xl为电感器感抗,R为电感器电阻。
九、电抗器阻抗值多少正常?
电抗器阻抗值按照国家标准.JB5346 和电抗器标准GB10229 应该达到大于2000兆欧。
十、电抗器的阻抗如何计算?
首先计算出电抗器端电压,用端电压除以电流,端电压等于额定电压乘以电抗率
- 相关评论
-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