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车间桥架布置规范
1、桥架的宽度和高度就按下表选择,并应符合电缆真充率不超过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值,动力电缆可取40-50%,控制电缆可取50-70%,另外需予留10-25%的式程发展余量。
2、各种弯通及附件规格应符合工程布置条件并与桥架相配套。
3、支、吊架规格的选择,应按桥架规格、层数、跨距等条件配置。并应满足荷载的要求。
4、桥架横截面积的选择见表
桥架上电缆网络中任一线路的最大自动过电流保护的额定电流值或整定值(A)桥架横截面充许最小值(mm2)
二、桥架制作工艺规范
电缆桥架的做法: (1)施工顺序 测量定位→支吊架制作安装→桥架安装→接地处理 (2)主要施工方法及技术措施 1)测量定位 用弹线法标识桥架的安装位置,确定好支架的固定位置,做好标记。
竖井内桥架定位应先用悬钢丝法确定安装基准线,如预留洞不合适,应及时调整,并做好修补。
2)支架制作安装 依据施工图设计标高及桥架规格,进行定位,然后依照测量尺寸制作支架,支架进行工厂化生产。
在无吊顶处沿梁底吊装或靠墙支架安装,在有吊顶处在吊顶内吊装或靠墙支架安装。
在无吊顶的公共场所结合结构构件并考虑建筑美观及检修方便,采用靠墙、柱支架安装或屋架下弦构件上安装。
靠墙安装支架固定采用膨胀螺栓固定,支架间距不超过2米。
在直线段和非直线段连接处、过建筑物变形缝处和弯曲半径大于300mm的非直线段中部应增设支吊架,支吊架安装应保证桥架水平度或垂直度符合要求。
3)桥架安装 a.对于特殊形状桥架,将现场测量的尺寸交于材料供应商,由供应商依据尺寸制作,减少现场加工。
桥架材质、型号、厚度以及附件满足设计要求。
b.桥架安装前,必须与各专业协调,避免与大口径消防管、喷淋管、冷热水管、排水管及空调、排风设备发生矛盾。
c.将桥架举升到预定位置,与支架采用螺栓固定,在转弯处需仔细校核尺寸,桥架宜与建筑物坡度一致,在圆弧形建筑物墙壁的桥架,其圆弧宜与建筑物一致。
桥架与桥架之间用连接板连接,连接螺栓采用半圆头螺栓,半圆头在桥架内侧。
桥架之间缝隙须达到设计要求,确保一个系统的桥架连成一体。
d.跨越建筑物变形缝的桥架应按企业标准《钢制电缆桥架安装工艺》做好伸缩缝处理,钢制桥架直线段超过30m时,应设热胀冷缩补偿装置。
e.桥架安装横平竖直、整齐美观、距离一致、连接牢固,同一水平面内水平度偏差不超过5mm/m,直线度偏差不超过5mm/m。
4)接地处理 镀锌桥架之间可利用镀锌连接板作为跨接线,把桥架连成一体。
在连接板两端的两只连接螺栓上加镀锌弹簧垫圈,桥架之间用不小于4mm2软铜线进行跨接,再将桥架与接地线相连,形成电气通路。
桥架整体与接地干线应有不少于两处的连接。
5)多层桥架安装 分层桥架安装,先安装上层,后安装下层,上、下层之间距离要留有余量,有利于后期电缆敷设和检修。
水平相邻桥架净距不宜小于50mm,层间距离应根据桥架宽度最小不小于150mm,与弱电电缆桥架距离不小于0.5m。
三、车间桥架布置规范标准
桥架本身没有强弱电之分,但在安装过程中是有一定要求的, 高低压电缆桥架应尽量分开安装
在通常情况下,一面墙敷设竖向管线(知槽)或安装设备时,配电间进深的净距D1=1200~1500mm;弱电间进深的净距D2=1100~1400mm较为合理。配电间及弱电间的长度L1及L2可根据电气间内设置电气设备及管线(槽)的多少来确定。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提道出“竖井大小除满足布线间隔及端子箱、配电箱布置所必须尺寸外,还宜在箱体前留有不小于0.8m操作、维版护距离”的要求。设置在弱电间中的弱电设备,操作及维护距离虽然在《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条文中未做规定,但也不宜小于0.8m。
电缆穿钢管布线时,应在楼板预留钢管,布线完成后应添塞防火堵料。
电缆桥架安装应水平,最大弧垂不应大于权10毫米;
四、车间桥架安装标准高度
1) 槽式大跨距电缆桥架由室外进入建筑物内时,桥架向外的坡度不得小于1/100。
2) 电缆桥架与用电设备交越时,其间的净距不小于0.5mm。
3) 两组电缆桥架在同一高度平行敷设时,其间净距不小于0.6m。
4) 在平行图上绘出桥架的路由,要注明桥架起点、终点、拐弯点、分支点及升降点的坐标或定位尺寸、标高,如能绘制桥架敷设轴测图,则对材料统计将更精确。 直线段:注明全长、桥架层数、标高、型号及规格。拐弯点和分支点:注明所用转弯接板的型号及规格。升降段:注明标高变化,也可用局部大样图或剖面图表示。
5)桥架支撑点,如立柱、托臂或非标准支、构架的间距、安装方式、型号规格、标高、可同意在平面上列表说明,也可分段标出用不同的剖面图、单线图或大样图表示。
6)电缆引下点位置及引下方式,一般而言,大批电缆引下可用垂直弯接板和垂直引上架,少量电缆引下可用导板或引管,注明引下方式即可。
7)电缆桥架易高出地面2.2米以上,桥架顶部距顶棚或其他障碍物不应小于0.3米,桥架宽度不宜小于0.1米,桥架内横断面的填充率不应超过50%。
8)电缆桥架内缆线垂直敷设时,在缆线的上端和每间隔1.5米处应固定桥架的支架上,水平敷设时在缆线的首、尾、转弯及每间隔3-5米处进行固定。
9)在吊顶内设置时,槽盖开启面应保持80mm的垂直净空,线槽截面利用率不应超过50%。
10)布放在线槽的缆线可以不绑扎,槽内缆线应顺直尽量不交叉。缆线不应溢出线槽,在缆线进出线槽部位转弯处应绑扎固定。垂直线槽布放缆线应每间隔1.5米固定在缆线支架上。
11)在水平、垂直桥架和垂直线槽中敷设线时,应对缆线进行绑扎。4对线电缆以24根为束,25对或以上主干线电缆、光缆及其它型号电缆应根据缆线的类型、缆径、缆线芯数分束绑扎。绑扎间距不宜大于1.5米,扣间距应均匀,松紧适度。
12)桥架水平敷设时,支撑间距一般为1.5-3米,垂直敷设时固定在建筑物构体上的间距宜小于2米。
五、车间桥架布置规范要求
1.1 导线的选择
根据药厂车间电气设备的总功率求出导线的载流量I:I=P/U,再求出导线的截面积。通常状况下,药厂车间的电气、动力电源及照明的导线必须选择电压不低于500 V的绝缘导线,单相、或者三相供电时,零线和相线的截面积相同,三相五线制供电时,零线、地线和相线的截面相同。
1.2 导线的安装
药厂车间电气、动力电源及照明线路安装的原则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其一,通常状况下,药厂车间的电气设备导线的最大负荷电流在20 A左右,由于电流较大,所以在布线的过程中应尽可能的避免导线间的连接,以此减少导线的故障点;其二,凡是在壁板内、管内的导线,都不能存在接头的分支处,并且导线连接的部分和分支处不能受到机械力的作用;其三,各种明配线的位置,应该便于检查与维修;其四,使用不同电价的电气设备时,设备的线路应该进行分开安装,例如动力线路、照明线路以及电热线路等都应该进行分开安装,当使用相同电价的用电设备可以安装在同一线路上,具体的线路安装应该根据检修以及照明需求进行确定;其五,不同电价的导线在安装的过程中,如果安装在同一块配电板上,则应该用文字说明,便于以后的维修和改造;其六,照明线路的每一个分路安装灯具的数量不能超过25个;其七,每一个分支导线间对地的绝缘电阻值不能小于0.45 MΩ,如果电阻值低于0.45 MΩ时,应该对该分路进行1000 V耐压试验。
1.3 电气电源照明线路的敷设
电气电源照明线路的敷设一般要求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其一,安全,在选择导线、安装等方面,应该充分的考虑到电气设备、建筑结构以及人身的安全,在敷设的过程中应该尽可能降低对建筑物造成的损害;其二,经济,在保证供电安全的前提下,应该选择国标品牌材料,例如选择性价比好的导线,选择最短的敷设路线,采用最合适的敷设方式,降低敷设费用;其三,便利,在敷设线路的过程中,电气、动力电源及照明线路插座、开关等装置安装的位置和高度应该便于操作,并且操作应该简便和准确;其四,美观,在进行药厂车间的线路敷设过程中,尽可能避免对厂房车间的破坏,敷设线路的位置、照明灯具等都应该和车间相协调,尽可能的保证厂房车间的美观性。常用的敷设方式包括以下六种:
(1)电缆桥架敷设。其工艺流程为:电缆绝缘测试和耐压试验→桥架内电缆敷设→挂标志牌。施工要点:①电缆绝缘测试和耐压试验环节。用1 KV摇表测线间及对地的绝缘电阻至少为10 MΩ,纸绝缘电缆检查之前需进行受潮测试受检油浸纸绝缘电缆的电缆头需要用焊料封好,其他电缆用橡皮布密封后再用黑布包好,橡塑护套电缆应有防晒措施。②桥架内电缆敷设环节。选择单层敷设,且需排列整齐,不能出现交叉,拐弯处应以最大截面电缆允许弯曲半径为准,若电缆的电压等级不同,需分层敷设,高压电缆应敷设在上层。③挂标志牌环节。标志牌的规格应当一致,且具备防腐功能,其上应注明电缆的编号、型号、规格和电压等级。另外,电缆的两端、交叉处以及拐弯处应增设标志牌。
(2)镀锌管敷设。①预制加工。根据施工图,加工好各种盒、箱、管弯。②测定盒、箱位置。根据施工图纸要求确定盒、箱轴线的位置,以土建弹出的水平线为基准,严格按照设计标高,确定盒箱具体位置,线坠找平、找正。③管路连接。采用套管连接,两管口分别插入直管接头中间,套管两端与管子丝接。管口挫光滑平整,以保证以后 穿线工作顺利进行。管路跨直接用环形管卡固定4 mm2铜导线做接地。④选好镀锌管暗敷设方式。⑤跨接地线连接。镀锌钢管连接时,管路接头采用专用跨接卡子。将跨接线接头处涮锡,然后将涮 锡接头用专用跨接卡子连同钢管连接牢固。⑥钢管与设备连接。钢管与设备相连时,对室内干燥场所,钢管端部加锌管箍和软管接头后,用保 护软管引入;对室内潮湿场所或室外,钢管端部增设防水弯头,软管弯成滴水弧状后引入。与设备连接的钢 管距地高度不得低于 200 mm。
(3)塑料管布线敷设,塑料管布线的附件都是塑料制品,由于塑料管的机械强度相对较低,以此埋入墙体时应该用水泥砂浆进行保护。通常状况下,塑料管采用承插法的连接方式,先将一根塑料管的端头用炉火进行烘烤,然后将另一根塑料管插入25 mm,当塑料管沿着墙壁进行明敷设时,管径在45 mm以上时,管卡间距在2 m左右;当管径在20~45 mm之间时,不能超过1.5 m;当管径小于20 mm时,不能超过1 m。
(4)木槽板布线敷设。木槽板通常是用干燥的木板制成的,其内部涂有绝缘油,在进行使用时,应该在其和建筑物接触的地方涂抹防腐油。每一个木槽板中只能敷设一根导线,当使用耐压500 V的绝缘导线时,其截面应该小于3.5 mm。槽内的导线不能有接头,如果必须有接头时,应该用接线盒将其扣在槽板上。木槽板直线连接处的盖和底不能连接在一起,而是应该错开25 mm。木槽板和灯具、插座以及开关等所用的木台连接时,应该先将木台边挖成豁口,形成空心木台,再将其扣在木板槽上。 (5)瓷珠布线敷设。导线在敷设的过程中必须用纱包铁心绑线,将其牢固的绑在瓷珠上。导线不能和建筑物接触,导线水平敷设时,导线应该横平竖直,导线的离地高度不能小于2.3 m。线路中安装的灯具、插座以及开关等附近95 mm左右,都应该安装瓷珠,将导线固定。
(6)瓷夹板布线敷设。和瓷珠布线敷设相同,导线不能和建筑物接触,垂直敷设时,离地面的高度不能小于1.7 m,线路水平敷设时,导线离地面的距离不能小于2.3 m,并且还应该安装防护装置。直线段瓷夹板布线敷设的间距和瓷夹板的规格有关,50 mm长两线式与75 mm长三线式的瓷夹板间距不能超过780 mm,35 mm长两线式与62 mm长三线是的瓷夹板间距不能超过580 mm。
当今医药厂房广泛应用的主要是前二种敷设方式,特别是当前国家GMP车间认证,在技术夹层采用电缆桥架及镀锌管铺设。后几种敷设方式在现在也无法满足防火规范的要求。具体选择哪种敷设方式,应该根据药厂车间的环境条件、线路的用途、安装和维修条件以及安全要求等众多因素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