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电压互感器自激法接线图
铁磁谐振产生的条件一般有:
1、中性点非有效接地系统;
2、非线性电感元件和电容元件组成振荡回路。回路线性状态时的自振频率小于某此低频谐振频率,当铁芯饱和而电感减小时,回路自振频率增加,恰好等于某此低频谐振频率;3、振荡回路中的损耗足够小,所以谐振实际发生在系统空载或轻载时;
4、电感的非线性要相当大;
5、有激发作用时,即系统有某种过电压、电流的扰动,如跳、合闸,瞬间接地、瞬间短路等。
动作判据:
1、谐振判据:17HZ谐波电压≥17V,25HZ谐波电压≥25V,150HZ谐波电压≥33V.
2、接地判据:基波电压≥30V。
3、过压判据≥120V。
铁磁谐振发生后常常引起电压互感器(PT)烧毁、爆炸等恶性事故。原因是电力系统中有大量的储能元件,如电压互感器、变压器、电抗器等电感元件,电容器、线路对地电容、断路器的断口电容等电容元件。这些元件组成了许多串联或并联的振荡回路。在正常的稳定状态下运行时,不可能产生严重的的振荡。但当系统发生故障或由于某种原因电网参数发生了变化,就很可能发生谐振。例如在中性点非有效接地系统,其中一相断线接地,受电变压器和相间电容;电压互感器和线路对地电容;空载变压器和空载长架空线路电容所形成的振荡回路,都有可能发生谐振。
谐振常常引起持续时间很长的过电压。电压互感器一类的电感元件在正常工作电压下,通常铁芯磁通密度不高,铁芯并不饱和,如在过电压下铁芯饱和了,电感会迅速降低,从而与电容产生谐振,也就是常说的铁磁谐振。铁磁谐振不仅可在基频(50HZ)下发生,也可在高频(170HZ)、低频(17HZ,25HZ)下发生。
正常运行时,电压互感器开口三角的电压(3U0)理论上是0V,在实际运行中一般也不会超过10V。当系统发生单相接地时,3U0将迅速升高,达到30到120V,形成过电压。当系统上电时,由于三相不同期等原因,会在电压互感器中产生很大的谐波电流,导致互感器内部铁芯饱和了,造成二次侧的波形发生畸变,当畸变足够大时,就形成了铁磁谐振。
2. 互感器接线图接法
电流互感器接地有副边二次回路的S2和铁心都要接地。电流互感器有A、B、C相三只,将三个互感器铁心、S2全部连接起来都要接地。根据规程,电流互感器的接线要求不小于4平方毫米的单根铜导线。接地是为了运行安全起见而釆取的安全措施。电流互感器禁止副边开路,如有换表等维修,应把副边短路接好,维修完毕再拆下。
3. 电压互感器接线原理图
一般V-V接线的电压互感器是由二个相同的单相电压互感器组成的,每个单相电压互感器的一次绕组(高压绕组)的二个引出端分别标有A和X,而这个单相电压互感器的二次绕组(低压绕组)的二个引出端分别标有a和x;标准的接法是第一个单相电压互感器的高压引出端A接电源A相,第一个单相电压互感器的高压引出端X与第二个单相电压互感器的高压引出端A按在一起,接到电源B相,第二个单相电压互感器的高压引出端X接到电源C相,组成AX-AX 接线;
但对这样的单相电压互感器,哪一个引出端当A,哪一个引出端当X都无所谓,只是需要将电压互感器的二次引出端和一次相对应就行,即高压接成了“XA-XA”,低压也要接成“xa-xa”;
虽然“XAXA”、“AXXA”、“XAAX”这些接法只要二次跟着变换,原理就没有错,功能也能实现,但不算标准,容易出现问题,在工程实践中,还是要选用标准接法。
4. 高压电压互感器接线图讲解
初级:A与X连接,此处接高压B相线,另外的一个A接高压A相线,另一个X接高压C相。 次级:中间的a与x接,,次级就变成三个端子了。分别接去计量表的三相入线的熔断器,经熔断器后去电度表入线,另注意:中相ax端子同时要接地。
5. 电压互感器接线方法图
1)电压互感器第一种接线方案
一台单相电压互感器用于三相回路的接线方式,这种方式可测量三相回路中某两相间的线电压,
(2)电压互感器第二种接线方案
两台单相电压互感器做 V / V 形接线方式,又称为不完全星形接线,适用于中性点不接地或消弧线圈接地的系统,可测量各相间线电压,
(3)电压互感器第三种接线方案
三相三柱式或三台单相电压互感器做 Y/Y0 形接线方式,可测量所有线电压和相电压的要求,由于一次侧中性点未接地,不能测量对地电压,故不能做绝缘监测用,
(4)电压互感器第四种接线方案
三相五柱式电压互感器做 Y0/Y0/∠(开口三角形) 形接线方式,这种接线既能测量所有线电压和相电压,又能做绝缘监测及用于单相接地保护,被广泛采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