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电流互感器的极性
电流互感器的极性标志有加极性和减极性,常用的电流互感器一般都是减极性,即当使一次电流自L1端流向L2端时,二次电流自K1端流出经外部回路到K2。L1和K1,L2和K2分别为同名端。反之,则为加极性。
第一种情况:电流互感器仅仅连接电流表,电流互感器的极性接反是没有影响的,因为电流表测量的是交流,没有极性要求。
第二种情况:电流互感器连接电能表做计量,当(单相电源)电流互感器的极性接反,会造成计量电表反向转动,电度计量不是累加,而是相减。
第三种情况:三相电源使用的电流互感器,一个、或两个极性接反,会造成电度表的计量混乱,计量不正确(偏差极大)。
第四种情况:三相电源使用的电流互感器,三个电流互感器极性全部接反,会造成计量电表反向转动,电度计量不是累加,而是相减。
2. 电磁式电压互感器
(1)电磁式电压互感器应试验的项目:
1)测量绝缘电阻;
2)测量绝缘介质损失因数tanδ;
3)进行油中溶解气体的色谱分析;
4)进行交流耐压试验;
5)进行局部放电试验;
6)测量空载电流;
7)进行密封检查;
8)测量铁芯夹紧螺栓(可接触到的)绝缘电阻;
9)测量连接组别和极性;
10)测量电压比;
11)绝缘油击穿电压。
(2)电容式电压互感器应试验的项目:
1)测量变压比;
2)测量中间变压器的绝缘电阻;
3)测量中间变压器的绝缘介质损失因数tanδ,若tanδ异常和电容值异常超标,应增加
电容器的局部放电试验和交流耐压试验,进行综合判断;
4)测量电容分压器的极间绝缘电阻;
5)测量电容器的电容值。
3. 电流互感器的原理
简单地归纳一下。两者虽然都是运用电磁感应原理,但是,工作状态区别很大。电压互感器就是一台降压变压器。它的一次绕组匝数N1很多,并联在被测电路两端,而二次绕组匝数N2较少,二次负荷比较稳定,连接的是高阻抗仪表或继电器的电压线圈。所以,电压互感器正常工作时接近于断路(空载)状态。电流互感器的一次绕组匝数N1很少,串联在被测电路中,因此,一次绕组中的电流Ⅰ1大小完全取决于待测电路的负载大小,而不受二次电流Ⅰ2的影响。这是两者的最大区别。电流互感器二次绕组匝数N2较多,而它所连接的仪表或继电器的电流线圈阻抗很小。所以,电流互感器正常工作时接近于短路状态。
4. 电流互感器
电流互感器一般情况下是不可以斜放的,运行中的低压电流互感器一般采取水平安装和垂直安装,才能实现正确的计量,达到安装技术要求,电流互感器是一种将大电流转变为小电流的电力设备,主要用于电能计量和电力系统保护等,在安装使用时,要按照产品说明书的技术要求进行,
5. 电流互感器的极性和电流方向
是为了确保功率元件和阻抗元件,以及差动保护的正确性。
1、电流互感器的极性标志有加极性和减极性,常用的电流互感器一般都是减极性,即当使一次电流自L1端流向L2端时,二次电流自K1端流出经外部回路到K2。L1和K1,L2和K2分别为同名端。反之,则为加极性。
2、检查极性的目的是为了防止因互感器极性错误而导致测量和计量错误(如本来是送有功计量为受有功等)和继电保护不正确动作(比如差动保护极性接反会造成负荷电流下保护动作跳闸,而故障时却不动作。方向保护不正确动作等)
6. 电流互感器和电压互感器的区别
TV是电压互感器 TA是电流互感器。V是伏特 A是安。之前也有 PT CT只说
7. 剩余电流互感器
剩余电流互感器是漏电保护器的检测元件,它的主要功能是检测通过互感器铁心的主电路的剩余电流(触电、漏电等接地故障电流),并将一次回路的剩余电流变换成二次回路的输出电压。剩余电流互感器是漏电保护器中最关键的部件之一。
互感器磁芯的首尾端角度在0°且穿过互感器的导线均匀分布于磁芯中心并为磁芯加装磁屏蔽罩的条件下,磁芯具有良好的平衡特性,装置不会发生误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