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电流互感器过载能力国标?

来源:www.xrdq.net   时间:2023-08-31 07:25   点击:175  编辑:admin   手机版

一、电流互感器过载能力国标?

看你选择什么样式的电流变。

一般给二次测量和监控的电流互感器由于要求他测量的精度高,一般选用0.2的互感器。他的过载能力较小(抗饱和特性较差)

如果是给高等级线路用的话(500KV)的线路一般用TPY电流互感器。他的过载能力非常强可以达到上百倍的额定电流的过载能力。但测量精度相对就差的些。给失灵保护用的一般是用5P20,5P30的互感器。5P20的意思是在短路电流达到20倍的额定电流值的话他的误差是百分之五。他的过硫特性和精度介于0.2和TPY之间。

二、电流互感器电流范围?

参数选择 1 电流互感器的二次额定电流有1A、2A和5A三种,5A为优先值;10KV开闭所用电流互感器二次侧额定电流一般为5A。

2 电流互感器额定二次负荷标准值,按GB1208-1997《电流互感器》的规定,为下列数值之一:2.5、5、15、20、25、30、40、50、60、80、100VA。10KV开闭所用电流互感器主要用于电流显示保护控制及计量,容量比较小,其额定二次负荷一般为10、15、20、或25VA。

3 二次级的数量取决于测量仪表,保护和自动化装置的要求。一般情况下,测量仪表与保护装置宜分别接于不同的二次绕组,否则应采取措施,避免相互影响。 (2)型式选择。 根据不同的使用场合需要,电流互感器有不同结构的型式。10KV开闭所电流互感器都安装在10KV开关柜中,一般采用树脂浇注绝缘结构。 (3)一次额定电流选择。当电流互感器用于测量时,其一次额定电流应尽量选择得比回路中正常工作电流大1/3左右,以保证测量仪表的最佳工作量,并在过负荷时使仪表有适当的指示。 (4)短路稳定校验。 动稳定校验是对产品本身带有一次回路导体的电流互感器承受短路电流发热的能力。当动稳定不够时,可选择额定电流较大的电流互感器,增大变流比。 (5)关于准确级和暂态特性。电流互感器的准确级是在额定二次负荷下的准确级次。用于电能计量的电流互感器,准确级不应低于0.5级;用于电流测量的,准确级不应低于1级。用于继电保护的电流互感器应带字母“P”,保护用电流互感器的标准准确级为“5P”和“10P”,同时应校验额定10%倍数,以保证短路时的误差不超过额定值。

三、电流互感器短时过负荷值?

电流互感器一般不允许过负荷运行。过负荷运行对电流互感器的寿命及计量精度均有影响。但电流互感器能承受的短时过流值是很大的,特别是保护用的电流互感器,当电路发生短路事故时,其承受的短时电流冲击值可能达到额定值的几倍到几十倍。

四、电流互感器怎么测电流?

通常采用将输出导线串入电流互感器内部一端接用电设备另一端接断路器,在s1接入电流表输入端s2接电流表的另一端。

电气工作时产生电流互感传到电流表上,通过指针显示电流。但是此时的电流必须乘以电流互感器的变比数才是电流的实际数值也是电气的工作电流。

测量电流互感器的极性的方法很多,我们在工作时常采用的有以下三种试验方法:①直流法;②交流法;③仪器法。

1、直流法

用1.5~3V干电池将其正极接于互感器的一次线圈L1,L2接负极,互感器的二次侧K1接毫安表正极,负极接K2,接好线后,将K合上毫安表指针正偏,拉开后毫安表指针负偏,说明互感器接在电池正极上的端头与接在毫安表正端的端头为同极性。

2、交流法

将电流互感器一、二次线圈的L2和二次侧K2用导线连接起来,在二次侧通以1~5V的交流电压(用小量程),用10V以下的电压表测量U2及U3的数值若U3=U1-U2为减极性。

3、仪表法

一般的互感器校验仪都有极性指示器,在测量电流互感器误差之前仪器可预先检查极性,若指示器没有指示则说明被试电流互感器极性正确(减极性)。

五、电流互感器拐点电流标准?

电流互感器(CT)拐点电流是指CT在特定条件下输出电流突变的电流值。拐点电流取决于CT的技术规格和设计,通常根据IEC 61869和IEEE C57.13标准进行规定和测试。根据这些标准,常用CT的拐点电流为5A或10A。拐点电流标准的规定和测试保证了CT的精度和可靠性,以及保护了电力系统中的设备和人员安全。

六、电流互感器测不到电流?

电流互感器只是一个将大电流变成小电流的装置,它需要与电流表等配合才能测到电流

七、电流互感器与电流互感器的区别?

回答:电流互感器有高压和低压之分,高压电流互感器一般都是室外的比较多。而底压电流互感器都是在室内的,高压电流互感器体积较大,而低压电流互感器则体积较小,不同的电网釆用的电流互感器会不一样,它是根据电网的负载而决定釆用什么型号的电流互感器的。

八、电流互感器电流偏低的原因?

1.因电流互感器的二次桩头(即K1、K2桩头)没有接好或处于松动状态,使二次回路出现带电现象。

2.因电流互感器的二次回路中所连接的电气设备的桩头没有接好,或处于松动状态(如电气仪表、保护继电器、电能表等)使二次回路出现带电现象。

3、二次导线因断开,使电流互感器二次带电。

断开原因大致是被小动物咬断或老化断裂、机械强力拉断等。

4.错接线原因

电流互感器的二次错接线将引起二次带电

九、电流互感器输出电流的公式?

是I2 = I1 × (N2/N1),其中I1为被测电流,N1为一次侧匝数,N2为二次侧匝数,I2为输出电流。这个公式表明,电流互感器内部通过感应作用将被测电流I1变换成为二次侧的电流I2,而这个变化的电流值与一次侧和二次侧的匝数比例有关。值得一提的是,电流互感器输出电流应该期望始终是稳定的,因此应该注意电气连接的质量和稳定性等问题。如果对电流互感器的应用还有疑问,可以进一步学习电气线路理论或者参考相关实际的工程案例。

十、电流互感器的电流怎么算?

互感器的变流比为60/5,就是说一次电流为60A的时候,产生的二次电流为5A,这是一次导线穿绕圆环形的铁心为一匝的时候。

现在二次所接的电流表为15/5A,就是通入表中的电流为5A的时候,表盘的指示数为满偏转15A,这应该是一次线路实际应有的电流值。

但是,该电流互感器在60A的时候,才能产生二次电流5A,在一次为15A的时候,它只能产生15×(5/60)=5/4A的电流,这样小的电流显然不能使电流表发生满偏转,不能指示到15A的位置上。

怎么能做到满偏转15A呢?

这时一次就需要有60A的电流流过,这可以把一次导线穿过环形铁心60/15=4次(匝)来达到(因为电流互感器,I1w1=I2w2,一次与二次的磁势平衡,匝数w1增大了,电流I1就下降了)。

就是,虽然线路上实际只有15A的电流,但是在电流互感器的一次绕组中相当有60A的电流,其二次绕组中就会出现5A的电流,于是表针就满偏转了,就指示到15A的位置上了。

计算:一次导线穿过环形铁心的次数(匝数)=电流互感器的一次额定电流(穿入1匝的时候)/电流表的满偏转电流标示值。本例:60/15=4匝。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相关评论
我要评论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