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变压器直流电阻标准值?
变压器线圈的阻值根据变压器的功率来设计,一般较小,几百欧一零点几欧
二、变压器线圈电阻标准值?
万用表测量电源变压器线圈办法如下:首先将表拨至R×100电阻档,两个表笔接触变压器线圈,如果变压器输出功率在5瓦以下,初级线圈电阻值为几百~一千欧姆,次级线圈为几十欧姆。电源变压器输出功率越大,初级线圈阻值就越小(几十~几百Ω),次级线圈阻值只有几个欧姆。用这个办法可以判断变压器的初次级线圈。电阻值大的是初级线圈,阻值小的是次级线圈
三、变压器直流电阻标准?
变压器的直流电阻,与同温下产品出厂实测数值比较,相应变 化不应大于 2%,不同温度下电阻值应按下式计算: R2=R1·【(T+t2)/(T+t1)】 式中:R1—温度在 t1(℃)时的电阻值(Ω); R2—温度在 t2(℃)时的电阻值(Ω); T——计算用常数,铜导线取 235,铝导线取 225. 4 由于变压器结构等原因,差值超过本条第 2 款时,可只按本条第 3 款进 行比较,但应说明原因。 5 无励磁调压变压器送电前最后一次测量,应在使用的分接锁定后进行。
四、变压器直流电阻平衡标准?
测量变压器绕组的直流电阻,当接线为星形时,测AN、BN 、CN,当接线为角形时,测AB、BC、CA,总之都是只测三次即可。
判定标准主要是看三相直流电阻的平衡度,要求1.6MVA以上变压器,相间差别不大于三相平均值的2%,角接的线间差别不大于平均值的1%。1.6MVA及以下变压器,相间差别不大于平均值的4%,线间差别不大于平均值的2%。同时要求与以前测量结果比较,变化不应大于2%。
测量ab,bc,ac之间的电阻,一次侧测量A-B A-C B-C 进行比较 比如100kVA-10/0.4的双绕组变压器 直流电阻约17欧姆 A-B=17.123 A-C=17.151 B-C=17.138欧姆 一次侧要分别挡位测试。
二次侧 a-0=0.0121 b-0=0.0118 c-0=0.0132欧姆 那么这台变压器测试结果是通过的。
五、400变压器直流电阻标准?
线芯对外皮的绝缘电阻: 1~3KV应不小于50M欧 6KV及以上的应不小于100M欧 对于旧电缆没有明确标准,主要受其环境温湿度和其它因素影响.所以不同时间的绝缘阻值都不同.经验:(电压/1000)M欧,就可以送电.即0.4M左右.但是为了安全起见,1KV以下低压系最低均作10M左右为经验标准. 另外计算电阻,铜线的电阻率为0.018欧/米/平方 R=0.018*电缆长度/电缆截面
六、315变压器绝缘电阻标准值?
电压等级为1000V以上的高压绕组使用2500V摇表,1000V以下的低压绕组用1000V摇表。
电阻值规定(20℃):3-10KV为300MΩ、20-35KV为400MΩ、63-220KV为800MΩ、500KV为3000MΩ
变压器的绝缘电阻,一般都要参照原来的记录判断,原来的记录偏低的,这次虽然不合格,和原来的记录接近也可以投入运行,运行初期注意观察。当电阻值略低于标准又低压原来值的30%以上时要测量变压器的介质损耗和吸收比,必要时作预防性试验进一步判断。
七、2.5平电线直流电阻标准值?
1、为0.688Ω,根据公式R=ρl/s可以算出。ρ是导体电阻率,l导体长度,s导体横截面积.
导体的电阻率跟温度有关,20℃时的铜的电阻率为0.0172(µΩ• m),所以在常温20℃时是
R=0.0172*10^-6*100/2.5*10-6=0.688Ω。
2、电阻(Resistance,通常用“R”表示),是一个物理量,在物理学中表示导体对电流阻碍作用的大小。导体的电阻越大,表示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越大。不同的导体,电阻一般不同,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特性。电阻将会导致电子流通量的变化,电阻越小,电子流通量越大,反之亦然。而超导体则没有电阻。
八、10kv变压器低压侧直流电阻超过标准值?
10千伏变压器功率不同,导线线径就不同,直流电阻也不同,那么粗的铜线电阻非常小,普通表测不出来。变压器直流电阻不能判断线圈是否存在【匝间短路】。只要三组线圈相通,初次级绝缘良好,就认为可以使用。
对于1600kVA及以上的变压器来讲,各相绕组电阻间的差别应该小于等于2%,无中性点引出时的绕组,线间差别应
该小于等于三相平均值的1%。上述判断结果应该换算到同一温度下进行比较,同时也应该校正引线的影响。由公式
R2=R1×(T+t2)/(T+t1),可以将不同温度下的电阻值换算到相同温度下电阻值。其公式中,R1和R2分别为温度在t1和t2时的电阻值。T为计算常数,当导线为铝线时,T取值为225,当导线为铜线时,T取值235。
测量变压器的直流电阻可以发现试验中存在很多问题,主要问题及日常防护措施有以下几种。
(1)不同引线的电阻不一样引起的变压器直流电阻不平衡率超标。
主要原因:
变压器的每个绕组不一样,其中的引线长度也不同,每个不一样的绕组都有不同的直流电阻值,这样就会给电阻的不平衡率造成影响,引起电阻不平衡率超标。
防护措施:
(a)要将中性点的引线焊接在适当的地方。将铜排或者铝排连接在三相末端,三相电阻之间的平衡点需要用仪器来寻找,将中性引线焊接在这个位置上。
(b)在中间相套上最大电阻值的线圈,用以减少中间相引线短所造成的影响。
(2)连接有空隙导致的变压器直流电阻不平衡率超标。
主要原因:根据实践可以得知,引线与套管导杆之间或者与分接开关没有紧密联系在一起也会影响电阻值的变化,造成超标。
防护措施:
(1)在变压器日常运行过程中,采用气相色谱仪综合分析结果,对于出现不合格的部位进行及时处理。
(2)将安装与检修的质量进行提高,严格检查各连接部位是否连接妥当。
(3)导线规格不同也会影响直流电阻的不平衡率超标。
主要原因:
研究事实表明,一些导线的铜、铝含量不能达到国家要求标准,导致一些变压器的直流电阻的电阻值偏差较大。即使所有导线符合规定,但是对于不同尺寸的导线的横切面也会对电阻值的偏差有影响。
九、变压器低压侧直流电阻标准?
变压器直流电阻测试标准规定如下:
1.
1600kVA以上变压器,各相绕组电阻相互间的差 别不应大于三相平均值的2%,无中性点引出的绕组,线间差别 不应大于三相平均值的1%。
2.
1600kVA及以下变压器,相间差别一般不大于三相平 均值的4%,线间差别一般不大于三相平均值的2%。
3.
与以前相同部位测得值(换算到同一温度下)比较其变 化不应大于2%。
十、变压器直流电阻标准表?
测量变压器绕组的直流电阻,当接线为星形时,测AN、BN 、CN,当接线为角形时,测AB、BC、CA,总之都是只测三次即可。
判定标准主要是看三相直流电阻的平衡度,要求1.6MVA以上变压器,相间差别不大于三相平均值的2%,角接的线间差别不大于平均值的1%。1.6MVA及以下变压器,相间差别不大于平均值的4%,线间差别不大于平均值的2%。同时要求与以前测量结果比较,变化不应大于2%。
- 相关评论
-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