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变压器阻抗与负荷关系?
负载损耗与温度在一定范围内是直线关系。如果变压器已经确定,负载损耗与温度的关系,就是电阻与温度的关系,就是电阻率与温度的关系。电阻率P2=P1((235+T2)/(235+TI))。其中P2是温度T2下的电阻率。P1是温度T1下的电阻率。前提是铜导体。
二、变压器的综合容量与实际负荷的关系?
变压器的容量大小表示它能带的最大负荷的大小; 实际使用中,负荷的大小由负载决定,但最大不能超过变压器的容量; 日常使用过程中,因为变压器是一直接在线路上的,所以它的损耗要求越低越好,通常设计的时候常将变压器的最高效率设计在变压器额定负荷的50-60%范围,以提高变压器的使用效率; 所以,一般用电负荷约为变压器容量的50-60%左右。
三、变压器满负荷与线发烫有关系吗?
变压器在进行负载实验的时候就是会发热的。
因为变压器在满负荷工作时,变压器中的电流较大,这样就会发热的。
在满负荷工作的时候,变压器的温度只要不是很高就可以的吧
变压器的理论输出电流=300W ÷24V=12.5A 实际负荷电流=2路×50W/12V(两个灯泡串联电路里的电流是相等的)=2×4.17A=8.33A 而小型变压器的效率一般为80%~90%,那么变压器的实际输出电流就=10A~11.25左右,再加上现在电器元件的虚高标称功率,实际上你的负荷电流已经接近或超过了变压器的实际输出功率了。所以变压器发热量很大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建议你更换功率大一些的变压器或在两路灯泡里在串联一个灯泡,灯泡的亮度会下降,但是绝对不会不发光的。
四、想知道干式变压器过负荷能力与时间的关系?
干式变过载承受能力,在额定电流的百分之一百二十情况下时间不能超过60分钟,过流定值不宜设的太大,免得变压器发热。
可以根据厂家提供的过负荷曲线查一下,一般干式变压器事故过负荷能力:
过负荷倍数 1.2 1.3 1.4 1.5 1.6
允许持续时间 ( min ) 60 45 32 18 5
超出以上时间可能会造成绝缘的过热老化,甚至烧毁。
过负荷能力可能每种型号变压器有一定差别,但差的不会太多。
变压器测温装置测到的温度不是变压器绕组的温度,所以不能反映绝缘受热的最高温度。
五、损失负荷计算公式?
各项热损失的计算公式一、机械不完全燃烧热损失:
q4=32866?A ar
Q r a yl?C ly
100?C yl
+a lh?C lh
100?C LH
+a yh?C yh
100?C yh
+a fh?
C fh
100?C fh
%
a yl+a lh+a yh+a fh=1
上式中的a yl、a lh、a yh、a fh分别为溢流灰、冷灰斗灰渣、烟道灰、飞灰中的灰量占入炉燃料总灰分的质量份额,C ly、C lh、C yh、C fh分别为溢流灰、冷灰斗灰渣、烟道灰、飞灰中可燃物含量的百分数。
机械不完全燃烧热损失是燃煤锅炉主要的热损失之一,通常仅次于排烟热损失。
影响因素:燃烧方式、燃料性质、煤粉细度、过量空气系数、炉膛结构以及运行工况。
电厂锅炉q4的一般数据
六、管路损失多少与扬程的关系?
当渣浆泵型号确定后,总扬程是一定的;损失扬程主要来自于管路阻力,管径越小显然阻力越大,因而损失扬程越大,所以减小管径后,渣浆泵的实际扬程非但不能增加,反而会降低,导致渣浆泵效率下降。
同理,当小管径渣浆泵用大水管抽水时,也不会降低渣浆泵的实际扬程,反而会因管路的阻力减小而减小了损失扬程,使实际扬程有所提高。
七、风道压力损失与风量的关系?
1、风机全压大于风管的压损,也就是说系统不需这么大的全压,对于定型的管路系统,管道特性已经确定,如果不调节风阀来加大阻力,风量必定变大。
2、压损与风量的损失没有必然联系,但风机全压大于压损,管路内风压有所增加,风系统漏风率会增加。
八、主变容量与最大负荷关系?
1、kVA(视在功率)=KW(有功功率)+kvar(无功功率)2、变压器容量单位是KVA,因为一台变压器设计制造时并不知道它以后带负荷的功率因数,所以只能用额定电压乘以额定电流来表示变压器带负荷的能力。
对于负荷而言,电压和电流的乘积称为“视在功率”,视在功率乘以功率因数等于有功功率。
同样道理,用变压器的额定容量乘以负荷的功率因数,就得到变压器额定功率。
可见,变压器视在功率是一定的,而有功功率是跟随负荷的功率因数变化的。
九、负荷与气压,蒸汽量的关系?
蒸汽量就是负荷呗,气压变换分内因和外因,内因指锅炉侧的原因,如燃烧强度变换,锅炉排污,锅炉加大上水等等。外因主要指用气侧的用气两增减变换。内因引起的负荷增加会使气压增加,外因引起的负荷增加会使气压下降。
十、负荷摆动与迟缓率的关系?
上面关于静态特性曲线绘制过程的讨论中,曾假定每个元件的静特性都是一根线,因此求得的系统静态特性曲线也是一根线。这样求得的静态特性仅仅是理想特性,实际上由于调节系统各元件间存在着摩擦力、间隙、重叠度等,而使多数元件的静特性曲线的上下行线不能重合在一起,形成一条带状。例如,在调速器中有摩擦和间隙等存在,那么当转速变化时,只有克服摩擦力和走完间隙的距离后才会使滑环移动,所以就形成了bb及b'b'带状的调速器特性曲线。同理,当调速器滑环开始移动时,也需要克服传动机构到油动机去的摩擦力、间隙以及错油门重叠度等因素,从而使活塞移动时产生了滞后,因此也形成了cc和c'c'的传动机构特性曲线。而油动机活塞的位移与功率的关系则一般不存在不灵敏现象,因此是一根线而不是带状。
迟缓率是调节系统的重要质量指标之一,迟缓率过大会引起调节系统摆动并使过渡过程恶化,造成甩负荷后不能维持空转等缺陷,在调节系统设计过程中,应尽力设法减小各元件的不灵敏度,使调节系统的迟缓率到减小最低程度。目前,液压调节系统可做到ε不大于0.2-0.5%,国际电工会议(IEC)定为ε=0.06%,采用电液调节系统后,可以达到或超过这个标准。
- 相关评论
-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