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1kg液态氮气化气态为多少升?
1kg液态氮气化气态为约800升。
氮气是双原子分子,氮原子的相对质量是十四。氮气分子的相对质量是二十八,摩尔质量是二十八克。
1000/28≈35.71摩尔氮气。根据阿伏伽德罗常数,在标准状况下,一摩尔气体为二十二点四升。一千克氮气在标况下35.71*22.4≈800升。
二、1立方液态氮能气化多少立方的氮气?
液态氮的密度是0.81g/cm³。题目中给出了1m³液态氮,它的质量是:
0.81g/cm³×10⁶cm³=8.1×10⁵g
这些氮单质的物质的量是
8.1×10⁵g÷28g/mol=2.89×10⁴mol
题目情景,是将液态氮气化为气态氮。计算气体体积,需要在补充氮气的状态(温度、压强)后,用克拉伯龙方程计算:
pV=nRT
如果题目补充的气体状态是标准状况(0℃,1.01×10⁵Pa),可以用气体摩尔体积(22.4L/mol)来计算:
2.89×10⁴mol×22.4L/mol=6.47×10⁵L
即647m³
三、液态氮气介绍?
液氮是指液态的氮气。液氮是惰性,无色,无臭,无腐蚀性,不可燃,温度极低的液体,汽化时大量吸热接触造成冻伤。氮气构成了大气的大部分(体积比78.03%,重量比75.5%)。 在常压下,氮的沸点为-196.56℃,1立方米的液氮可以膨胀至696立方米的纯气态氮(21℃)。如果加压,可以在更高的温度下得到液氮。
四、液态乙烷气化率?
乙烷摩尔质量30.07g·mol-1 气化率=799.4720燃气标准立方米/吨
五、氮气化物定义?
氮元素最简单的气态氢化物就是氨气,分子中氮原子采取的SP3不均等杂化,所以是三角锥形结构,
NH3为氨气,为一种具有强烈的刺激性气味的无色气体,它的密度为0.7710g/L,沸点为零下三十三点五摄氏度,熔点为零下七十七点七摄氏度。氨气易溶于水、乙醚以及乙醇,在高温条件下会分解成氢气以及氮气,具有还原作用
六、爱用液态氮气气化气体进行置换时,氮气温度不得低于多少度?
液态氮是纯净物,但只化学式就是N2。
液氮:液态的氮气。是惰性的,无色,无臭,无腐蚀性,不可燃,温度极低。氮构成了大气的大部分(体积比78.03%,重量比75.5%)。氮是不活泼的,不支持燃烧。汽化时大量吸热接触造成冻伤。
在常压下,液氮温度为-196℃;1立方米的液氮可以膨胀至696立方米 21°C的纯气态氮。液氮是无色、无味,在高压下低温的液体和气体。
液氮(常写为LN2),是氮气在低温下形成的液体形态。氮的沸点为-196°C,在正常大气压下温度如果在这以下就会形成液氮;如果加压,可以在更高的温度下得到液氮。.
在工业中,液态氮是由空气分馏而得。先将空气净化后,在加压、冷却的环境下液化,借由空气中各组分之沸点不同加以分离。氮气(占空气体积的78.09%)最先泄出(且未被液化),再来是占空气中0.93%的氩气,最后是占20.95%的氧气
七、液态氮气贵吗?
市面上正常的液氮价格应该5块到10块一升,相对价格比较合理并不算贵,但是液体氮气国外牌子的会贵一点。
液体氮气价格的话要看氮气纯度、压力、输送方式,工业氮与高纯氮价差很大,压力高低也有区别,是惰性的,无色,无臭,无腐蚀性,不可燃,温度极低。
八、液态氮气的用途?
液态氮的用途如下:
氮是世界上销售量最大的无机化学品,有着广泛的商业和技术应用。作为液体,氮用于食品冷冻、塑料和橡胶抛光、冷却、金属处理、金属喷镀和其它同温度相关的应用。
液态氮:
氮是世界上销售量最大的无机化学品,有着广泛的商业和技术应用。作为液体,氮用于食品冷冻、塑料和橡胶抛光、冷却、金属处理、金属喷镀和其它同温度相关的应用。
性质:
性状:无色、无臭、无味、几乎完全隋性气体、氮不可燃
物性:密度1.25kg/m3(0℃、气体)、804kg/m3 (-183℃、液体)
熔点-210℃;沸点-195.8℃;临界温度-147℃;临界压力3.39Mpa
用途:食品冷藏、冶金工业、洗涤及保护气、用于气体激光器、空份设备、电力输送和废物处理
注意事项:它是一种使人窒息的气体、液氮因为低温会对人造成冻伤,所以不可与皮肤接触。
液态氮为无色、无味,不易燃烧,不会爆炸,沸点是—196摄氏度。
九、液态氮气怎样保存?
由于液氮的挥发,在液氮周围形成一个极低温场,这个低温场就像一层厚厚的棉被隔断了液氮和周围的联系,有效降低了液氮的挥发速度,但是如果要长期储存,那就必须用密闭容器了。
十、氮气气化的原理?
气体氮化一般使用无水氨气(或氨+氢,或氨+氮)作为供氮介质。整个氮化过程可分三个阶段。
(1)氨的分解
氨是一种很不稳定的气体,在一定条件下易于分解。它的分解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在400~600℃温度范围内,它的自然分解率可趋向全部分解,其分解反应如下:
2NH3=2[N]+6[H]
氨气中分解出的活性氮原子是新生态的氮原子,具有很大的化学活性,部分被工件表面吸收,然后从表面向内部扩散,剩余的[N]很快结合成分子态的N2与H2等一起从废气中排出,所以氨分解式实际上是:
2NH3=2[N]+6H=3H2+N2
为了使氮化作用继续不断地进行下去,必须连续地输入氨气,不断地产生活性氮原子。
(2)钢件表面吸收氮原子
活性氮原子被钢件表面吸收后,溶入铁素体中形成含氮量较高的铁素体,过饱和后又形成氮化物。
(3)扩散
钢件表面吸收氮原子以后,在表面和里层存在着氮浓度梯度,促使氮原子从表面向里扩散,形成一定厚度的氮化层。
在氮化温度下,吸附层中的活性氮原子向金属晶格内部移动,留下的空隙又迅速地被吸附层的氮原子所填满,因而始终保持金属表面上有活性氮原子连续渗入。因此,扩散过程如下。
①向炉内不断输入含氮的气体:
氨分子向金属表面迁移;
氨分子被金属表面吸附;
氨分子在相界面上不断分解,形成氮原子和氢原子;
吸收剩余的活性原子复合成分子,不断从炉内排出;
表面吸附的氮原子溶解于γ-Fe、α-Fe中。
②氮原子由金属表面向内部扩散,并产生一定的浓度梯度。
③当氮超过在α-Fe中的溶解度后,表层开始形成氮化物。
④氮化物沿金属表面的垂直方向和平行方向长大。
⑤表面依次形成γ相和ε相。
⑥氮化层不断增厚。
⑦氮从氮化物层向金属内部扩散。
影响以上基本过得的因素很多,如温度、时间、压力、介质成分(或氮势)以及零件钢材成分和组织等。气体氮化工艺就是要合理地控制这些影响因素,获得满意的氮化层。
- 相关评论
-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