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35kv跌落熔断器(35kv跌落开关)

来源:www.xrdq.net   时间:2023-01-23 01:00   点击:71  编辑:admin   手机版

1. 35kv跌落开关

35千伏跌落开关绝缘电阻测量值大于等于300兆欧就合格

2. 35kV跌落式熔断器

跌落式熔断器的特点:

优点

造价低,费用少,工作可靠,工作壮态易识别

缺点

三相工作不同步 ,易发生缺相供电故障

基于以上特点,该熔断器在设计选型时极少用于正式供电线路中,

正式线路较长,识别方便,不是主要指标,供电安全为主。

所以多用于施工电源的进线处。

3. 35千伏跌落开关

1.可以用。

2.跌落保险电压等级有:10KV-12KV 、20KV-24KV 、35KV-40.5KV。 额定电流有:100A 、200A。

3.高压跌落式熔断器是配电线路分支线和配电变压器最常用的一种短路保护开关,它具有经济、操作方便、适应户外环境性强等特点。广泛应用于配电变压器一次侧作为保护和进行设备投、切操作之用。它安装在高压配电线路分支线上,可缩小停电范围,因其有一个明显的断开点,具备了隔离开关的功能。

4. 高压电跌落开关

1、高压跌落式熔断器三相的操作顺序。

停电操作时,应先拉中间相,后拉两边相。送电时则先合两边相,后合中间相。停电时先拉中相的原因主要是考虑到中相切断时的电流要小于边相(电路一部分负荷转由两相承担),因而电弧小,对两边相无危险。

操作第二相(边相)跌落式熔断器时,电流较大,而此时中相已拉开,另两个跌落式熔断器相距较远,可防止电弧拉长造成相间短路。

遇到大风时,要按先拉中间相,再拉背风相,最后拉迎风相的顺序进行停电。

送电时则先合迎风相,再合背凤相,最后合中间相,这样可以防止风吹电弧造成短路。

2、配电变压器停送电操作顺序:

一般情况下,停电时应先拉开负荷侧的低压开关,再拉开电源侧的高压跌落式熔断器。

在多电源的情况下,按上述顺序停电,可以防止变压器反送电,遇有故障时,保护可能拒动,延长故障切除时间,使事故扩大。

从电源侧逐级进行送电操作,可以减少冲击起动电流(负荷),减少电压波动,保证设备安全运行。如遇有故障,可立即跳闸或停止操作,便于按送电范围检查、判断和处理。

停电时先停负荷侧,从低压到高压逐级停电操作顺序,可以避免开关切断较大的电流量,减少操作过电压的幅值、次数。

操作中尽量避免带负荷拉合跌落式熔断器,如果发现操作中带负荷错合熔断器,即使合错,甚至发生电弧,也不准将熔断器再拉开。

若发生带负荷错拉熔断器,在动触头刚离开固定触头时,便发生电弧,应立即合上,可以消灭电弧,避免事故扩大。(www.dgjs123.com 电工天下)但如熔断器已全部拉开,则不许将误拉的熔断器再合上。

对于容量为200千伏安及以下的配电变压器,允许其高压侧的熔断器分、合负荷电流。

3、操作人员在拉、合跌落式熔断器开始或终了时,不得有冲击。冲击将会损伤熔断器,如将绝缘子拉断、撞裂,鸭嘴撞偏,操作环拉掉、撞断等。工作人员在对跌落式熔断器分、合操作时,千万不要用力过猛,发生冲击,以免损坏熔断器,且分、合必须到位。

合熔断器的过程用力是慢(开始)——快(当动触头临近静触头时)——慢(当动触头临近合闸终了时)。拉熔断器的过程用力是慢(开始)——快(当动触头临近静触头时)——慢(当动触头临近拉闸终了时)。快是为了防止电弧造成电器短路和灼伤触头,慢是为了防止操作冲击力,造成熔断器机械损伤。

4、操作人员在拉开跌落式熔断器时,必须使用电压等级适合,经过试验合格的绝缘杆,穿绝缘鞋、戴绝缘手套、绝缘帽和防目镜或站在干燥的木台上,并有人监护,以保人身安全。

5. 35kv跌落开关安装高度

楼梯栏杆,在坡道段的高度是900mm;楼梯平台水平段长度超过0.5米时,高度 1050mm。

楼梯坡道段,从踏步的中间算起,要求高度900mm,行人上下行走时,手扶着高度正好,也能保证安全。

休息平台水平段,常有人双肘扶在栏杆上休息,并可能向下张望。为防止不慎跌落,扶手高度提高到1050mm。

6. 35kv跌落开关型号

35千伏跌落式熔断器和熔断器的区别主要在于以下几点,供参考:

1、安装位置不同,35千伏跌落式熔断器安装在变压器的上方,而熔断器是安装在电路中

2、保护对象不同,跌落式熔断器保护对象是变压器与其下游线路,是保护主回路的,熔断器则是保护熔断器下方的设备与线路,保护对象是主回路、分支回路或控制回路

3、容量不同,跌落式熔断器的熔丝容量比较小,熔断器熔丝容量相对大一些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