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防雷保护装置的接地属于什么接地(防雷引下线与

来源:www.xrdq.net   时间:2023-01-25 16:35   点击:140  编辑:admin   手机版

1. 防雷引下线与接地装置连接

1、由于人工接地装置、利用建筑物基础钢筋的接地装置或两者联合的接地装置,其接地电阻值均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地下水位的变化、土壤导电率的变化而变化,故要对接地电阻值进行检测,在每幢有接地装置的建筑物要设置监测点,通常不少于2个。施工中不可遗漏。

2、在建筑工程中可能有多个场所对接地电阻值提出要求,如变电所、电子信息系统机房、消防控制室等,另外防雷工程也对接地电阻值提出要求,因此在接地电阻测试时,应根据具体情况在相应的场所或部位分别进行测试,且应满足不同的接地电阻值要求。

3、接地装置采用的材料规格、采用人工换土或将人工接地体外延、采用接地模块时的施工技术要求。施工时,除按设计要求和规范要求外,还应按降阻剂、接地模块供货商提供的有关技术文件要求执行。

4、接闪器与防雷引下线、防雷引下线与接地装置的连接点(处)数量有设计确定。防雷引下线的敷设方式有设计选定(分为暗敷和明敷两种)

5、基础接地装置隐蔽验收填写范例:

(1)本工程按三类防雷建筑物设防,防雷系统利用建筑物外廓各角及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作为防雷接地装置。设计要求接地电阻≤0.5欧姆。

(2)利用基础筏板钢筋做接地体,位置为八处,分别在1/A轴、1/F轴、9/A轴、9/F轴、17/A轴、17/F轴、25/A轴、25/F轴。(设计图纸中给出的位置)

(3)接地体连接采用搭接焊,焊接长度为钢筋直径的6倍,且双面施焊,焊接处药皮已清除,无夹渣咬肉现象。

6、避雷引下线隐蔽填写范例:

(1)本工程按三类防雷建筑物设防,分别利用图纸标示的柱子或剪力墙中14和12的四根主筋上下对应引上,并刷黄漆做引上标记,位置符合电气施工图纸。

(2)位置为八处,分别在1/A轴、1/F轴、9/A轴、9/F轴、17/A轴、17/F轴、25/A轴、25/F轴。

(3)作为引下线的主筋直径小于16的采用绑扎搭接法,搭接长度14的750mm,12的650mm,丝头朝向砼内部。

7、接下来给大家讲下接地电阻测试记录填写范例(不会的要注意了)

(1)测试日期就是当天测试的日期;

(2)仪表型号:ZRB015A(我的是这个型号,大家可以去问下电气工长用的什型号,没有的话直接填写这个也是可以的)

(3)接地类型(一般就是防雷接地)

(4)设计要求(这个需要看设计图纸中的要求)

(5)设计图纸中的要求:

(6)测试结果填写范例:经测试计算,接地电阻值为0.5Ω,符合设计要求和《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CB 50303 - 2015)规定。

2. 防雷引下线与接地装置连接必须采用

接地装置安装的检验批

接地体、引下线、暗装避雷带做隐蔽验收。施工记录有引下线连接记录、防雷接地电阻测试记录。检验批有防雷引下线、接地装置、接闪器、等电位连接等。

原材料的合格证,出厂检验报告。接地装置、隐蔽验收记录接地图、避雷引下线检验批、隐蔽验收记录、总等电位、局部等电位、隐蔽验收记录(部位从埋地部分到顶层,层层报验)

3. 防雷接地装置的引下线应满足

防雷接地规范要求:

1、接地装置的埋设深度其顶部距地面不应小于 0.6M ,接地极应垂直安装。

2、垂直接地极的长度不应小于 2.5M ,其相互之间的间距当设计无要求 时,不应小于 5M 。

3、接地装置与建筑物的距离不应小于 1.5M 。

4、接地干线的连接应采用焊接, 焊接处焊缝应饱满, 不得有夹渣、 咬肉、 虚焊、气孔等缺陷,焊接处应做防腐处理。

5、接地线在穿越墙壁、 楼板和地坪处应加套管保护, 采用金属套管时应 对套管接地。

6、接地干线沿建筑物墙壁水平敷设时,距地面应为 250~ 300mm;接地 线与建筑物的间隙为 10~15mm;支持件间距在水平直线部分为 0.5~ 1.5m, 转弯部分为 0.3~ 0.5m,同一室内支持件间距应一致。

7、在接地线跨越伸缩缝、沉降缝处时,应设置补偿器,可用接地线弯成 弧状作补偿器。

8、屋面避雷带安装的支持件距离应均匀设置, 在每一直线段的间距水平 宜为 0.5~1.5m,垂直谊教育界 1.5~2.5m,在转弯处应对称,一般为 0.3~ 0.5m。

9、避雷带的安装高度为 150mm,并设在女儿墙中心,当女儿墙宽度大 于 300mm 时,避雷带距女儿墙外侧宜为 100mm。

10、明敷避雷引下线在易受机械损坏和危及人员安全处, 在距地 1.7m 至 地下 0.3m 的一段引下线应加保护措施。

4. 防雷引下线与接地装置连接看哪个图

1、首先将所需扁钢(或圆钢)用手锤(或钢筋扳子)进行调直或种直。将已调整垂直度的引下线运到安装地点,按设计要求随建筑物引上,挂好。

2、及时将引下线的下端与接地体焊接好,或与断接卡子连接好。随看建筑物的逐步增高,将引下线敷设于建筑物内至屋顶为止。如需接头则应进行焊接,焊接后应敲掉药皮并刷防锈漆(现浇混凝土除外),并请有关人员进行隐检验收,做好记录。

3、利用主筋(直径不少于16)作引下线时,按设计要求找出全部主筋位置,用油漆作好标记,距室外地坪0.5m处焊好测试点,随钢筋逐层串联焊接至顶层,焊接出一定长度的引下线,搭接长度不应小于100mm,做完后请有关人员进行隐检,做好隐检记录。

5. 防雷引下线接地装置连接记录

引下线与避雷带的连接:

1、屋面避雷带敷设在女儿墙上,利用结构柱内2根大于φ16主筋焊接后作为引下线,接地装置采用人工接地装置,地粱内底板钢筋焊接形成闭合回路,防需引下线与此钢筋焊接,不同标高避雷带利用屋面板内钢筋或25﹡4mm镀锌扁制连接。

2、屋面装设不大于20m﹡20m网格.所有突出屋面山的金属管道均应与防雷装置焊接。

3、避雷带,防雷引下线及接地装置之间连接均采用焊接,并作防腐处理。

4、引下线在外墙距地O.5m处设测试点。

6. 防雷引下线与接地装置连接方式为

保护导体(PE线)是:为了防范间接接触电击而专门设置的保护线,其设置功能是比较单一明确的。接地导体(接地线)是:接地装置的一部分,其范围比较广泛,可以是电气装置的接地端子、总等电位联结箱(MEB)、总接地端子(MET)与接地极的连接线,也可以是防雷引下线与接地极的连接线。保护导体(PE线)是:为了安全目的而专门设置的导体,保护导体可以接地,也可以不接地。

对于保护导体的接地,在低压配电系统中的设置也是比较明确的。低压配电的接地系统分为TN、TT、IT三种类型,保护导体(PE线)就是为TN、TT、IT这类系统的防范间接接触电击而设置的。

对于TN系统,保护导体(PE线) 在电源端与接地极连接而接地;对于TT、IT系统,保护导体(PE线)在负载端与接地极连接而接地。在采用一台隔离变压器给多台用电设备供电时,二次侧的用电设备金属外壳需设置不接地的等电位联结,这时作为等电位联结的保护导体是不接地的。

7. 防雷引下线与接地装置连接是每层都连接吗

是的,不但每层都要可靠连接,而且焊接点要有足够大截面积、引下线也要有足够大的截面积。且引下线也不止一条[尤其是较大的建筑]。属于避雷与可靠接地问题。核心规则和原理是,各层圈梁要形成一个庞大的钢筋网,避雷引下线与之形成一个整个并可靠接地。地下要埋设大量接地金属。以变电站为例,要埋设、打下密集阵的铜接地网。这样,遭遇强大的雷击,才能平安无事。防雷,是预防比电老虎更强大的天老虎,接地网要传递巨大的电能。万不可偷工减料。如果接地不可靠,不止是引火烧身,还可能被天雷炸的粉身碎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