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电子车间防静电接地装置技术规范
一、防静电接地
1、目的
1)防止静电对易燃油、天然气储存罐和管道等的危险作用。
2)电子工厂等,避免静电敏感元器件遭受静电损伤。
2、对象
防静电接地是用来消除导体上的静电,但不能用来消除绝缘体上的静电。因带有静电的绝缘体如经过导体直接接地,即相当于把大地电位引向绝缘体,反而会增加火花放电的危险,故防静电接地的方法仅适用于导体。
3、要求
1)防静电接地的引下线一般选用厚度不小于4mm,宽度不小于25mm的镀锌扁钢或直径不小于10mm的圆钢制作。
2)防静电接地的目的是泄放静电,故对接地电阻要求不高,防静电接地电阻一般要求不大于100Ω。
二、防静电接地的施工
1、金属管道的接地
需防静电的金属管道必须连成一个连续的导电体,并进行接地。
1)固定式法兰盘连接的管道在法兰盘两边用4m㎡软铜线连接。
2)黑铁焊接的钢管已成连续的导电体,不必跨接。当几根管道平行敷设时,管道间可用25×4mm镀锌扁钢连成一体。
3)当平行敷设的管道为镀锌管时,管道间不能用焊接连接,因为焊接时会破坏镀锌层,应用抱箍连接。
4)法兰盘连接的管道若为黑铁焊接钢管,则可以用扁钢焊接连接;法兰盘连接的管道若为镀锌钢管,同样不可焊接,应采取抱箍连接。
2、风管的接地
1)风管需要防静电接地时,风管咬口处要进行锡焊,锡焊长度不小于100mm。
2)风管的法兰盘应进行跨接,每一法兰盘跨接线不少于2根,跨接线采用4m㎡多股铜芯软线。
3、稀料设备的接地
1)稀料也称稀释剂或溶剂油,稀料具有较强的绝缘性,容易产生静电。如用塑料桶装稀料,反复摇晃震荡,所产生的静电电压可达1500V,其内部放电也可引起火灾,因此必须将金属容器和导管进行接地,运输时也要用金属悬链接地。
2)储存或使用稀料的建筑物,为防止人员行走摩擦产生的静电,一般可在进出建筑物处设置泄漏静电的金属栅,即在进门处设置一个与门同宽,长度不小于0.8m的铜框,用25×4mm的扁铜条焊成,铜条的间距不大于200mm。对于面积大于100㎡的稀料储存建筑物,除门口设置铜框外,全室都应用相同的铜框布满,也可采用钢屑混凝土地坪,以便泄放静电
2. 电子车间防静电接地装置技术规范最新
机柜应有完善的接地系统,机柜框架上应设置不小于M6的接地螺钉及接地标识,柜体框架与门之间应有可靠的电气连接,连接导线截面积应不小于6(mm)2,连接电阻应不大于0.1欧,机柜内应安装截面不小于35(mm)2的接地铜条及接地标识,接地铜条上的接地孔数量应能满足设备接地要求,且接地铜条与机柜绝缘(安装设备应保证该接地铜条与机架的绝缘),绝缘电阻不小于1000兆欧/500V(DC),耐电压不小于3000V(DC)/1min不击穿、无飞狐。不同的机柜可能略有区别,但大部分都差不多....
3. 防爆区域静电接地装置检测规范
标准接地电阻规范要求:
1、独立的防雷保护接地电阻应小于等于10欧;
2、独立的安全保护接地电阻应小于等于4欧;
3、独立的交流工作接地电阻应小于等于4欧;
4、独立的直流工作接地电阻应小于等于4欧;
5、防静电接地电阻一般要求小于等于100欧。6共用接地体(联合接地)应不大于接地电阻1欧。
4. 化工静电接地设计规范
1.对爆炸、火灾危险场所内可能产生静电危险的设备和管道,均应采取静电接地措施。
2.可燃气体、液化烃、可燃液体、可燃固体的管道在下列部位,应设静电接地设施: (1)、进出装置或设施处; (2)、爆炸危险场所的边界; (3)、管道泵及其过滤器、缓冲器等。
3.可燃液体、液化烃的装卸栈台和码头的管道、设备、建筑物、构筑物的金属构件和铁路钢轨等(作阴极保护者除外),均应作电气连接并接地。
4.汽车罐车、铁路罐车和装卸栈台,应设静电专用接地线。
5.每组专设的静电接地体的接地电阻值,宜小于100Ω。
6.除第一类防雷系统的独立避雷针装置的接地体外,其他用途的接地体,均可用于静电接地。
7.本规范未作规定者,尚应符合现行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
5. 设备防静电接地线标准规范
GB12158-2006《防止静电事故通用导则》
GB50074-2014《石油库设计规范》
第14.3.13条规定:由于人们穿着人造织物衣服极为普遍,人造织物极易产生静电,往往积聚在人体上。为防静电可能产生的火花,需对进入轻油泵房、轻油罐顶上、轻油作业区的操作平台,以及爆炸危险区域等处的扶梯上或入口处设置消除人体静电的装置。人体静电释放报警器是指用防爆静电亚导体做成的扶手,在进入这些场所之前人体应抚摸此扶手以消除人体静电。
SH3097-2017《石油化工静电接地设计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