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避雷器电阻片实验知识
1.避雷器绝缘电阻的测量
绝缘电阻的测量,对FS型避雷器而言,主要是检查密封情况,若密封不严必然会引起内部受潮,因而使绝缘电阻明显下降。按预试规程要求,测量时应试验2500V兆欧表进行,测得其绝缘电阻应不低于2500MΩ。测试前将避雷器瓷套表面擦干净,否则会因外套表面泄漏电流而影响测试的准确性。为此,在进行测试前需用吸水性好的干净布将瓷套表面擦干净,用细金属线在外套第一个伞裙下部绕一圈再接到兆欧表“屏蔽”接线柱上以消除影响。在测试中兆欧表与避雷器连接线要尽量短,并保证电气接触良好,测试时兆欧表应水平放置,摇速均匀,并以每分钟120转为宜,以取得良好的测量效果。
对FZ型避雷器而言,除检查内部是否受潮外,还要检查并联电阻是否断裂、老化,若并联电阻老化、断裂,因接触不良,将使绝缘电阻增大。为确保测量值得准确,应测量二次并比较数据是否有变化。测量应使用同一电压等级的同一块兆欧表进行测量,否则无法比较。
2.直流1毫安参考电压试验
测试时在避雷器两端施加0.75倍1毫安直流电压(直流电压脉动率不大于±1.5%),当通过避雷器的电流稳定在1毫安时。避雷器两端的电压应不小于25千伏。
3.直流泄漏电流试验
测试时在避雷器两端施加0.75倍1毫安直流电压后,通过避雷器的泄漏电流应不大于50μA。在测试过程中,当泄漏电流达到30μA后还要继续升高电压,这时泄漏电流会剧增,此时应缓慢升高电压,如升压过快测量会不准确。为防止瓷套表面泄漏电流的影响,测试前应使用吸水性好的布将瓷套外表面擦干净,以消除影响。
4.带并联电阻避雷器电导电流的测量
测量带并联电阻避雷器的电导电流使用的微安表,其表的准确度应不低于1.5级,连接导线要粗且短,以减小导线电阻对测量的影响。测量时还要注意电晕电流及高电压周围杂散电容的影响。不宜用静电电压表测量。测试设备要远离容易产生干扰磁场的设备,或设置屏蔽措施。
测量电导电流时,其直流试验电压的施加应从足够低的数值开始然后缓慢升高,分段施加电压并分段读取电导电流值。待试验电压保持在规定时间后,如微安表指针没大摆动,其显示值即为该电压的电导电流值。
如果并联电阻老化、接触不良,则电导电流明显下降,若并联电阻断裂,则电导电流降到零。假如并联电阻本身进水受潮,电导电流会急剧增大,一般可达1000μA以上。
为确保测试数的安全、准确,还要对不同温度下测量的电导电流值进行比较,并将它们换算到同一温度的电导电流值。经验证明,温度每升高10℃,电导电流则大约增大3%~5%。
5.不带并联电阻避雷器的工频放电试验
测试避雷器的工频放电电压,是检查避雷器保护性能的必须项目。对每个避雷器应做三次工频放电试验,并联三次放电电压的平均值作为该避雷器的工频放电电压,当每次试验的实际间隔不小于1min。
工频放电试验与一般耐压试验相似,只不过工频放电的电压不是定值,而是升高到避雷器放电。其升压的速度为每秒3~5千伏为宜,在间隙放电0.5s内切断电源,故其试验回路内应装设过流速断保护。
6.氧化锌避雷器的试验
MOA是一种新型的过电压保护设备,它具有比碳化硅避雷器更加优越的保护性能,因而在电力系统的防雷保护中得到广泛应用。在电力设备的预防性试验规程中明确了试验项目、周期和要求。氧化锌避雷器的试验,除绝缘电阻、底座绝缘电阻,放电计数动作情况等常规试验项目外,还要测量直流1μA电压及0.75倍1μA直流电压的泄漏电流。
0.75倍直流电压下直流泄漏电流的测量,其目的在于检测长期允许工作电流的变化情况,其泄漏电流应不大于5μA,此电流值与避雷器的使用寿命密切相关。同时还要以此值与制造厂家规定值进行比较,其变化应不大于±5%,若过高将使保护设备的绝缘裕度降低;若过低MOA可能会在各种操作和故障的瞬时过电压下发生爆炸。若MOA瓷套表面严重受潮,也会对测量值产生影响,因此在测试时应消除表面泄漏对试验造成影响。
运行电压的交流泄漏电流的测量。该试验是测量全电流、阻性电流和功率损耗,若测得全电流值比初始值增加20%以上,或超过厂家规定值时,应立即引起关注并加强运行监视。若测出全电流值比初始值增加50%以上时,应即退出运行进行排除。若测出的阻性电流比厂家规定值增加一倍以上时,也应退出运行,待查明原因进行排除或更换,却不可带故障运行。
在对MOA进行上述试验时,应记录当时环境温度、相对湿度和运行电压,还要注意相关干扰的影响,在试验中设法加以消除。
7.其他试验
随着新设备,新的测试手段的不断出现,避雷器既有可能开展带电测试电导电流和带电红外测温试验。为确保避雷器的可靠安全运行,避雷器新投入运行3个月内,以及每年的秋检时,均应按规程规定进行一次普测,并将普测数据记录存档,以备下次测试进行比较,有利于检查发现稳存的问题。
采用红外热成像仪进行测温,即能测出微小的温度变化,就能比较横向法兰或瓷套表面温度的差别。若是温度偏差大,即表明该避雷器可能存在缺陷,必须作进一步检查,待查明原因进行排除或更换后方可挂网运行。
2. 避雷器电阻片作用
隔离电阻:和短路电阻相对应。在不同的场合起的作用不同。. 隔离电阻是将上一级电路与下一级电路之间接一个电阻器,使电阻器在两级电路间存在电压降,避免两级电路间直接短路。在电路必须接通有电流流过,而电路两端电压不能相等的情况就只好接入一个隔离电阻了,这样电阻器两端的电压便不相等,这主要是由电阻器的电压降特性来完成的,而电路仍然是接通的有电流流过。. 防雷器中的隔离电阻通常称为阀片,中间用云母之类的绝缘材料隔离。正常电压下,阀片不会被击穿。当雷电波浸入后,将阀片击穿,释放雷电波,同时由于电阻的作用,不会造成完全接地现象。系统正常时不会影响输入信号,放电时会有影响,但由于是瞬间放电,影响不大。 目前已普遍采用氧化锌避雷器,靠氧化锌材料的压敏电阻,进行保护,对信号的影响更小。.
3. 避雷器阻性电流试验
出厂试验:
1.直流1mA参考电压;
2.直流泄露电流— 直流高压发生器
3.交流1mA参考电压;
4.阻性电流、全电流— 避雷器参数测试仪和工频试验变压器
5.局部放电—局部放电发生器和工频放电发生器 基本这5项就够了!(还有残压什么的都是在半成品是测试的)现在国内生产设备质量都差不多!因为避雷器到现在已经很长时间了,都已经成形了!网上都可以找到的!!选型:这个的根据保护的不同有电站、点击、配电、电容等,多接触就好了!也可以问我QQ416508055!
4. 避雷器绝缘电阻试验
1、对不同温度下测量的普通阀型或磁吹型避雷器电导电流进行比较时,需要将它们换算到同一温度。
经验指出,温度每升高10℃,电流增大3%~5%,可参照换算。2、 FZ(PBC,LD)型有分流电阻的避雷器的各元件直流试验电压和电导电流标准及同相各节间非线性系数差值,同相各节电导电流最大相差值(%)标准如下:(20℃时)
5. 避雷器带电试验
1.如果避雷器没有完全损坏,则避雷器的漏电会增加,这会增加线路损耗,这不利于电网的经济运行。
2.如果避雷器发生故障而导致接地故障,因为避雷器故障是隐身故障,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和物力来寻找故障点;如果两个避雷器的接地故障不同,则会引起开关保护动作并导致用户断电。影响生产和生活。
3.避雷器的爆炸会影响周围的其他设备,导致事故扩大。
4.现场避雷器测试不需要线路停电,只要可以将掉落保险(信)断开即可。
5.当仪器在1mA处测量电压U1mA时,可以同时获得0.75U1mA的漏电流值,操作非常简单。
6.配备可充电电源,克服了大多数情况下在没有交流电源的情况下的困难。
6. 避雷器做什么实验
6kv避雷器耐压试验标准?
KV以上电压:用5000V兆欧表,绝缘电阻不小于2500MΩ;
KV以下电压:用2500V兆欧表,绝缘电阻不小于1000MΩ;
低压(1KV以下):用500V兆欧表,绝缘电阻不小于2MΩ。
基座绝缘电阻不低于5MΩ。
6kv碳化硅避雷器的出厂试验报告中的工频耐压放电标准17kv左右(16-19kv新的);6kv金属氧化锌避雷器的出厂试验报告中的直流泄漏标准是百分之75额定电压泄漏值小于10μ。
7. 避雷器电阻片实验知识总结
半年。10kv以下运行的阀型避雷器的绝缘电阻每半年检查一次。检查因每半年一次,视具体情况定,如果运行工况复杂可以每3个月做一次。阀型避雷器以碳化硅和氧化锌为主要原料的两类,其中碳化硅阀型避雷器使用得太早。而氧化锌阀型避雷器为后起之秀,并有取代氮化硅阀型避雷器的倾向。
现在的阀型避雷器的基本元件是火花间隙和氧化锌阀片,装在密封的陶瓷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