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专门的防雷装置
防雷装置是指接闪器、引下线、接地装置、电涌保护器(SPD)及其他连接导体的总和。
一般将建筑物的防雷装置分为两大类--外部防雷装置和内部防雷装置。外部防雷装置由接闪器、引下线和接地装置组成,即传统的防雷装置。内部防雷装置主要用来减小建筑物内部的雷电流及其电磁效应,如采用电磁屏蔽、等电位连接和装设电涌保护器(SPD)等措施,防止雷击电磁脉冲可能造成的危害。
接地装置是防雷装置的重要组成部分。接地装置向大地泄放雷电流,限制防雷装置对地电压不致过高。除独立避雷针外,在接地电阻满足要求的前提下,防雷接地装置可以和其他接地装置共用。
2. 雷电及防雷装置
区别如下:
一、用途不同。
避雷针用于高层建筑、烟囱或油罐上。当屋顶面积很大时,采用避雷网。
二、组成材质不同。
避雷针由针体及安装类别结构件组成。针类采用不锈钢;针体须用铜包钢圆棒或钢管为基材。避雷网采用镀锌圆钢或扁钢,优先选用圆钢,其直径不小于8mm,扁钢宽度不小于12mm,厚度不小于4mm。
3. 设备防雷器
防雷器叫响是失效报警。
防雷器:它也被称为电涌保护器,是一种为各种电子设备,仪器和通信线路提供安全保护的电子设备。当由于外部干扰而在电路或通信线路中突然发生突然的电流或电压时,电涌保护器可以在非常短的时间内传导分流器,从而防止浪涌损坏电路中的其他器件。
4. 专门的防雷装置有哪些
防雷措施有很多种,其中室外防雷主要有以下几种。
1、不要停留在山顶、山脊或建(构)筑物顶部。
2、不要停留在铁门、铁栅栏、金属晒衣绳、架空金属体以及铁路轨道附近。
3、应迅速躲入有防雷保护的建(构)筑物内,或有金属壳体的各种车辆及船舶内。不具备上述条件时,应立即双脚并拢下蹲,头部向前弯曲,降低自己的高度,以减少跨步电压带来的危害。因为雷电流经落雷点会沿着地面逐渐向四周释放能量。此时,行走之中人的前脚和后脚之间就可能因电位差不同,而在两步间产生一定的电压。
4、不要在大树(在野外有时也可以凭借较高大的树木防雷,但千万记住要离开树干、树叶至少两米的距离。)、电线杆、广告牌、各类铁塔底下避雨。因为此时,大树潮湿的枝干相当于一个引雷装置,如果用手接触大树、电线杆、各类铁塔就仿佛手握防雷装置引下线一样,就很可能会被雷击。
5、不要在水边(江、河、湖、海、塘、渠等)、游泳池、洼地停留,要迅速到附近干燥的住房中去避雷雨。扩展资料防雷安全技术:1)保护零线必须采用绝缘导线。配电装置和电动机械相连接的PE线应为截面不小于2.5mlIf的绝缘多股铜线。手持电动工具的PE线应为截面不小于1.5m玉的绝缘多股铜线。2)PE线上严禁装设开关或熔断器,严禁通过工作电流,且严禁断线。3)相线、N线、PE线的颜色标记必须符合以下规定:相线Ll(A)、L2(B)、L3(C)相序的绝缘颜色依次为黄、绿、红色;N线的绝缘颜色为淡蓝色;PE线的绝缘颜色为绿/黄双色。任何情况下上述颜色标记严禁混用和互相代用。
5. 专门的防雷装置有什么
常见的避雷防雷装置有:避雷针(由金属尖端,金属导体和接地极组成。用于高大建筑物防雷保护。),避雷线(由金属导线和接地极组成。用于建筑物和电力线路防雷保护。),避雷器(一般用于电气设备保护),避雷(放电)间隙(由放电间隙和接地极组成,常见于变压器中性点防雷保护),电容器(用于吸收雷电波)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