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屋顶避雷针保护角度60(屋顶避雷针保护范围角度

来源:www.xrdq.net   时间:2023-01-30 06:04   点击:219  编辑:admin   手机版

1. 屋顶避雷针保护范围角度

由于楼高超过hr,所以塔楼必须采取防侧击雷措施。对雷达天线的防护,只要计算出避雷针在雷达天线罩顶端和侧面的保护范围即可达到保护的目的。

确定单支避雷针安全保护范围的新方法,是将避雷针的保护范围划分为安全落雷范围和安全保护范围2部分。当被保护物在避雷针的安全保护范围之内时,落在安全落雷范围内的雷电将击中避雷针。

单支避雷针的保护范围,避雷针高为h,避雷针在地面上的保护半径为1.5hp。

2. 屋顶避雷针长度要求是多少

长度要求:长3米的避雷针一般分两节,上节和中节各为1.5米。长4米的避雷针分三节,上节为1米,中节和下节各为1.5米。长5米的避雷针也分为三节,上节和中节各为1.5米,下节为2米。

1、所有金属部件必须镀锌,操作时注意保护镀锌层。

2、采用镀锌钢管管制作针尖,管壁厚度不得小于3mm,针尖刷锡长度不得小于70mm。

3、避雷针应垂直安装牢固。垂直度允许偏差为3/1000。

4、焊接要求焊接应采用搭接焊,其搭接长度必须符合下列规定:

5、扁钢为其宽度的2倍(且至少3个棱边焊接)。

6、圆钢为其直径的6倍。

7、圆钢与扁钢连接时,其长度为圆钢直径的6倍。

8、避雷针一般采用圆钢或钢管制成,其直径不应小于下列数值:

A、独立避雷针一般采用直径为19mm镀锌圆钢。

B、屋面上的避雷针采用直径25mm镀锌钢管。

C、水塔顶部避雷针采用直径25mm或40mm的镀锌钢管。

D、烟囱顶上避雷针采用直径25mm镀锌圆钢或直径为40mm镀锌钢管。

E、避雷环用直径12mm镀锌圆钢或截面为100mm2镀锌扁钢,其厚度应为4mm。

9、避雷针宜采用圆钢或焊接钢管制成,其直径不应小于下列数值:针长1m以下:圆钢为12mm, 钢管为20mm;针长1-2m:圆钢为16mm,钢管为25mm;烟囱顶上的针:圆钢为20mm,钢管为40mm。

3. 屋顶避雷针间距

墩布置间距规范如下:

间距为1~1.5m不等。 平直段为1米,转弯处为500mm。

可以从国标:《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 50057-2010 里找到。

避雷带和避雷针一样都属于是接闪器的一种类型。区别在于,避雷针一般是竖直向上的,只在其根部和引下线相连接,一般是明设的。

4. 屋顶上避雷针保护角度

一、防雷等级

第一类防雷建筑物:

1、凡制造、使用或贮存炸药、火药、起爆药、人工品等大量爆炸物质的建筑物,因电火花而引起爆炸,会造成巨大破坏和人身伤亡者。

2、具有0区或10区爆炸危险环境的建筑物。

3、具有1区爆炸危险环境的建筑物,因电火花而引起爆炸,会造成巨大坡坏和人身伤亡者。

第二类防雷建筑物:

1、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的建筑物。

2、国家级的会堂、办公建筑物、大型展览和博览建筑物、大型火车站、国宾馆、国家级档案馆、大型城市的重要给水水泵房等特别重要的建筑物。

3、国家级计算中心、国际通讯枢纽等对国民经济有重要意义且装有大量电子设备的建筑物。

4、制造、使用或贮存爆炸物质的建筑物,且电火花不易引起爆炸或不致造成巨大破坏和人身伤亡者。

5、具有1区爆危险环境的建筑物,且电火花不易引起爆炸或不致造成巨大破坏和人身伤亡者。

6、具有2区或11区爆炸危险环境的建筑物。

7、工业企业内有爆炸危险的露天钢质封闭气罐。

8、预计雷击次数大于0.06次/a的部、省级办公建筑物及其它重要或人员密集的公共建筑物。

9、预计雷击次数大于0.3次/a的住宅、办公楼等一般性民用建筑物。

第三类防雷建筑物:

1、省级重点文物保护的建筑物及省级档案馆。

2、预计雷击次数大于或等于0.012次/a,且小于或等于0.06次/a的部、省级办公建筑物及其重要或人员密集的公共建筑物。

3、预计雷击次数大于或等于0.06次/a,且小于或等于0.3次/a的住宅、办公楼等一般性民用建筑物。

4、预计雷击次数大于或等于0.06次/a的一般性工业建筑物。

5、根据雷击后对工业生产的影响及产生的后果,并结合当地气象、地形、地质及周围环境等因素,确定需要防雷的21区、22区、23区火灾危险环境。

6、在平均雷暴日大于15d/a的地区,高度在15m及以上的烟囱、水塔等孤立的高耸建筑物;在平均雷暴日小于或等于15d/a的地区,高度在20m及以上的烟囱、水塔等孤立的高耸建筑物。

二、建筑物的防雷设计要求

一级防雷建筑物的防雷设计要求

1、应在屋顶上装设避雷针,或者在屋角、屋脊、女儿墙和屋檐装设避雷带,并在屋面上装不大于10m×10m的金属网格。

2、优先利用主筋作引下线,应利用建筑外廓各外角上的柱筋。如专设引下线应不少于2根。引下线间距不大于18m。

3、进入建筑物的电气线路及金属管道宜采用全线埋地引入,并在入口处将电缆的金属外皮、钢管、金属管道与接地装置相连。

4、接地装置的冲击接地电阻不应大于10欧。

5每三层应利用混凝土圈梁的钢筋或散设在建筑物外墙内的扁钢作均压环,并与各种竖向金属管道及引下线相连。

6、当建筑物高度超过30m时,其30m及以上的部分,应将外墙上的栏杆、金属门窗等较大金属物与防雷装置相连。

二级防雷建筑物的防雷设计要求

与一级1.2.3.4同,只是屋面金属网格不大于15m×15m。

三级防雷建筑物的防雷设计要求

与一级1.2.3.4同,只是屋面金属网格不大于20m×20m。

5. 屋顶避雷针的保护范围

避雷针的保护范围,取决于建筑物的高度和体型,特别是避雷针本身的高度或避雷针装有建筑物上的总高度。一般说来避雷针装得越高,或避雷针本身越高,它的保护范围就越大。据了解,单支避雷针采用45度角的保护范围,其地面的保护半径等于避雷针高的1.5倍。

6. 屋顶避雷针高度

计算方法比较复杂。

避雷针应高出最高点多少?

对于通常的建筑物,一般避雷针应高出最高点 1.5米 到 2米左右。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