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避雷接地体
防雷装置的引下线应满足机械强度、耐腐蚀和热稳定的要求。 (1)引下线一般采用圆钢或扁钢,其尺寸和防腐蚀要求与避雷网、避雷带相同。用钢绞线作引下线,其截面积不得小于25mm2。用有色金属导线做引下线时,应采用截面积不小于16mm2的铜导线。 (2)引下线应沿建筑物外墙敷设,并应避免弯曲,经最短途径接地。 (3)采用多条引下线时,为了便于接地电阻和检查引下线、接地线的连接情况,宜在各引下线距地面高约1.8m处设断接卡。 (4)采用多条引下线时,第一类防雷建筑物和第二类防雷建筑物至少应有两条引下线,其间距离分别不得大于12m和18m;第三类防雷建筑物周长超过25m或高度超过40m时,也应有两条引下线,其间距离不得大于25m。 (5)在易受机械损伤的地方,地面以下0.3m至地面以上1.7m的一段引下线应加竹管、角钢或钢管保护。采用角钢或钢管保护时,应与引下线连接起来,以减小通过雷电流时的电抗。 (6)引下线截面锈蚀30%以上者应予以更换。 (7)防直击雷的专设引下线距建筑物出入口或者人行道边沿不易小于3米。
2. 避雷接地体测试点和沉降观测点是一样的吗
通常采用ZC型接地电阻测量仪(或称接地电阻摇表)进行测量。ZC-8型测量仪其外形与普通绝缘摇表差不多,也就按习惯称为接地电阻摇表。ZC型摇表的外形结构随型号的不同稍有变化,但使用方法基本相同。ZC-8型接地电阻测量仪还随表附带接地探测棒两支、导线三根。使用方法和测量步骤如下:
1、拆开接地干线与接地体的连接点,或拆开接地干线上所有接地支线的连接点;
2、将两根接地棒分别插入地面400mm深,一根离接地体40m远,另一根离接地体20m远 ;
3、把摇表置于接地体近旁平整的地方,然后进行接线 ;
(1)用一根连接线连接表上接线桩E和接地装置的接地体E′;
(2)用一根连接线连接表上接线桩C和离接地体40m远的的接地棒C′;
(3)用一根连接线连接表上接线桩P和离接地体20m远的接地棒;
4、根据被测接地体的接地电阻要求,调节好粗调旋钮(上有三档可调范围)。
5、以约120转/分钟的速度均匀地摇动摇表。当表针偏转时,随即调节微调拨盘,直至表针居中为止。以微调拨盘调定后的读数,去乘以粗调定位倍数,即是被测接地体的接地电阻。例如微调读数为0.6,粗调的电阻定位倍数是10,则被测的接地电阻是6Ω。
6、为了保证所测接地电阻值的可靠,应改变方位重新进行复测。取几次测得值的平均值作为接地体的接地电阻。
3. 避雷接地体要求
一、防雷接地相关国家标准
1、GA371-2001《计算机信息系统实体安全技术要求》;
2、GB2887-2000《电子计算机场地通用规范》;
3、GB50174-93《电子计算机房设计规范》;
4、GBJ57-83《建筑防雷设计规范》。
二、防雷接地规范
防雷产品接地分成两个概念,一是防雷,预防因雷击而形成危害;二是接地,保障用水设施的正常工作和人身安全而采取的一种用水措施。接地安装是接地体和接天线的,其作用是将银线直流电导入地下,防雷系统的保护在很大水平上与此相关
4. 避雷接地体如何标识
一、防雷接地相关国家标准
1、GA371-2001《计算机信息系统实体安全技术要求》;
2、GB2887-2000《电子计算机场地通用规范》;
3、GB50174-93《电子计算机房设计规范》;
4、GBJ57-83《建筑防雷设计规范》。
二、防雷接地规范
防雷产品接地分成两个概念,一是防雷,预防因雷击而形成危害;二是接地,保障用水设施的正常工作和人身安全而采取的一种用水措施。接地安装是接地体和接天线的,其作用是将银线直流电导入地下,防雷系统的保护在很大水平上与此相关
5. 避雷针接地体
雷雨天远离避雷针20米。而独立避雷针与水平接地体之间的距离,这里强调的是独立避雷针,何谓独立,是与地网是无关的,这种情况下,按照经典的规范是起码12m以外。
避雷针是在高空中引雷的。就是高空中的云层强电流在一定范围内会被引到地面。躲在有避雷针附近的建筑物内是安全的。避雷针在建筑物顶端,人也躲不到避雷针下面。
6. 避雷接地体阻值
钢管脚手架防雷接地电阻不应大于10欧姆。但由于脚手架上经常有人接触或在架上工作,又可能有电线或用电设备电缆接触,为脚手架上用电设备发生漏电起到断电保护接地作用,综合安全计,钢管脚手架防雷接地电阻不应大于4欧姆。
7. 避雷接地体与天然气管道距离
防雷接地规范要求:
1、接地装置的埋设深度其顶部距地面不应小于 0.6M ,接地极应垂直安装。
2、垂直接地极的长度不应小于 2.5M ,其相互之间的间距当设计无要求 时,不应小于 5M 。
3、接地装置与建筑物的距离不应小于 1.5M 。
4、接地干线的连接应采用焊接, 焊接处焊缝应饱满, 不得有夹渣、 咬肉、 虚焊、气孔等缺陷,焊接处应做防腐处理。
5、接地线在穿越墙壁、 楼板和地坪处应加套管保护, 采用金属套管时应 对套管接地。
6、接地干线沿建筑物墙壁水平敷设时,距地面应为 250~ 300mm;接地 线与建筑物的间隙为 10~15mm;支持件间距在水平直线部分为 0.5~ 1.5m, 转弯部分为 0.3~ 0.5m,同一室内支持件间距应一致。
7、在接地线跨越伸缩缝、沉降缝处时,应设置补偿器,可用接地线弯成 弧状作补偿器。
8、屋面避雷带安装的支持件距离应均匀设置, 在每一直线段的间距水平 宜为 0.5~1.5m,垂直谊教育界 1.5~2.5m,在转弯处应对称,一般为 0.3~ 0.5m。
9、避雷带的安装高度为 150mm,并设在女儿墙中心,当女儿墙宽度大 于 300mm 时,避雷带距女儿墙外侧宜为 100mm。
10、明敷避雷引下线在易受机械损坏和危及人员安全处, 在距地 1.7m 至 地下 0.3m 的一段引下线应加保护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