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为什么电源的内阻等于斜率?
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得
U1=E-I1r
U2=E-I2r
电源UI图像的斜率
U2-U1=(I1-I2)r K=(U2-U1)/(I1-I2)=-ΔU/ΔI内阻r是斜率绝对值或 由 U=E-Ir可知 图像的斜率是内阻
欧姆定律内容: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欧姆定律的数学表达式
I=U/R ;注意:公式中物理量的单位:I的单位是安培(A)、U的单位是伏特(V)、R 的单位是欧姆(Ω)。
欧姆定律的理解及其说明
(1)欧姆定律适用条件:适用于纯电阻电路(即用电器工作时,消耗的电能完全转化为内能。)
(2)公式中的I、U和R必须是对应于同一导体或同一段电路。若为不同时刻、不同导体或不同段电路中,I、U、R三者不能混用,所以,三个物理量一般情况下应加角注以便区别。
(3)同一导体(即R不变),则I与U 成正比;同一电源(即U不变),则I 与R成反比。
(4)R=ρL/S是电阻的定义式,它表示导体的电阻是由导体本身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决定的。另外,电阻还与温度等因素有关。
(5)由欧姆定律变换而来的公式是电阻的量度式,它表示导体的电阻可由U/I给出,即R 与U、I的比值有关,但R的本身的大小与外加电压U 和通过电流I的大小等因素无关。
(6)I、U和R中已知任意的两个量就可求另一个量。
(7)需要特别注意和再次强调的问题:公式中的I、U和R必须是在同一段电路中;运用公式计算时,各个物理量的单位一定要统一。
咱们上述讲解的都是部分电路的欧姆定律,仅仅适用于纯电阻电路
二、为什么反激电源要加斜率补偿,什么是斜率补偿?
因为不加“斜率补偿”会引起电路震荡.其原因在于要控制的电流和实际控制电流的不同.用平均电流模式控制可很好的解决此问题. 加入的补偿量至少为在控制端能看到的电流下降斜率的1/2,一般留一点余量,75%左右较好。 “斜率补偿”是指用电流控制方式时,将一部分锯齿波电压加到控制上,以改进控制特性,包括消除谐波振荡。 实在不行换一个 或者在硬之城上面找找这个型号的资料
三、法线斜率和切线斜率?
法线斜率与切线斜率乘积为-1,即若法线斜率和切线斜率分别用α、β表示,则必有α*β=-1。法线可以用一元一次方程来表示,即法线方程。与导数有直接的转换关系。
用导数表示曲线y=f(x)在点M(x0,y0)处的切线方程为:y-f(x0)=f'(x0)(x-x0) 法线方程为:y-f(x0)=(-1/f'(x0))*(x-x0)。
通过方程求解可以免去逆向思考的不易,直接正向列出含有欲求解的量的等式即可。方程具有多种形式,如一元一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一元二次方程等等,还可组成方程组求解多个未知数。
方程一定是等式,但是等式可以有其他的,比如上面举的1+1=2,100×100=10000,都是等式,显然等式的范围大一点。
四、斜率与切线斜率的区别?
比如s-t图像,大家都知道斜率表示速度,但是切线斜率表示瞬时速度,割线斜率却表示平均速度,原因是瞬时速度和平均速度的表达式其实不一样。平均速度v=s/t,其中t是一段时间;但瞬时速度v=s/t中的t是趋于0的,也就是瞬时速度的表达式应该是v=△s/△t,其中△t趋于0(你可以想象下曲线上取一个点两端一小段趋于0的曲线求斜率,这斜率其实就是曲线上这个点的切线斜率)。
所以看伏安特性曲线,斜率表示电阻,电阻的公式是R=U/I,而不是R=△U/△I,所以伏安特性曲线中得出电阻自然要看割线的斜率。
总的来说,就是公式中,分母如果要求趋于0的,那肯定是切线的斜率;如果分母是一段长度不趋于0,那就是割线的斜率。
五、斜率标志?
标志着直线的倾斜程度,用字母来表示它的标志是K。即一条直线与X轴的倾斜程度,也就是K=tanA。不同的直线它的斜率也不相同,所以不同的直线我们也可以用K1,K2,K3等等来表示它们各自的斜率。
如果两条直线平行,它们的斜率就相当于它们的斜率乘积等于-1。
六、斜率公式?
k=(y1-y2)/(x1-x2)。;斜率亦称“角系数”,表示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表示一条直线对横坐标轴的倾斜程度的量。;直线对X 轴的倾斜角α的正切值tgα称为该直线的“斜率”,并记作k,k=tgα。
规定平行于X轴的直线的斜率为零,平行于Y轴的直线的斜率不存在。
对于过两个已知点(x1,y1) 和 (x2,y2)的直线,若x1≠x2,则该直线的斜率为k=(y1-y2)/(x1-x2)。;扩展资料:;斜率表示直线倾斜程度;
1、对于一次函数y=kx+b,(斜截式)k即该函数图像的斜率,|k|=tan a;
2、a为倾斜角 当a为90°时直线没有斜率。;
3、|k|=tanα=(y2-y1)/(x2-x1);
4、当直线L的斜率存在时,斜截式y=kx+b 当k=0时 y=b;
5、当直线L的斜率存在时,点斜式y2—y1=k(X2—X1),;
6、当直线L在两坐标轴上存在非零截距时,有截距式X/a+y/b=1;
7、对于任意函数上任意一点,其斜率等于其切线与x轴正方向的夹角,即tanα;
8、计算:ax+by+c=0中,k=-a/b.;
9、直线斜率公式:k=(y2-y1)/(x2-x1);
10、两条垂直相交直线的斜率相乘积为-1:k1*k2=-1;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斜率
七、斜率方程?
如果知道直线方程 y = kx + b ,那么 k 就是斜率
如果不知道直线方程,但知道直线上的两个点 (x1 , y1) ,(x2 ,y2)
那么斜率 k = (y2 - y1)/(x2 - x1)
如果 x1 = x2 ,那么直线斜率不存在
八、斜率存在?
直线的斜率定义为倾斜角的正切值。当倾斜角为90º时,正切值不存在,所以斜率也不存在。的正切值。当倾斜角不等于90º时,正切值存在,所以斜率也存在
九、斜率算法?
斜率计算:直线方程ax+by+c=0中,斜率k=-a/b。
直线斜率公式:k=(y2-y1)/(x2-x1)
两条垂直相交直线的斜率相乘积为-1:k1*k2=-1。
曲线y=f(x)在点(x1,f(x1))处的斜率就是函数f(x)在点x1处的导数
当直线L的斜率存在时,斜截式y=kx+b 当k=0时 y=b
当直线L的斜率存在时,点斜式y2—y1=k(X2—X1),
当直线L在两坐标轴上存在非零截距时,有截距式X/a+y/b=1
对于任意函数上任意一点,其斜率等于其切线与x轴正方向的夹角。
十、斜率定理?
直线的斜率
一条直线相对于横轴的倾斜程度
斜率,亦称“角系数”,表示一条直线相对于横轴的倾斜程度。一条直线与某平面直角坐标系横轴正半轴方向的夹角的正切值即该直线相对于该坐标系的斜率。如果直线与x轴垂直,直角的正切值无穷大,故此直线不存在斜率。当直线L的斜率存在时,对于一次函数y=kx+b(斜截式),k即该函数图像(直线)的斜率。
基本信息
中文名直线的斜率外文名slope公式K=(y2-y1)/(x2-x1)
定义
由一条直线与右边X轴所成的角的正切。
k=tanα=(y2-y1)/(x2-x1)或(y1-y2)/(x1-x2)
- 相关评论
-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