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直流稳压电源概述
1955年美国的科学家罗那(G.H.Royer)首先研制成功了利用磁芯的饱和来进行自激振荡的晶体管直流变换器。此后,利用这一技术的各种形式的精益求精直流变换器不断地被研制和涌现出来,从而取代了早期采用的寿命短、可靠性差、转换效率低的旋转和机械振子示换流设备。由于晶体管直流变换器中的功率晶体管工作在开关状态,所以由此而制成的稳压电源输出的组数多、极性可变、效率高、体积小、重量轻,因而当时被广泛地应用于航天及军事电子设备。由于那时的微电子设备及技术十分落后,不能制作出耐压高、开关速度较高、功率较大的晶体管,所以这个时期的直流变换器只能采用低电压输入,并且转换的速度也不能太高。
60年代,由于微电子技术的快速发展,高反压的晶体管出现了,从此直流变换器就可以直接由市电经整流、滤波后输入,不再需要工频变压器降压了,从而极大地扩大了它的应用范围,并在此基础上诞生了无工频降压变压器的开关电源。省掉了工频变压器,又使开关稳压电源的体积和重量大为减小,开关稳压电源才真正做到了效率高、体积小、重量轻。
70年代以后,与这种技术有关的高频,高反压的功率晶体管、高频电容、开关二极管、开关变压器的铁芯等元件也不断地研制和生产出来,使无工频变压器开关稳压电源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并且被广泛地应用于电子计算机、通信、航天、彩色电视机等领域,从而使无工频变压器开关稳压电源成为各种电源的佼佼者。
2. 直流稳压电源基本概念
直流稳压电源以稳压输出为主要目标,相对稳压性能较好。也许带有限流类的过载保护,但是未必准确稳定。
充电器以恒流输出为主要目标,恒流性能较好。恒压作为电池充满保护,是一个辅助性能。
功能:
一、直流稳压电源功能:
1、直流稳压电源输出显示:输出电压电流LED显示;
2、直流稳压电源采用19英寸标准化尺寸,可组合放置于各种工作台面及机架;
3、体积小、重量轻、节能高效;
4、恒压恒流:输出恒压恒流自动切换,电压电流值连续线性调节;
5、保护功能:过压保护、过流保护、过温保护、欠压保护、过载保护;
6、短路特性:本机工作状态下长时间短路;
7、外接补偿:本机可选外接补偿,可降低因输出回路较长等造成的压降;
8、过压保护值:输出过压佑护值可调,保护后切断输出并锁定,重新开机恢复;
9、通信功能:可选特殊数据接口,与其他设备数据连接控制,或与PLC连接;
10、直流稳压电源外控功能:可选0-5V或4-20mA信号控制电源的输出电压和电流;
11、有定时功能:可选定时开关机功能。
二、直流恒流源功能:
1、直流恒流源不因负载(输出电压)变化而改变;
2、直流恒流源不因环境温度变化而改变;
3、内阻为无限大(以使其电流可以全部流出到外面)。
3. 直流稳压电源概念
交流电经过二极管整流滤波后,经过大、中功率三极管,大中功率三极管经过电阻导通输出供电。
有些设计在稳压之前串接一个电阻给稳压二极管供电,使二极管两极之间有一个稳定的电压差,有些设计在三极管输出之后。这个稳定的电压叫参考电压。
然后用一个三极管或集成块当比较器,(+输出)一端接参考电压,另一端(b)极串一限流电阻接可调电阻中间可调部分,可调电阻另两脚接输出电压两极。还有一极接大、中功率三极管的b极,控制调整三极管的导通。调整可调电阻就可以调节电压。
简单地说,原理就是输出电压经比较管(集成块)跟参考电压比较,来控制大、中功率三极管的导通电流、电压,达到稳压目的。
调整比较管(集成块)的比较电压就可以调节输出电压。哂哂……不好意思,很久不接触了,那个大、中功率三极管应该称做什么给忘了~~~~
4. 直流稳压电源组成
问的奇怪,没有稳压电路的电源不叫“稳压电源”啊。 直流电源需不需要稳压,看负载对电源的技术指标要求,如果要求电压必须稳定,则需要稳压电路,如果没有这个要求,则无需稳压电路。例如通常音响的功放电路的供电电源就不需要稳压;电瓶车的充电电源非但不能稳压,还需要“稳流”。
5. 直流稳压电源的介绍
直流稳压电源包括直流输入部份和直流输出部份,在直流输入与输出之加有电源调整稳压电路,调整管调整电路就是根据输出电压的高低而改变调整管内阻的导通而起到稳定电压的输出。
它的工作原是:从电源输出端取样出输出电压的高低,送到比较放大器与基准电压相比较后,送到调整管的基极,以改变整管的导通大小,从而稳定直流电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