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怎样传输数据?

239 2023-11-30 15:25 admin   手机版

一、怎样传输数据?

手机连接电脑传输文件如照片、视频等,请操作:

1.通过数据线将手机和电脑连接,连接成功后,电脑桌面会弹出手机设备页面-点击"打开设备以查看文件"(或进入电脑/计算机-查找手机设备图标)。以手机中照片复制到电脑为例,打开手机设备-DCIM文件夹-将手机中照片复制黏贴到电脑中保存即可。

2.若没有弹出手机设备页面,请下滑手机屏幕顶帘-点击"已连接为媒体设备"-勾选"媒体设备(MTP)"。

3.若电脑中依然没有手机设备图标,可能是电脑中缺少USB驱动软件,您可尝试在电脑上下载安装Kies软件。

4.然后重新按照步骤1操作。

二、传输层传输的数据数据是以什么形式?

传输层传输的数据是以比特字节形式传输。

三、电源插座是如何传输电的?

先说答案:插头插座之间是依靠电接触实现电能传递的。


我给题主科普一些有关电接触的知识吧。

1.先来一番科普

我们看下图:

图1:插头和插座的内部

当插头插入插座时,插头的插片与插座的弹性接触铜片接触,并发生摩擦,继而去除掉插片上的氧化层,实现电接触。可见,插头与插座之间是通过电接触传递电能的。

我们从中学化学中就知道,电接触金属材料暴露在空气中,它们的表面是会氧化的,一旦氧化后,接触电阻就会增加。此外,尘埃覆盖也会产生尘埃膜,还有无机膜和有机膜。这些膜的统称叫做表面膜。

从膜的导电性看,主要有两类性质完全不同的表面膜。一类为绝缘膜,这类膜的电阻率非常大,约为 。另一类为导电膜,这类膜的电阻率为 数量级,厚度为 数量级,电子可借“隧道效应”透过薄膜而导电,这类膜由“吸附”效应产生,故又称为吸附膜。

常见的插头插座内部都采用铜片作为导电材料。氧化铜的电阻率非常大,例如 氧化膜的电阻率可达 ,且随着温度升高,氧化膜的厚度迅速增加,使得接触电阻成千倍地增加。故对于铜-铜的电接触,必须加大接触压力F,把氧化膜压碎,以降低接触电阻。

我们看下图:

图2:电接触的三要素

我们仔细看图2,当插头的插片或者插杆推入插座时,插片或者插杆与插座的弹性电接触弹片之间存在摩擦过程。同时,弹性电接触弹片施加了力F作用在插片或者插杆上,利用摩擦磨碎氧化层。在这个过程中有三要素,其一是电接触的材料系数K,不同的材料有不同的K值;其二就是接触压力F,其三就是接触形式。一般地,如果电接触为点接触,m=0.5;如果电接触为线接触,m=0.5到0.8,一般取值m=0.7;如果电接触为面接触,则m=1。

我们看材料的K值,如下:

图3:材料的K值

图3中,我们看到铜-铜接触的K=100,银-银(或者铜镀镍-铜镀镍)K=60,镀锡铜-镀锡铜的K=100,最大的是黄铜,黄铜-黄铜的K=670,比铜-铜的K值大了6.7倍!

我们看接触电阻的计算经验公式,如下:

,式1

注意式1的单位,是μΩ,即微欧!

我们设插座弹性接触铜片对插头插片的接触压力是20N,差不多两瓶矿泉水的压力。因为是线接触,取m=0.7。因为是铜-铜电接触,故材料K系数取值为100。我们把这些值代入到式1中,看看接触电阻是多少:

注意到图2中插片或者插杆插图弹片时其接触面有两面,接触电阻是并联关系,实际接触电阻只有60.70微欧的一半。我们再设插头插座组合的额定电流是10A,于是电接触产生的接触电压为:

差不多0.3个毫伏。

知道了接触电压有何用?我们可以计算插头插座组合的运行温升或者运行温度。计算方法如下:

我们先看10A的插头尺寸,见下图:

图4:插头插片的尺寸

我们设此插头的综合散热系数 ,环境温度是25℃,流过的电流是满载10A。插头插片截面周长 ,插片截面积 ,则插头单个插片产生的温升τ为:

插片与插座电接触弹片之间的温升τj的计算式是: ,这里的Uj就是接触电压,L是劳伦兹系数,它的值为 ;T是插片的绝对温度,其值为:

代入到τj的计算式中:

我们由此得到结果:

插头插片的温度是:

插座弹性电接触簧片的温度是:

我们看到,插头和插座中的单根插片在满载时的温度比环境温度仅仅升高了1.4℃和1.6℃。考虑到2根插片同时工作,其温度升高值不会超过3℃。

2.探讨题主的问题答案

电源插座依靠的是电接触传递电能。传递电能必然会带来插头插座组合的温度上升,如果在满载条件下其温度升高值符合技术参数规定的最高值,则此插头插座组合在传递电能时工作是稳定的。

我们由此看到,必须确保插头插座组合的接触电阻较小。为此,对于长期工作的插头插座组合,例如电冰箱的插座,需要定期(大概三个月到半年)把冰箱插头在停机后反复拔插几次,以去除掉插头插片和插座弹片上的氧化层,这样才能确保插头插座组合工作的可靠性。

另外,插座用久了,弹性压力会下降,插座的工作温度会上升,此时就有必要更换插座。

再来,我们在任何情况下也不要用黄铜作为插头和插座材料。

某次我到某家五金店去买插头,商家告诉我此插头是黄铜做的,我看了实物,只不过铜的镀层而已,但我不确定。为此,我让商家给我换另款插头。商家不解,我告诉她最差的就是黄铜插座,接触电阻N大,她才明白过来。

电接触理论是电器技术五大理论之一。这五大理论是:电器的发热理论,电器的电接触理论,电器的电动力理论,电器的电弧理论和电器的电磁系统理论。可参阅的读物也N多,例如贺湘琰的《电器学》第三版,虽然是大专课本,但相对浅显,可作为电气工作者的读物。另外,《高低压电器技术手册》这本书就更加详尽了,但显然不适合于一般的读者。


这篇文档我写了近一个小时,写作速度可以吧?!

我要去晨练了,就写到这里吧。


晨练跑步中听见手机响,原来是某位群友看了这篇帖子,她问我:我家的插座温度很高,该怎么办?

我的回答是:如果这个插座使用很久了,说明它内部的接触压力已经减小了,造成接触电阻加大而发热。建议更换。

这位群友回复说,此插座用了十多年了,装修到现在从来没换过。她说,旁边的另外一只插座,去年还起火燃烧。看来,要请电工把家里的插座成批换掉。

另外一位群友说他们单位的GGD开关柜用的是铝母线,而下接分支母线却是铜排,搭接面温度很高,问怎么办?

我告诉他,看本帖图3中的数据,铜-铝的K值是980,比铜-铜大了10倍。因此,要把分支母线换成铝排才行。

从此群友的交互中我们看到,插座内部电接触的接触压力很重要,电接触材料的表面氧化状况也很重要,若接触压力下降或者电接触材料氧化严重,则插座温度升高是必然的。

四、苹果13怎么撤销传输数据?

自动取消,给换手机准备的

五、传输基带数据信号使用什么传输?

1. 基带传输

  在数据通信中,由计算机或终端等数字设备直接发出的信号是二进制数字信号,是典型的矩形电脉冲信号,其频谱包括直流、低频和高频等多种成份。

  在数字信号频谱中,把直流(零频)开始到能量集中的一段频率范围称为基本频带,简称为基带。因此,数字信号被称为数字基带信号,在信道中直接传输这种基带信号就称为基带传输。在基带传输中,整个信道只传输一种信号,通信信道利用率低。

  由于在近距离范围内,基带信号的功率衰减不大,从而信道容量不会发生变化,因此,在局域网中通常使用基带传输技术。

  在基带传输中,需要对数字信号进行编码来表示数据。

  2. 频带传输

  远距离通信信道多为模拟信道,例如,传统的电话(电话信道)只适用于传输音频范围(300-3400Hz)的模拟信号,不适用于直接传输频带很宽、但能量集中在低频段的数字基带信号。

  频带传输就是先将基带信号变换(调制)成便于在模拟信道中传输的、具有较高频率范围的模拟信号(称为频带信号),再将这种频带信号在模拟信道中传输。

  计算机网络的远距离通信通常采用的是频带传输。

  基带信号与频带信号的转换是由调制解调技术完成的。

六、iphone传输数据会传输病毒吗?

这个请你放心iphone传输数据不会传输病毒,iphone除非你自己操作把自己的支付密码验证码之类的泄漏,现在手机系统智能防护很厉害基本不存在你说的问题。

苹果系统本身一般不会中毒的,因为ios系统是一个闭塞的系统,不是开源的,对于系统的应用都有严格的要求,所以一般不会。

但是为什么要说一般不会呢?因为苹果上面有个越狱,一旦越狱了,你懂的,就不安全了,这样就有可能造成信息外泄等情况!

七、can数据总线传输数据种类?

线之一

CAN是控制器局域网络(Controller Area Network, CAN)的简称,是由以研发和生产汽车电子产品著称的德国BOSCH公司开发的,并最终成为国际标准(ISO 11898),是国际上应用最广泛的现场总线之一。在北美和西欧,CAN总线协议已经成为汽车计算机控制系统和嵌入式工业控制局域网的标准总线,并且拥有以CAN为底层协议专为大型货车和重工机械车辆设计的J1939协议。

八、苹果传输数据卡住?

通过iCloud转移

1、在旧的iPhone手机桌面上点击设置图标进入, 2、进入设置列表菜单,点击iCloud选项进入并开启iCloud云备份选项,等待数据备份上iCloud云端。

九、485如何传输数据?

RS-485采用平衡发送和差分接收,因此具有抑制共模干扰的能力。加上总线收发器具有高灵敏度,能检测低至200mV的电压,故传输信号能在千米以外得到恢复。

  RS-485采用半双工工作方式,任何时候只能有一点处于发送状态,因此,发送电路须由使能信号加以控制。

  RS-485用于多点互连时非常方便,可以省掉许多信号线。应用RS-485 可以联网构成分布式系统,其允许最多并联32台驱动器和32台接收器。

十、火星传输数据原理?

火星发送信号到地球,从原理来看,看起来就是从A点发射一个无线电信号到达B点这么简单,但是实际情况很复杂。

这是因为我们与火星探测器的测控通信一般采用无线电信号,而无线电波会随着距离越远而出现明显的衰减,所以距离信信号的发射源越远,我们接收到的无线电信号强度就越低。

火星探测器与我们地球的最近距离也超过5500万公里,最远达到4亿公里,来自火星的信号已经严重衰减,需要大口径的天线才能接收到这些无线电信号。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相关评论
我要评论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