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lc谐振电路的谐振公式?
频率计算公式为f=1/[2π√(LC)],其中f为频率,单位为赫兹(Hz);L为电感,单位为亨利(H);C为电容,单位为法拉(F)。LC振荡电路,是指用电感L、电容C组成选频网络的振荡电路,用于产生高频正弦波信号,常见的LC正弦波振荡电路有变压器反馈式LC振荡电路、电感三点式LC振荡电路和电容三点式LC振荡电路。LC振荡电路的辐射功率是和振荡频率的四次方成正比的,要让LC振荡电路向外辐射足够强的电磁波,必须提高振荡频率,并且使电路具有开放的形式。工作原理开机瞬间产生的电扰动经三极管V组成的放大器放大,然后由LC选频回路从众多的频率中选出谐振频率f0。并通过线圈L1和L2之间的互感耦合把信号反馈至三极管基极。设基极的瞬间电压极性为正。经倒相集电压瞬时极性为负,按变压器同名端的符号可以看出,L2的上端电压极性为负,反馈回基极的电压极性为正,满足相位平衡条件。偏离f0的其它频率的信号因为附加相移而不满足相位平衡条件,只要三极管电流放大系数B和L1与L2的匝数比合适,满足振幅条件,就能产生频率f0的振荡信号。
二、lcr并联谐振和lc谐振区别?
本质上是一样的原理,LC谐振是理想状态,实际L、C都是含有电阻的。 LCR并联只是给里面并联了一个电阻,相当于把LC并联选频电路的Q值降低,带宽变宽一些,计算方法基本是一样的。
所以如果考虑L线圈内部的电阻值,可以说这二者没有什么不同,只是写法不同。
三、lc谐振电路的谐振公式推导?
谐振频率:wo=1/根号(LC)
电容的电压逐渐降低,而电流却逐渐增加;电感的电流却逐渐减少,电感的电压却逐渐升高。电压的增加可以达到一个正的最大值,电压的降低也可达到一个负的最大值,同样电流的方向在这个过程中也会发生正负方向的变化。
假设品质因数Q为28,那么对于电感L和电容C并联的谐振电路就是电流增大了28倍。对于电感L和电容C串联的谐振电路,就是电压增加了28倍。无线电设备常用谐振电路来进行调谐、滤波等。
扩展资料:
谐振电路对外呈纯电阻性质,即为谐振。发生谐振时,谐振电路将输入放大Q倍,Q为品质因数。
Mr表征系统的相对稳定度,如果Mr的值在1.0~1.4(即0~3dB)范围内,则相当于等效阻尼比ζ为0.4~0.7的范围内,可以获得满意的瞬态性能。
当Mr的值大于1.5时,阶跃瞬态响应将出现几次超调振荡,一般地,Mr的值越大,相应的瞬态响应的超调量就越大
四、lc谐振电路原理?
在含有电容和电感的电路中,如果电容和电感并联,可能出现在某个很小的时间段内:电容的电压逐渐升高,而电流却逐渐减少;与此同时电感的电流却逐渐增加,电感的电压却逐渐降低。而在另一个很小的时间段内:电容的电压逐渐降低,而电流却逐渐增加;与此同时电感的电流却逐渐减少,电感的电压却逐渐升高。电压的增加可以达到一个正的最大值,电压的降低也可达到一个负的最大值,同样电流的方向在这个过程中也会发生正负方向的变化,此时我们称为电路发生电的振荡。
电容和电感串联,电容器放电,电感开始有有一个逆向的反冲电流,电感充电;当电感的电压达到最大时,电容放电完毕,之后电感开始放电,电容开始充电,这样的往复运作,称为谐振。而在此过程中电感由于不断的充放电,于是就产生了电磁波。
电路振荡现象可能逐渐消失,也可能持续不变地维持着。当震荡持续维持时,我们称之为等幅振荡,也称为谐振。
谐振时间电容或电感两端电压变化一个周期的时间称为谐振周期,谐振周期的倒数称为谐振频率。所谓谐振频率就是这样定义的。它与电容C和电感L的参数有关,即:f=1/(2π√LC)(Hz)
一般来说,用户的负荷是感性的,你的表述有条件,电容和电感都是随着频率变化的,只能说在特定频率下电容和电感的绝对值相等,而它们的方向相反。这样就相互抵消了,电路中的电阻本来就很小,这时就形成大电流,造成设备的损坏。
五、lc振荡与lc谐振的区别?
LC振荡和LC谐振都是利用电容和电感的特性实现的振荡器件,但是它们有以下区别:
1. LC振荡电路中的电容和电感均为有源元件,所以需要外部电源来提供能量;而LC谐振电路中的电容和电感均为无源元件,仅利用它们的本征电性实现能量的交换。
2. LC振荡电路需要有一个放大器来反馈信号增强,才能保持振荡,而LC谐振电路则不需要放大器,在特定频率下电容和电感不断交换能量,形成谐振。
3. LC振荡电路的频率稳定度相对较低,容易受到温度、供电电压等环境因素的影响;而LC谐振电路的频率稳定度较高,仅由电容和电感的固有参数决定。
4. LC振荡电路通常用于射频信号产生和放大电路中;而LC谐振电路则通常用于滤波器、调谐器、天线匹配等电路中。
总之, LC振荡和LC谐振虽然都利用了电容和电感的特性,但是其使用场合却有所不同。
六、lc并联谐振电路的谐振阻抗公式?
总阻抗等于电感感抗加电容容抗加纯电阻。
七、lc并联谐振电路的谐振频率为?
LC并联谐振电路的谐振频率都等于f=1/2π√LC,f是频率,单位赫兹,L是电感量,单位亨利,C是电容量,单位法拉。
为了计算方便,把公式中亨利变为毫亨(mh),把法拉变为微法(uf),频率的公式变为
f=1/2π√L(mh)C(uf)x10^9
=0.05035/10^4√L(mh)C(uf)
fx10^4=0.05035/√L(mh)C(uf)
f(Mhz)=5.035/√L(mh)C(uf)
可以利用上式来计算电感和电容,上式中频率的单位是兆赫兹。
计算时通常已知外加信号频率,然后确定一个电感值,计算电容值;或是确定一个电容值,计算电感值。
八、lc并联谐振回路谐振电阻怎么算?
首先计算并联电路的总阻抗;其次计算总阻抗的模值;第三计算电路谐振电阻。
设电容支路的阻抗为Z1,电感支路的阻抗为Z2,则回路的总阻抗为
Z=Z1*Z2/(Z1+Z2)
Z1的模值为z1=Xc
Z2的模值为z2=√R²+X²L
Z1+Z2的模值为√R²+(XL-Xc)²
总阻抗的模值为
z=Xc*√(R²+X²L)/√R²+(XL-Xc)²
在谐振频率附近,电感线圈的感抗XL远大于电阻R,所以上式分子中的R可以忽略,但是分母上的R不能忽略。所以上式可写为
z≈Xc*XL/√(R²+X²)
=(L/C)/R√1+(X/R)²
当X等于零时,并联电路发生谐振,此时电路的谐振电阻为
z=L/RC
九、LC谐振回路的性质?
LC谐振回路是高频电路里最常用的无源网络。类型:并联回路、串联回路作用:1、选频,即从输入信号中选择出有用频率分量而抑制掉无用频率分量或噪声(小信号谐振放大器、谐振功率放大器和正弦波振荡器)2、实现频幅转换、频相转换:将频率的变化转换为振幅或相位的变化(斜率鉴频和相位鉴频)。3、组成各种形式的阻抗变换电路和匹配电路;
LC串联谐振回路
串联谐振回路由电感线圈L、电阻r和电容C串联而成,(其中r为电感线圈的损耗电阻,C的损耗一般可忽)
1、串联回路阻抗特性
当激励电压Vi(j)时,谐振电流的频率函数可表示为:I(j)Z(j)为串联回路的复阻抗:Z(j)rj(L若信号源Vi的频率改变时,感抗和容抗都后者随升高而减小,只有当CVi(j)Z(j)随变化,前者随升高而增大,,此时称为0L1时,电流才和电压同相0C:回路发生串联谐振,即可得到串联谐振角频率110(或f0)LC2LC
2、回路的空载品质因数和有载品质因数串联谐振回路品质因数Q:回路感抗值(容抗值)与电阻数值的比值
回路空载品质因数Q0:表示回路不含外加负载电阻与信号源内阻时,回路感抗(容抗)与其固有损耗电阻r的比值。
十、lc并联电路谐振条件?
LC并联时,在信号的频率使得电感的感抗与电容的容抗相当时,就会产生谐振。此时满足wL=1/wC,所以w=1/√(LC),即信号频率为f=1/2π√(LC)。
并联谐振的原理:
当信号频率为f=1/2π√(LC)时,满足两者的感抗相同,电感电流与电容电流大小相等,并且电感电流滞后电压90度,电容电流超前电压90度。电感电流与电容电流的相位差正好是180度。两电流相加后数值为0。这时电路中只有损耗电流(数值非常小)存在,电路呈电阻性,表现出最大的阻抗。因而电压就最大
- 相关评论
-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