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双向可控硅触发电路(可控硅触发器原理)

来源:www.xrdq.net   时间:2023-01-28 13:17   点击:124  编辑:admin   手机版

1. 可控硅触发器原理

跨接器:就是转子过电压保护装置,基本电路及其原理是一组正反相并联的可控硅串联一个放电电阻后再并联在励磁绕组两段,当可控硅的触发器电路检测到转子过电压后,立即发出触发脉冲使可控硅导通,利用放电电阻吸收过电压能量。

2. 可控硅触发控制器

移相触发是可控硅控制的一种方式,其是通过控制可控硅的导通角大小来控制可控硅的导能量,从而改变负载上所加的功率。特点控制波动小,使输出电流、电压平滑升降。   可控硅触发有两种方式,一过零触发,二移相触发。   可控硅,是可控硅整流元件的简称,是一种具有三个PN结的四层结构的大功率半导体器件,亦称为晶闸管。具有体积小、结构相对简单、功能强等特点,是比较常用的半导体器件之一。该器件被广泛应用于各种电子设备和电子产品中,多用来作可控整流、逆变、变频、调压、无触点开关等。家用电器中的调光灯、调速风扇、空调机、电视机、电冰箱、洗衣机、照相机、组合音响、声光电路、定时控制器、玩具装置、无线电遥控、摄像机及工业控制等都大量使用了可控硅器件。

3. 可控硅触发模块原理图

R5, 是限流, R10是防误触发; U2的4,6脚一般有一个瞬间最大电流值,比如1A,这时, R5一般取大于 220V/1A; R10呢, 如没有, 则一些波动电流也会T1的G和T1脚,所以, 为了误触发, 加了一个旁路电阻, 这个电阻一般太大,大小就不合适, R10和T1的G-T1脚并联, G-T1是双向二极管, 考虑到R10,R5对电压的分压作用, 一般取 R10=R5吧 其实, 偷懒一点, R5,R10,都可以不要!

4. 可控硅触发电路触发方式

直接接在触发极和阴极上,正极接触发极,负极接阴极。不过,为了防止损坏,应该加上限流电阻。简单的触发可以通过在阴极和阳极间接个电阻即可触发。不过这里提醒你,如果阳极和阴极间接的直流电,一旦可控硅触发导通了,当你触发电压撤离后,可控硅仍然维持导通状态,直到阴阳极间电压消失

5. 可控硅触发器的作用

可控硅需要在控制极施加触发电压才能导通,在可控硅交流调压电路中,改变触发脉冲相对输入交流波形的位置,可使可控硅得到不同导通角来改变输出电压。

这种能移动触发位置的电路就是移相触发,最简单的是单结晶体管触发电路。可控硅不能直接调节输出电流,只能通过改变输出电压间接调节电流。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