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开关电源的芯片(开关电源的芯片输入电压偏低是

来源:www.xrdq.net   时间:2023-01-25 07:22   点击:110  编辑:admin   手机版

1. 开关电源的芯片输入电压偏低是什么原因

  1、开关电源电压输出低的原因:  (1)220V交流电压输入和整流滤波电路对开关管提供的工作电压不够,超出脉宽调整电路控制范围。  (2)负载电路存在过流引起开关电源负载加重而导致输出电压下降。  (3)开/关机切换错误,行扫描电路刚开始工作瞬间,开关电源即处于待机状态,此类故障适用于无预备电源的机器,CPu电源取自同一个电源, 非副电源提供。  (4)开/关机接口电路末端因故障处于开机与待机之间的状态,从而导致开关电源输出电压低于正常值高于待机值。  (5)保护电路末端因故障进入导通状态,使电源进入弱振状态,引起开关电源输出电压下降。  (6)整流输出电路中二极管和滤波电容、限流电阻损坏引起输出电压低。  (7)脉宽调制电路故障,不能对开关电源输出电压的变化作出正确的响应,对开关管基极电压调整方向不对,从而造成开关电源输出电压低。  (8)正反馈电路中的正反馈电阻值变化,续流二极管性能变质或恒流源故障,使正反馈量不足,导致振荡周期变长,振荡频率下降,从而引起开关 电源输出电压低。  (9)它激式开关电源因未得到行逆程脉冲而工作于低频状态,造成输出电压低。  2、判断故障的方法与步骤  从上述分析的原因看出,引起电压低的原因涉及到了开关电源自身的各个部分和与开关电源相关的所有电路,在检修时应先缩小故障范围。  (1)先测开关管c极电压,确认开关管供电正常。  (2)根据开关电源各个输出端电压判断故障。  开关电源有的输出端电压正常,有的低于正常值。故障在输出电压低的这个整流输出电路,应对电路中的限流电阻、整流二极管、滤波电容进行检查代换,若限流电阻发烫,说明负载过流,查负载。  开关电源各路输出均低。这种情况说明负载和整流输出电路均正常,故障在开关电源的正反馈电路、脉宽调整、开/待机电路、保护电路。  输出电压有的下降比例大,有的输出电压下降比例小。测量结果说明故障在输出电压下降比例大的电路。此时可断开此路负载,如果断开的是行电路,应接假负载。在断开负载后,再测开关电源各输出端电压,若恢复正常,可判断所断电路的负载有过流现象。若仍不正常,说明故障在该整流滤波电路。  3、断开主负载、接上灯泡,判断是否负载故障。  有些收台图闪、带负载后电压不稳的机器,难于鉴别故障是在电源或是负载时,可以采用“借法”,用此电源带同等尺寸、相同B+电压的另一台机器行负载,进行判断。  4、保留启动、正反馈、软启动及负反馈电路。  逐一取消各种保护电路、待机控制电路末端三极管。开机观察故障是否消除,来逐步缩小故障范围。  注意:兼有稳压作用的电路不能断开(例如光电耦合器)。断开保护电路时,须谨慎,并采取防止电压升高的措施。  5、采用替代法、检修脉宽调整电路。用自制取样电路取代原取样电路,判断故障范围。  (1)代换后,电压恢复正常,说明故障在取样电路及光耦电路。  (2)电压仍低,则断开原取样电路B+接入点,如果电压还低,则检查B+滤波电容,确认良好后,可以圈定故障在热底板部分。先查软启动电路是否对开关管B极分流了。仍不行,查正反馈、负反 馈电路。  查热底板部分的负反馈方法同检查电压高的方法相近,采用迫使B+输出高的思路(注意:改变工作点不能造成B+过高扩大故障)。  总之,在电源的维修中,当电压不稳时可采用逆向思维,电压高时使之变低,电压低时使之变高,必要时可采用人为改变工作点电压。以利于查找故障点,在于维修人员灵活掌握。

2. 开关电源输出电压偏低

故障现象

原因分析

排除方法

备注

上电后保护器无正常显示

1.保护器上电后会完成完备的自检工作,在自检的过程中出现CPU死机现象。

2.保护器无电源输入。

3.保护器内部因为某种原因烧毁。

1.重新上电,等待保护器重新启动。

2.检查保护器电源是否正常供电(包括变压器、开关电源等)。

3.更换整台保护器。

漏电等保护不动作

1.用表测量试验按钮。

2.开关装置未正常接地。

3.保护器烧毁。

1.检查零序互感器、电抗器等信号转换元件是否完好,其线路是否接通无误,针对检查结果更换或接通线路,即可正常工作。

2.检查接地点接地情况,找出接地松动点,使其正常接地即可正常工作。

3.更换保护器即可正常工作。

断路器无法合闸

1.变压器送给合闸线圈的电压出现过电压或低电压现象。

2.合闸按钮损坏。

3.断路器合闸线圈烧毁或其他操作机构无法正常工作。

4.保护器触点故障。

5.KA1损坏。

1.解决供电质量问题。

2.更换合闸按钮。

3.更换断路器。

4.更换保护器。

5.更换KA1。

当开关作为分开关使用时,出现漏电却总开关跳闸,不能实现选择性漏电保护

1.开关的总分选择开关未置于分开关位置。

2.分布电容过大或过小。

3.总开关的动作时间适当加长。

4.分开关的阀值调整过大。

5.分开关保护器损坏。

6.检查分开关Io、Uo信号输入元件或线路损坏。

1.断电后选择开关置于分开关位置即可实现选择性漏电保护。

2.分布电容补偿至0.22~1μf。

3.漏电动作时间>800ms。

4.调小阀值。

5.更换保护器。

6.检查元件及线路,更换或维修。

运行本帖隐藏的内容

时经常跳闸

1.跳闸时,保护器会记录跳闸事故原因,如经常出现漏电故障,为电缆热绝缘性能老化及所带设备存在漏电现象。

2.如经常出现短路故障,为保护器内部设置不合理或出线电缆内部老化造成短路现象。

3.如出现欠压故障。

4.如出现三相不平衡故障。

5.保护器故障。

1.检查电缆绝缘性能修复更换不相关设备的绝缘即可正常工作。

2.重新合理设置保护器额定电流值及跳闸电流值即可正常工作。

3.检查线路电压值,TC1变压器10V电源是否输入保护器。

4.检查电流互感器及实测线路电流情况。

5.更换保护器。

3. 开关电源芯片启动电压低

简单的问题难回答。

1.与温度的关系在低温下,第一次开灯泡,灯泡灯丝容易烧断。这是因为,电灯泡中的电阻丝是钨丝,钨材料的电阻温度系数是正的,也就是温度越高电阻越大,温度越低电阻越小。开始灯泡温度低,电阻小,功率U*U/R数值比较大,电流也大,容易烧断灯丝。我小时候遇到的都是第一次开灯时烧灯泡的。

2.与电感的关系电线有等效电感,也有等效电容,如果等效电感比较大(电线的不会太大),关灯瞬间会产生比较大的电压,流过灯泡的电流更大,会烧掉灯泡。结合前边的开始灯泡温度也低,更容易烧掉灯泡。多次开关,多次冲击灯泡,温度还上不来,灯泡就废了。

3.结论把灯泡加热后,开一次灯开关,不易断灯丝。夏天不易断灯丝,冬天容易断灯丝。现在还有人用传统的钨丝灯泡吗?

4. 开关电源电压输出偏高是什么原因?

白天,整个输电系统用电量大,即电流大;这时u=i*r,在输电线路上的压降就大,而晚上十点后由于大多数用户已停电休息,即用电量小,根据以上公式可得在输电线路上的压降也小,到你家的电压就会升高。

你家线路是正常的,问题出在输电的变压器上,在晚上变压器的分接开关应该进行调节,以适应用户的220v用电要求。

5. 开关电源电压输出低

负载过大,超出开关电源的带载能力,开关电源的输出功率一定,如12V3A,输出功率只有36W,若负载电流大于3A,就会把输出电压拉低。

断开负载再测量开关电源输出电压,若输出仍然不正常,极有可能是开关电源内部故障;若输出正常,接上电源串联电流表测量负载电流是否过大,若负载电流过大,属于开关电源输出功率不足的原因,需要更换输出电流更大的开关电源。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