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可控硅功率单元(可控硅功率单元接线图)

来源:www.xrdq.net   时间:2023-01-23 00:11   点击:159  编辑:admin   手机版

1. 可控硅功率单元接线图

双向可控硅在加散热器的情况下,控制的负载功率可达1500W 左右。

2. 可控硅的接线图

需要可控硅触发板: 4-20mA是电流模拟信号,这个模块里有两个单向可控硅,用到交流里调压要两个可控硅反并联使用 ,每个可控硅分别控制交流电的正半周与负半周,所以两个可控硅都要触发。

3. 大功率可控硅接线图硅整流

晶闸管和功率管不属于一个概念范畴。区别是:

晶闸管(Thyristor)是晶体闸流管的简称,又可称做可控硅整流器,以前被简称为可控硅;1957年美国通用电气公司开发出世界上第一款晶闸管产品,并于1958年将其商业化;晶闸管是PNPN四层半导体结构,它有三个极:阳极,阴极和门极;

晶闸管具有硅整流器件的特性,能在高电压、大电流条件下工作,且其工作过程可以控制、被广泛应用于可控整流、交流调压、无触点电子开关、逆变及变频等电子电路中。

在放大电路中担任末级输出的管子叫功率管。功率管分为大功率管和小功率管。一般PCM(集电极耗损功率)大于1W的叫大功率管如国产的3DD和3DA型的和日产的2SD和2SC管子。PCM小于1W的叫小功率管。如3AX和3DG型的管子。有的较好的电路有CMOS场效应管做功

4. 大功率双向可控硅实物接线图

大功率可控硅测量法

分别测任意两引脚间正反向电阻,结果其中两组读数为无穷大。若一组为数十欧姆时,该组红、黑表所接的两引脚为第一阳极A1和控制极G,另一空脚即为第二阳极A2。确定A1、G极后,再仔细测量A1、G极间正、反向电阻,读数相对较小的那次测量的黑表笔所接的引脚为第一阳极A1,红表笔所接引脚为控制极G。将黑表笔接已确定的第二阳极A2,红表笔接第一阳极A1,此时万用表指针不应发生偏转,阻值为无穷大。再用短接线将A2、G极瞬间短接,给G极加上正向触发电压,A2、A1间阻值约10欧姆左右。随后断开A2、G间短接线,万用表读数应保持10欧姆左右。互换红、黑表笔接线,红表笔接第二阳极A2,黑表笔接第一阳极A1。同样万用表指针应不发生偏转,阻值为无穷大。用短接线将A2、G极间再次瞬间短接,给G极加上负的触发电压,A1、A2间的阻值也是10欧姆左右。随后断开A2、G极间短接线,万用表读数应不变,保持在10欧姆左右。符合以上规律,说明被测双向可控硅未损坏且三个引脚极性判断正确。

检测较大功率可控硅时,需要在万用表黑笔中串接一节1.5V干电池,以提高触发电压。

5. 可控硅电力控制器接线图

380v可控硅的接线:三个脚是要测量的,才可以知道怎么接,三脚分别用字母K A G表示,k接正极,a接负极,g为电源控制极。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