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大电流双向可控硅的作用
实际的触发电流的最大值不仅决定于触发电源,还同主回路有关。
如果主回路不是很大的电感性负载,则无论触发电源的输出能力如何,即便它能输出安培级的电流,实际的触发电流也不会很大。因为可控硅一旦导通,控制电流立即降低近乎为0。2. 双向可控硅触发电流多大
小型双向可控硅可用交流电流表直接串联在G极触发回路里测量,大型双向可控硅G极触发回路中往往串有一个限流电阻,可以测电阻压降换算成触发电流。
3. 双向可控硅维持电流
典型值 R7=100 欧姆,1/4瓦。
R7的作用是用来旁路过3061的漏电流,避免漏电流引起的误触发导通。R6是触发限流电阻。3061上有一个允许触发电路,加在3061的电压低于某一个值时允许触发,高于某一个值时不允许触发。此本电路触发电压最高值为6V,因此,最大的触发电流为(6-1)/R7,此电流应该小于3061的电流上限1安,因而此电阻最小值为5欧姆。此电阻的最大值限流值不应小于可控硅的触发电流,一般小塑封双向可控硅的触发电流小于50豪安,因此最大值100欧姆。触发时间极短,最长不超过几十微妙,因此电阻的功率选择很宽泛。
4. 双向大功率可控硅
用万用表即可判断双向可控硅的好坏,但具体参数测不出来。
用万用表测量的方法如下:
1、T2极的确定:用万用表R*1档或R*100档,分别测量各管脚的反向电阻,其中若测得两管脚的正反向电阻都很小(约100欧姆左右),即为T1和G极,而剩下的一脚为T2极。
2、T1和G极的区分:将这两极其中任意一极假设为T1极而另一极假设为G极,万用表设置为R*1档,用两表笔(不分正负极)分别接触已确定的T2极和假设的T1极,并将接触T1的表笔同时接触假设的G极,在保证不断开假设的T1极的情况下,断开假设的G极,万用表仍显示导通状态。
3、将表笔对换,用同样的方法进行测量,如果万用表仍然显示同样的结果,那么所假设的T1极和G极是正确的。如果在保证不断开假设的T1极的情况下,断开假设的G极,万用表显示断开状态,说明假设的T1和G极相反了,从新假设再进行测量,结果一定正确。
如果测量不出上述结果,说明该双向可控硅是坏的。这种方法虽然不能测出具体参数,但判断是否可用还是可行的。
5. 大电流双向可控硅的作用是什么
双向可控硅最大的电流70安培800伏。型号:BCR70B-16 价格几十块钱。 单向可控硅电流大的很,两个联合能力强。
6. 双向可控硅在电路中的作用
你好:
——★双向晶闸管就是双向可控硅。双向晶闸管的作用是利用(交流电的)正、反向导通角度,来达到调节输出电压、或调速的作用。
7. 大电流单向可控硅
可以控制一个回路,用低电压小电流控制高电压大电流的负载。
相当于你用人手去推动以前家庭用电电路里的闸刀,可控硅的控制极就代替了你的手,由它的信号来控制可控硅导通。
可控硅有单向可控硅和双向可控硅两种,单向的通常用于控制直流负载回路,双向的通常用于控制交流负载回路。单向可控硅也可用作整流电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