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单片机控制双向可控硅触发电路
1、可控硅的导通角一般是指可控硅在交流电路中作为开关或调压元件时,交流电路每周期导通的角度。
2、例如:50Hz交流电中的一个周期为360°,交流电分为正半周和负半周,每个半周各为180°。可以理解为:在单个周期内,交流电过零时开始,触发可控硅的时刻,在半个周期或整个周期内的角度称为导通角。
3、需要有过零检测电路或者同步电路,还需要有触发电路,触发电路相当于一个延时电路。既:过零时开始延时,延时到发出触发脉冲。
4、最典型的导通角触发电路是单结晶体管触发电路。还可以用其他电路或单片机控制来实现可控硅触发电路的控制。
2. 最简单的双向可控硅触发电路图
1、双向可控硅在电路中的作用是:用于交流调压或交流电子开关。
2、"双向可控硅":是在普通可控硅的基础上发展而成的,它不仅能代替两只反极性并联的可控硅,而且仅需一个触发电路,是比较理想的交流开关器件。其英文名称TRIAC即三端双向交流开关之意。
3、可控硅的优点很多,例如:以小功率控制大功率,功率放大倍数高达几十万倍;反应极快,在微秒级内开通、关断;无触点运行,无火花、无噪音;效率高,成本低等等。
3. 双向可控硅的触发电路
答:逆变器可控硅是双向的。1.指代不同。单向可控硅:是一种可控整流电子元件,能在外部控制信号作用下由关断变为导通。
双向可控硅:是在普通可控硅的基础上发展而成的,不仅能代替两只反极性并联的可控硅,而且仅需一个触发电路,是比较理想的交流开关器件。
2.结构不同。单向可控硅:具有三个 PN 结的四层结构,由最外层的 P 层、N 层引出两个电极――阳 极 A 和阴极。
4. 单片机控制双向可控硅触发电路电流
如果实现对交流电压的控制有这么几种形式:
1.就是控制变压器的输出抽头的触点,可以通过继电器,接触器,可控硅等实现。
2.可以通过变频器原理的调压技术,实际上就是一个可调输出电压的逆变器。
要控制可控硅的导通角要首先有过零检测电路。
过零检测可以采用比较器实现。
可控硅实现交流电调压实际是调功,一般有两种方案1,调节单位时间内交流脉冲个数。
2,是通过控制可控硅的导通角来调节电流大小。全导通为180度,一般工作在60到140度左右
一般第二种方式比较常用。
单片机控制可控硅导通角度关键在交流电过零检测电路。一般思路单片机检测到交流电零点时产生中断,经一段时间延时后触发可控硅。
50HZ市电而言,延时时间必须在10毫秒以内。将这一个延时时间分成N份即N级调节输出功率。延时时间越短可控导通角度越大输出功率越大,延时时间越长可控导通角度越小输出功率越小。
5. 单片机控制双向可控硅触发电路故障
CON接51单片机IO口,低电平可控硅开通,高电平可控硅在交流电过零时自动关断。
6. 单向可控硅触发电路图
1、可以用直流触发可控硅装置。
2、电压有效值等于U等于开方{(电流有效值除以2派的值乘以SIN二倍电阻)加上(派减去电阻的差除以派)}。
3、电流等于电压除以(电压波形的非正弦波幅值半波整流的两倍值)。
7. 双向可控硅触发电路如何形成回路
双向晶闸管它属于NPNPN五层器件,三个电极分别是T1、T2、G。因该器件可以双向导通,故门极G以外的两个电极统称为主端子,用T1、T2表示,不再划分成阳极或阴极。其特点是,当G极和T2极相对于T1的电压均为正时,T2是阳极,T1是阴极。反之,当G极和T2极相对于T1的电压均为负时,T1变成阳极,T2为阴极。
双向晶闸管的伏发特性,由于正、反向特性曲线具有对称性,所以它可在任何一个方向导通。
下面介绍利用万用表R×1档判定双向晶闸管电极的方法,同时还检查触发能力。
1.判定T2极
G极与T1极靠近,距T2极较远。因此,G-T1之间的正、反向电阻都很小。在用R×1档测任意两脚之间的电阻时,只有G- T1之间呈现低阻,正、反向电阻仅几十欧。而T2-G、T2- T1之间的正、反向电阻均为无穷大。这表明,如果测出某脚和其它两脚都不通,就肯定是T2极。
另外,采用TO-220封装的双向晶闸管,T2极通常与小散热板连通。据此亦可确定T2极。
2.区分G极和T1极
(1)找出T2极之后,首先假定剩下两脚中某一脚为T1极,另一脚为G极。
(2)把黑表笔接T1极,红表笔接T2极,电阻为无穷大。接着用红表笔尖把T2与G短路,给G极加上负触发信号,电阻值应为十欧左右,证明管子已经导通,导通方向为T1→T2。再将红表笔尖与G极脱开(但仍接T2),如果电阻值保持不变,就表明管子在触发之后能维持之后能维持导通状态。
(3)把红表笔接T1极,黑表笔接T2极,然后使T2与G短路,给G极加上正触发信号,电阻值仍为十欧左右,与G极脱开后若阻值不变,则说明管子经触发后,在T2→T1方向上也能维持导通状态,因此具有双向触发性质。由此证明上述假定正确。否则是假定与实际不符,需从新作出假定,重复以上测量。
显见,在识别G、T的过程中,也就检查了比向晶闸管的触发能力。
实例:选择500型万用表档R×1档检测一只由日本三菱公司生产的BCR3AM型双向晶闸管。测量结果与上述规律完全相符,证明管子质量良好。
注意事项:
如果按哪种假定去测量,都不能使双向晶闸管触发导通,证明管子已损坏。为可靠起见,这里规定只用R×1档检测,而不用R×10档。这是因为R×10档的电流较小,采用上述方法检查1A的双向晶闸管还双较可靠,但在检查3A或3A以上的双向晶闸管时,管子很难导通状态,一旦脱开G极,即自行关断,电阻值又变成无穷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