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网络层造句?
我的电脑网络层次分明,太好了。
二、主机网络层是哪层?
网络层是OSI参考模型中的第三层,介于传输层和数据链路层之间,它在数据链路层提供的两个相邻端点之间的数据帧的传送功能上,进一步管理网络中的数据通信,将数据设法从源端经过若干个中间节点传送到目的端,从而向传输层提供最基本的端到端的数据传送服务。主要内容有:虚电路分组交换和数据报分组交换、路由选择算法、阻塞控制方法、X.25协议、综合业务数据网(ISDN)、异步传输模式(ATM)及网际互连原理与实现。
三、OSI七层网络模型网络层与应用层的关系是什么?详细列举?
应用层是信息传递,网络层按照对方的地址传递数据。
按照OSI的模型,上层利用相邻下层的服务,与通信对端的同一层建立对等的服务,最高一层叫应用层,最下一层叫物理层。
比如你说你要告诉你的朋友,你的兰花开了,“兰花开了”是一条信息,是“应用层”需要传递的。
你可以选择传递一句话,或者一张照片,将信息“表示为”一串数字或者物理实体,这是“表示层”该干的。如果你选择把这件事写在纸上交给对方,你得了解对方不是盲人、不是文盲、懂你写下的语言(比如中文),这是你选择表示层时候必须考虑的。你可以与对方成文或不成文的约定你们采用的语言,这叫协议。
确定了表示方法,你就需要选择把这个东西传给谁,怎么传。这次信息传送是孤立的,还是一大串信息传递(比如笔友还是生意往来)中的一部分。这叫会话。
确定了会话,你要确定怎么找到你的朋友。
你的朋友,大明王二三,小名三仔,昵称二子,俗称二三娃,网名3123,是王一万的儿子,是A公司职员,住在B地址,是C群体的会员,每个称呼都代表着不同的传输方法,成本、速度、可靠性都不同,你选哪一个?选择不同,你就需要和不同的中间人说一些不同的话,最终目的是把那一串数字或者物理实体传递给正确的人。这叫传输层。
如果表示方法是一张照片,打算通过邮局邮寄给你的朋友,相应的会话层确定是单次通信,传输层的工作就是找到一个信封,把照片放在里面,封上封口,在信封上写上地址和名字。
你必须找到你的朋友的邮寄地址。有了地址和你朋友的名字,你就试着用会话层提供的服务。地址代表着网络层的服务,名字代表着传输层的服务。虽然OSI的规定上传输层和网络层互相独立,但是实际上是很难分开的。注意,这里的选项是你决定的,或者说是你和你的通信对象选择的会话方法决定的。你和你的通信对象完全可以另起炉灶约定一种谁也没见过的方法,不会伤害到任何人。
你选择了对方地址,写在信封上,将照片装在信封里面不给邮递员看,这叫封装。经过封装后,邮政局传送的是信,而不是照片。有些封装(比如明信片)可以被邮递员看到并串改,这在数字世界很不常见。
将封装好的新建丢进信筒或者交给快递员,都是你开始使用“网络层”服务了。在这个例子里,邮政局为你提供网络层服务。一般说来,网络层按照对方地址来决定如何将信息传递到对方。你看,同样的网络层完全可以提供不同的服务,比如平信、快信和专递(当然收费也不同)。IP在这里,你要通过IP网通信,你需要知道对方的IP地址。
邮政局不会专门为你把你的信专门送到对方手中,而是通过不同层次的分拣站逐层解析地址逐层传送。在收信局,每封信都要分拣,走同样路径的信件可能会被打成邮包并标记上对方分拣站的地址,这叫路由(翻译自route,是个动词,表示寻找路径的意思)。邮局会将“目的地分拣站”相同的信件装在邮包里快速传递,这叫数据链路层。数据链路层不需要知道用户信件的最终地址,只按照固定往来路径传送邮包。在OSI语境下,数据链路层可以有地址,但是这个地址只有链路层互联的终端之间有意义,而网络层地址必须是全局(全网)唯一的。往来用户收发信件的邮递员知道你的地址和交通方式,而且只需要记住他负责的片区的信息,如果有片区内的信件往来他可能直接就替你送了(在邮政局是不允许的,对快递员可能会收一点小费后就接受了),这叫局域网,是数据链路层的特例。
注意,分拣局之间收发邮包的路径(数据链路层)无论是否遵循公开的标准都是邮政局(网络)的选择,不受任何用户干扰,和传输层。干扰邮包收发是犯罪(网络黑客)行为。
你是公司职员,为公事发信,信件被前台秘书统一交寄,寄出的信件只有公司的地址和你的名字,收到的信件由前台秘书统一签收,并叫你自取或(如果你和TA关系足够好或职位足够高)送到你的办公桌上,这位秘书就是NAT。
无论如何,信件还是邮包,总是装在自行车/卡车/火车/轮船/飞机上运输的,这些运输工具可能属于也可能不属于邮政局,但是总是按照自己的固定路线转运货物,甚至不知道传送的货物中有“邮包”或者“信件”这类东西,这叫物理层。
如果你们公司是个跨国公司,对内部信件规定了特别的方法,以上所说每一件事都有人干但是并没有严格依照上述方法来传递,这叫内部网(PrivateNetwork, Intranet)。有时候还会将自己内部信件打包交给快递公司传送,这叫VPN。
最后,按照OSI模型的语境,你不能是人,也不能是狗,甚至不能是计算机,你必须是一台计算机上运行的一个程序。
四、网络层分组格式?
实体层,链接层,网络层,运输层,应用层
五、mstp网络层结构?
MSTP(Multi-Service Transfer Platform)(基于SDH 的多业务传送平台)是指基于SDH 平台同时实现TDM、ATM、以太网等业务的接入、处理和传送,提供统一网管的多业务节点。
多生成树(MST)使用修正的快速生成树(RSTP)协议,叫做多生成树协议(MSTP)
MSTP(Multiple Spanning Tree Protocol,多生成树协议)
工作原理
MSTP可以将传统的SDH复用器、数字交叉链接器(DXC)、WDM终端、网络二层交换机和IP边缘路由器等多个独立的设备集成为一个网络设备,即基于SDH技术的多业务传送平台(MSTP),进行统一控制和管理。基于SDH的MSTP最适合作为网络边缘的融合节点支持混合型业务,特别是以TDM业务为主的混合业务。它不仅适合缺乏网络基础设施的新运营商,应用于局间或POP间,还适合于大企事业用户驻地。而且即便对于已敷设了大量SDH网的运营公司,以SDH为基础的多业务平台可以更有效地支持分组数据业务,有助于实现从电路交换网向分组网的过渡。所以,它将成为城域网近期的主流技术之一。
这就要求SDH必须从传送网转变为传送网和业务网一体化的多业务平台,即融合的多业务节点。MSTP的实现基础是充分利用SDH技术对传输业务数据流提供保护恢复能力和较小的延时性能,并对网络业务支撑层加以改造,以适应多业务应用,实现对二层、三层的数据智能支持。即将传送节点与各种业务节点融合在一起,构成业务层和传送层一体化的SDH业务节点,称为融合的网络节点或多业务节点,主要定位于网络边缘。
六、osi网络层格式?
网络层,最重要的就是IP(Internet Protocol网际协议),作为身份确认,IP的作用就是寻址,使数据包可以找到目标主机。
IP地址是由四组随机数字组成的,其范围是在0~255之间。IP地址本身是8位2进制数,为了方便才将其记作十进制数。IP地址可分为A类、B类、C类等,主要是网络位与主机位的数量有区别。对于网络层,通信时数据包的主要内容就是IP地址,而网络设备就是路由器。因为要进行不同网段的通信,发送端会将数据交给网关处理,网关即为路由设备的接口IP地址。
之后,路由设备会查询自身的路由表,再根据IP地址找到目标路径。
七、网络层的功能?
你好,网络层是 OSI 模型中的第三层,它的主要功能是实现不同网络之间的数据传输和路由选择。网络层负责将数据包从源主机传输到目的主机,它通过寻址和路由选择来确定数据包的传输路径。
以下是网络层的功能:
1. 寻址和标识:网络层为每个主机和设备分配唯一的地址,以便数据包可以正确地路由到目的地。
2. 路由选择:网络层确定数据包的最佳路径,以确保数据包能够尽快到达目的地,并且避免网络拥塞和延迟。
3. 分段和重组:网络层可以将大的数据包拆分成更小的数据包进行传输,以便更好地适应不同网络的传输速度和容量。同时,网络层也可以将多个数据包组合成一个完整的数据包。
4. 网络互联:网络层可以将不同类型的网络连接起来,例如局域网(LAN)和广域网(WAN),实现不同网络之间的数据传输。
5. 网络安全:网络层可以实现一些安全措施,例如 IPsec 等协议,以加密和保护数据包的传输过程,防止数据包被非法访问、拦截、篡改或丢失。
八、三层网络与二层网络的区别?
vlan是二层,不同vlan不能直接通信。ip子网划分,属于三层,不同子网不能直接通信,必须由路由器转发。能不能将vlan和ip子网结合起来,让ip子网间的通信变得容易与低廉呢?于是三层交换机诞生了!
九、网络层与传输层有什么异同?
找的,很长,好好看:在协议栈中,传输层位于网络层之上,传输层协议为不同主机上运行的进程提供逻辑通信,而网络层协议为不同主机提供逻辑通信。这个区别很微妙,但是却非常重要。让我们用一家人作为类比来说明一下这个区别。 设想一下有两所房子,一个位于东海岸而另一个位于西海岸,每所房子里都住着12个小孩。东海岸的房子里的小孩和西海岸房子里的小孩是堂兄妹。两所房子里的孩子喜欢互相通信——每个孩子每周都给每一个堂兄妹写一封信,每一封信都由老式的邮局分别用信封来寄。这样,每一家每周就都有144封信要送到另一家(这些孩子如果可以用电子邮件的话就可以省掉很多钱了!)在每一家里面.都由一个孩子——西海岸的房子里的Ann和东海岸房子里的BilI——负责邮件的收集和分发。每周Ann都从她的兄弟姐妹那里收集起来信件,并将这些信件送到每天都来的邮递服务员那里。当信件到达西海岸的房子,Ann又将这些信件分发给她的兄弟姐妹。BilI在东海岸有着同样的工作。 在这个例于中,邮递服务提供着两所房子之间的逻辑通信——邮递服务在两所房子之间传递邮件,而不是针对每个人的服务。另一方面,Ann和BilI提供堂兄妹之间的逻辑通信——Ann和BilI从他们的兄弟姐妹那里收集邮件并将邮件递送给他们。注意,从这些堂兄妹的角度看,Ann和BilI是邮件的服务人,尽管他们俩只是端到端寄送服务的一部分(终端系统部分)。这个例子是传输层和网络层之间的关系的一个形象比喻: 主机(也称为终端系统)=房子 进程=堂兄妹 应用程序消息=信封里的信 网络层协议=邮递服务(包括邮递员) 传输层协议=Ann和Bill 继续我们的这个例子,Ann和Bill各自在他们的家中做所有的工作:他们不负责各个邮递中心的邮件分类工作以及将邮件从一个中心送到另一个中心的工作。这正与传输层协议在终端系统中的作用一样。在一个终端系统中,传输层协议将应用进程的消息传送到网络边缘(也就是网络层),反之亦然:但是它并不涉及消息是如何在网络层之间传送的工作。事实上,正如图1中所说的,中间路由器对于传输层加在应用程序消息上的信息不能做任何识别和处理。 继续我们的例子,假设Ann和Bill都去度假了,另外一对堂兄妹——Susan和Harvey代替——他们来提供家庭内部的邮件收取和分发工作。不幸的是,Susan和Harvey所提供的收集和分发工作与Ann和Bill所提供的不完全相同。对于年龄更小的Susan和Harvey来说,他们收集和分发邮件的频率比较少,而且偶尔会发生丢失信件的事情(这些信件偶尔被家里的狗吃掉了)。这样,这一对堂兄妹Susan和Harvey提供了一套不同于Ann和Bill的服务(也就是说,服务模型不同)。打比方来说,正如一个计算机网络可以接受不同的传输层协议一样,每一个协议为应用程序提供不同的服务模型。 Ann和Bill所可能提供服务明显地受限于邮递服务所提供的服务。例如,如果邮递服务并不提供在两所房子之间传递邮件所需要的最大时限(如3天),那么Ann和Bill也就不能保证各个堂兄妹之间的邮件的最大延迟。同样,传输层协议所提供的服务也通常受限于位于其下方的网络层协议。如果网络层协议不能提供主机之间传送的4—PDU的延迟和带宽保证,那么传输层协议也不能提供进程之间传送的消息的延迟和带宽保证。 然而,即使当下面的网络层协议使得网络层并不能提供某些相应服务时,传输层协议仍然可以提供某些特定服务。例如,即使下面的网络层协议并不是可靠的,也就是说,即使网络层协议丢失、篡改或者复制了传送的数据包,传输层协议也可以提供可靠的数据传输服务。另一个例子是,即使网络层不能保证4—PDU的保密性,传输层协议也可以通过加密的方式来保证应用程序消息不被入侵吝读取。我们会在以后的文章里逐渐接触到这些问题。
十、网络分层7层与5层差别?
网络七层协议由下往上分别为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和应用层。其中物理层、数据链路层和网络层通常被称作媒体层,是网络工程师所研究的对象;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和应用层则被称作主机层,是用户所面向和关心的内容。
TCP/IP五层模型的协议分为:应用层、传输层、网络层、数据链路层和物理层。中继器、集线器、还有我们通常说的双绞线也工作在物理层;网桥(现已很少使用)、以太网交换机(二层交换机)、网卡(其实网卡是一半工作在物理层、一半工作在数据链路层)在数据链路层;路由器、三层交换机在网络层;传输层主要是四层交换机、也有工作在四层的路由器。
- 相关评论
-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