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电源时序器如何选择?
第一,稳定性
稳定压倒一切,无论买什么东西,大家应该都会这么想吧,时序器假如不稳定,那么系统再好也没办法;当然除了电源时序器自身稳定之外,还需要抗外界干扰力度强,那么外界什么能干扰到电源时序器呢?主要是感应雷、电动机、日光灯等产生的浪涌和脉冲尖峰;还有一个方面是系统启动时,设备内部电源充电或者开关电源的干扰。
在这个时候,大家都会想到了,怎么测试电源时序器的稳定性呢?
第1步、给电源时序器接通电,把时序器间隔时间设定为1秒后启动电源时序器,然后再启动过程中开关房间内的日光灯或者电钻,在此时此刻特别注意,时序器不能有重启或有通道不开的情况,这种方法要测试多次。如果有条件的可能用脉冲发生器向时序器供电市电(220V电)注入干扰脉冲,测试中分次增加干扰强度,以测试出被测时序器的抗干扰强度,一般来说要达到1KV(1000V)以上。这个第一步的测试就算是完成了。
第2步、我们通过了第一步测试,然后给电源时序器的每个输出都接上负载,这里最好是大功率功放,在没有那么多负载的情况下,可以将负载接到连续的后几路上(如CH12、11、10、9)。然后给时序器上电并起动时序起动功能(注意如时序间隔时间可调的设备,要将间隔时间调整到1秒),起动过程看时序器不能有重启或有通道不开的情况。
第二、容量:
系统整体的电流需求是挑选时序器容量的标准,现市场有20A、30A、40A、50A电流的可供挑选;单路的容量一般为10A或13A;现在有的厂家吹自己使用30A的继电器,输出电流达30A,而输出座却使用的是美式或万能式插座,这种座的额定电流是10A,有的加厚弹片的是13A。由此看出输出电流是达不来到30A的,大伙可以用30A的负载测试一下(当然烧坏输出座,不要找我;呵呵……);测试时用电流达10A的负载(我一般用电热棒,一定要买好,要测试一下电流。),接到标称总容量电流,煮水4小时(水要足够,测试时一定要有人在现场看着,注意安全)。电源引线表面温度不能超60度,摸起来不烫手;时序器不能发出糊味。
第三、功能:
按项目要求挑选,如电平起动功能,RS232、RS485、TCP/IP控制功能,状态监控;时序间隔、常开配置功能;电源净化、防浪涌、电压、电流监测保护功能等。
第四、可扩展:
电源时序器输出通道数分为4路、8路、10路、12路等、当设备的数量超过一台时序器通道的数量时,就要扩展(级联)使用了,选择时要注意扩展后能从第一路开到最后一路,还能从最后一路关到第一路;市场上很多时序器都达不到这个要求,关时都是各台同时关闭的,这里推见笔者使用莺之声电源管理专家的KPS12N系列产品,他们做时序器有10年了,产品很全,大家有时间可以去了解一下。莺之声厂家直销店。
二、上电时序怎么调?
你至少需要一个双通道的数字存储示波器。
1. 调Y轴分度。比如你要看3.3V和1.2V的信号你内可以用容1V每格。波形高矮合适就行。
2. 调X轴分度。电源电源上升一般不会太快,X轴用每格几毫秒或者每格几十毫秒就行,根据实际再调整。
3. 随便选一个通道作为触发。要用单次触发、上升沿触发,触发电压放在电源电压一半的地方,这个可能也需要调整。
4. 在电路没电的时候把两个探头都接到电路上,示波器进入单次触发的等待状态,然后给电路上电,这时候两个电源的上电过程应该就显示出来了。
三、上电时序怎么设置?
1. 调Y轴分度。比如你要看3.3V和1.2V的信号你可以用1V每格。波形高矮合适就行。
2. 调X轴分度。电源电源上升一般不会太快,X轴用每格几毫秒或者每格几十毫秒就行,根据实际再调整。
3. 随便选一个通道作为触发。要用单次触发、上升沿触发,触发电压放在电源电压一半的地方,这个可能也需要调整。
4. 在电路没电的时候把两个探头都接到电路上,示波器进入单次触发的等待状态,然后给电路上电,这时候两个电源的上电过程应该就显示出来了。
四、什么是上电时序?
上电,就是指供电,包括cpu供电,内存供电,桥,总线供电等等。
时序,时间上的先后顺序。上电时序指的就是各个供电在时间上的先后排列顺序。之所以有先后时序,是因为各个供电是一环扣一环,a供电好了后,会发一个开启信号,去控制b供电芯片的开启,b供电好了后,会发开启信号给c....以此类推。
待机电路,主供电电路,时钟电路,复位电路,本质上都是电。因为有控制信号和反馈信号,才有了时序。
五、上电时序重要吗?
重要。每一步电压和信号产生和发出的先后顺序。通常主板上电自检通过,用户感觉就几秒钟时间,但是在这个过程中会先后产生几十个电压和信号,他们中间的先后顺序差通常是以毫秒来计算的。虽然很快,但是还是有一个先后过程,了解了时序才能通过测量,去判断故障出现在了哪里。
六、如何利用vivado的时序报告进行时序分析?
综合,简单来说就是把RTL代码转换成后FPGA基本单元,综合分好几步,translate,代码转成基本的与或非等器件无关的逻辑电路;map,逻辑电路映射成FPGA基本单元,比如LUT,RAM,进位链和一些硬core之类的。
然后implementation,主要包含两步,placement,布局,把综合后的基本单元放到器件的各个位置;routing,布线,也就是把各个单元连接起来;一般还加一步physical synthesis,主要是为了优化后端时序。布局布线是很关键的,厂家都有不同的算法,时序优先,资源优先,功耗优先等。为了满足时序要求,工具要做很多轮迭代,或者跑好多种子,如果是大片子,资源占用率又高,跑10几个小时都正常。布局布线算法,是提高芯片可用性的关键,也是厂家的核心竞争力。
七、如何设置示波器,测电源时序?
主要是设置好行坐标的时机,主要看你这个时序想获取多长时间。例如说想获取一秒钟,则每隔的时序设置至少为100毫米以上。
八、主板维修上电时序流程?
答:主板维修上电时序流程。1. 在未插上ATX电源之前,由主板上的电池产生VBAT电压和CMOS跳线上的RTCRST#来供给南桥,RCTRST#用来复位南桥内部的逻辑电路。
2. 检查晶振是否输出了32.768KHz的频率给南桥(在nFORCE芯片组的主板上,还要量测25MHz的晶振是否起振) 。
3. 插上ATX电源之后,检查5VSB、3VSB、1.8VSB、1.5VSB、1.2VSB等待机电压是否正常的转换出来(5VSB和3VSB的待机电压是每块主板上都必须要有的。
九、五六七八九十上电时序如何区分?
不同厂家不同时序区别很大,大摡是先大数,后小数,
十、为什么要保证上电时序?
因为用电设备中的电源开关包括断路器和隔离开关,隔离开关没有灭弧或具有部分灭弧功能,必须在无电流或小电流的情况下合闸。所以上电时必须保证上电时序,先送隔离开关,再送断路器。
另外,为了减小下级用电设备对上级电源的影响,也要保证上电时序。确保本级电源设备故障只影响本级不致越级扩大事故范围。
- 相关评论
-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