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放大电路怎么求输出电阻?
输入电阻的计算方法是首先算出BE结的等效电阻,rbe=rb+(1+β)26(mv)/Ie(ma)欧姆,知道了管子的β,和静态电流IE就可以算出rbe值.一般小信号放大器的IE=1-2毫安时,rbe=1k欧姆左右.式中rb=300欧姆,是管子的基区电阻.
然后再把rbe
与基极偏流电阻RB并联算出真正的输入电阻.RB一般比较大,可以忽略.
输出电阻RO约等于RC值.
输入电阻大一些好,可以减轻被放大信号的信号源负担,少索取信号源电流,使信号源有效的信号电压尽量加在放大器上.
输出电阻小一些好,可以使放大器带负荷的能力强一些.
二、开关电源输出电阻是什么?
开关电源输出电阻是负载电阻。
主要作用:①负载空载时可以稳定输出电压作用,保护后级取样电路。
②断电后泄放电路中或滤波电容中残留的电压。
③当输出空载时,输出电压不稳定,有时升高或波动,影响前级管理芯片的稳定性,这时负载电阻可以保护前级电路。
三、一个电源一个输出电阻怎么算?
实际操作可以看电阻上的颜色条,每种颜色代表的是不同的数值.如果是学校里的计算的话,可以考虑使用欧姆定律就ok了,即:R=U/I
四、直流稳压电源输出电阻越小越好?
直流稳压电源,输出阻抗越小,造成压降就越小,负载能力就越强。
五、如何测量稳压电源的输出电阻?
准备一个足够精度的电压表、电流表,一个足够功率的可调电阻。
将电压表并接在稳压电源输出端,电流表串在电路里,调节电阻值,使电流达到电源的额定负载。读出电压、电流值。然后调节电阻将电流稍微减小一些,读出电压的变化量和电流的变化量,最后将前者除以后者就得到稳压电源的内阻(即输出电阻)了。如:某电源输出30V,5A;当电流减为4.5A时电压上升到30.1V,于是(30.1-30)÷(5-4.5)=0.2Ω。明白了吧?六、为什么共极电路求输出电阻?
外加电源法任何电路都能用,是个通法。当涉及到受控源时只能用外加电源法,若求解时涉及不到受控源,也可直接根据串并联等方式求输出电阻。这里的“涉及”指的是从端口看进去,能不能“看”到。
串联电压负反馈可以提高输入电阻、降低输出电阻。共集电极电路(射极输出器)正是在发射极回路串联了电阻Re,构成串联电压负反馈,自然能使输入电阻高,输出电阻低。
七、怎么求电源电压?
电源电压求法:
电流和电压的公式是:I=U/R、U=IR。欧姆定律:U=IR(I为电流,R是电阻)但是这个公式只适用于纯电阻电路。串联电压之关系,总压等于分压和,U=U1+U2并联电压之特点,支压都等电源压,U=U1=U2。串联电路电压规律:串联电路两端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两端电压和。
公式:ΣU=U1+U2。并联电路电压规律:并联电路各支路两端电压相等,且等于电源电压。公式:ΣU=U1=U2。
八、基本放大电路的输入电阻和输出电阻怎么求?
1、如下图所示,电流镜作为差分的负载。
2、首先要把输入信号源短路,外加一个电压源VX,流过的电流为ix,如下图所示。
3、因为ix有两条路可以留,上面电路和下面的电路两个部分,而且往下看时,对于左边。的放大管只看到1/gm,所以可以把恒流源和RSS去掉。
4、这是往下看的支路。
5、经过分析可以知道,往下看时可以得到下面的两个电阻的并联2ro2//2ro2=ro2。
6、下图是往上看的部分。
7、其实看到的电阻为ro4,所以总的输出电阻ro2//ro4。
九、怎样求电流负反馈对输出电阻的影响?
你把电压、电流看成对立面了,不是这样的。
电压负反馈稳定输出电压,当负载电阻变化时,输出电压几乎维持不变,Uout=Iout*RL,可见输出电流变了,电流与电阻成反比,不是不变。从反馈的效果分析,等效于放大器的输出电阻减小,是电压源特性。
同理,电流负反馈稳定输出电流,输出电压也会变化,等效于放大器的输出电阻增大,是电流源特性。
十、化学电源倍率怎么求?
描述
电极材料理论容量,即假定材料中锂离子全部参与电化学反应所能够提供的容量,其值通过下式计算:
故而,主流的材料理论容量计算公式如下:
同理可得:三元材料NCM(1:1:1)(LiNi1/3Co1/3Mn1/3O2 ) 摩尔质量为96.461g/mol,其理论容量为278 mAh/g,LiCoO2摩尔质量97.8698 g/mol,如果锂离子全部脱出,其理论克容量274 mAh/g.
对于硅负极,由5Si+22Li++22e- ↔ Li22Si5 可知, 5个硅的摩尔质量为140.430 g/mol,5个硅原子结合22个Li,则硅负极的理论容量为:
(2)电池设计容量
其中,面密度是一个关键的设计参数,主要在涂布和辊压工序控制。压实密度不变时,涂层面密度增加意味着极片厚度增加,电子传输距离增大,电子电阻增加,但是增加程度有限。厚极片中,锂离子在电解液中的迁移阻抗增加是影响倍率特性的主要原因,考虑到孔隙率和孔隙的曲折连同,离子在孔隙内的迁移距离比极片厚度多出很多倍。
负极活性物质克容量×负极面密度×负极活性物含量比÷(正极活性物质克容量×正极面密度×正极活性物含量比)
而对于钛酸锂负极,采用正极过量设计,电池容量由钛酸锂负极的容量确定。正极过量设计有利于提升电池的高温性能:高温气体主要来源于负极,在正极过量设计时,负极电位较低,更易于在钛酸锂表面形成SEI膜。
在生产过程中,电池极片的涂层压实密度计算公式:
其中,涂层的平均密度为:
首效=首次放电容量/首次充电容量
首效=(化成充入容量+分容补充电容量)/分容第一次放电容量
体积能量密度(Wh/L)=电池容量(mAh)×3.6(V)/(厚度(cm)*宽度(cm)*长度(cm))
fqj
- 相关评论
-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