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altium designer电气规则检查?
Protel升级到DXP后,就已经在菜单中找不到Electrical Rule Check即ERC了。但实际上,电气检查功能分为两部分:
1在线电气检查On-Line DRC,电路图中,元件引脚上出现的红色波浪线,就是On-Line DRC检查的结果;
2是批次电气检查功能Batch DRC,从Protel DXP起,就已经掩藏在项目编译之中了。所以,画完原理图,只需进行批次电气检查,在线电气检查在绘图过程中已经自动进行。
在Project面板里,右击要编译的项目,选择Compile PCB Project***.PriPcb编译电路板项目命令,程序开始编译项目,批次电气检查就在其中,如果原理图有问题,将出现Message面板,记录错误与警告信息。
二、ad原理图检查规则有哪些?
altium designer电气规则检查: 1、在线电气检查On-Line DRC,电路图中,元件引脚上出现的红色波浪线,就是On-Line DRC检查的结果。 2、批次电气检查功能Batch DRC,从Protel DXP起,就已经掩藏在项目编译之中了。所以,画完原理图,只需进行批次电气检查,在线电气检查在绘图过程中已经自动进行。在Project面板里,右击要编译的项目,选择Compile PCB Project***.PriPcb编译电路板项目命令,程序开始编译项目,批次电气检查就在其中,如果原理图有问题,将出现Message面板,记录错误与警告信息。 3、打开需要进行电气检测的*.PcbDoc文件,执行以下步骤: step1:运行Design->Rules,根据产品需求设置设计规则。 step2:运行Tools->Design Rule Check命令;进行设计规则检查。 step3:根据检查结果修改制版图中不满足设计规则的地方。
三、ad芯片引脚规则?
AD芯片引脚规则是指AD芯片的引脚排列方式和使用规则。一般来说,AD芯片的引脚排列是按照一定的规律进行布局的,以方便用户进行连接和使用。在使用AD芯片时,需要注意引脚的电气特性和信号传输方式,以确保信号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此外,还需要注意引脚的功耗和温度特性,以避免过热和损坏。在进行AD芯片的设计和布局时,需要根据具体的应用场景和要求进行选择和优化,以达到最佳的性能和效果。
四、AD怎么进行电气连线?
AD电流采样电路:AD是把模拟量转化为数字量,供CPU处理;电流采样是说被测信号是电流,而非电压或者其他;
普通经常用的AD大部分是电压采集,也有电流采样的AD芯片,但是一般比较贵;
用电压型AD芯片采集电流,需要把电流信号转化为电压信号,方便的做法是在电路中串入一个精密电阻,该电阻的在电路中的压降作为电压型AD的输入,采样的到的码值,转换为电压后,除以电阻值,得到的就是电流值。
五、ad什么是电气连接?
AD的A是Analog的缩写,意为模拟量D是Digital的缩写,意为数字量AD是指实现模拟量到数字量的转变的器件。因此,AD的输入信号是模拟信号,输出是数字信号。AD的模拟输入就是指AD的模拟量输入。
六、电气保障规则?
[电气生命保障规则分解
1、险肇和伤害事故必须报告。
1) 凡发生人身险肇和伤害事故,受害者本人或见证人、班组长做起,在规定的时间(16
小时)内,对事故的起因、经过如实向作业区汇报,由作业区汇报厂安全主管部门和有关领导。当事人、见证人向班组长报告,班组长向作业区(工段)报告,可采取口头形式;作业区向上一级报告,采取书面形式。
2、不停车不得进入转动部位,不得跨越运转设备,不得钻、越道口栏杆。
1) 上卷小车鞍座、卸卷小车鞍座与开卷、卷取机的涨缩卷筒间区域存在挤压伤害的可
能。
2) 开卷、卷取侧的喂料导板伸缩抬升区域存在挤压伤害可能。
3) 开卷机顶部的作业存在坠落及钢卷压辊挤压伤害可能。
4) 头尾部的剪机区域存在剪切伤害可能。
5) 切下的引带边缘、钢卷绑扎带边缘存在人员擦伤、划伤、割伤的危险。
6) 引带小车移动范围内,存在碾压、碰撞伤害危险。
7) 纠偏光电维护存在坠落、钢带割伤的危险。
8) 开卷机转动范围内的区域存在碰撞挤压伤害的危险 。
9) 头尾部小车移动部分,液压升降部分存在挤压伤害的危险。
10) 焊机在其伸缩范围内存在被挤压的危险。
11) 活套小车有相关电气设备,在发生故障时又非停车定检期间,如与生产联系确认不
够,可能造成活套动作,危及人身安全。调整光电时应停车进行。
12) 活套的升、降,由链条牵引,人员如距该链条过近,可能造成绞伤。
13) 活套坑内配重设施下严禁站人及行走。活套通道狭窄,易造成磕碰、摔伤。
14) 纠偏区域转动部件较多,可能被卷入,造成绞、挤、碰、压伤害。
15) 定尺测量辊区域、矫直区域存在挤压和卷入绞伤伤害的可能
16) 垛板台区域存在挤压伤害和钢板擦、划、割伤伤害的的可能
17) 随动导板抬升、摆动门的开关、地板的伸缩和推板进出区域存在挤压伤害可能。
18) 矫直机传动侧存在卷入、绞入伤害的可能。
19) 废边区域存在挤压、跌落摔伤、擦划割伤害可能。
20) 圆盘剪区域存在挤压、跌落摔伤、擦划割伤害可能。
21) 检查台导板区域存在挤压、跌落摔伤、擦划割伤害可能。
3.不得擅自进入明令禁止入内的危险区域。
1) 未经许可,无人监护不得单独进入油库作业。到油库点检、处理问题必须和生产工
联系签字确认,co2起动油库内人员有窒息的危险。
2) 高压室内的高压侧和安全遮拦,未经采取安全措施不得入内。
3) 测厚仪未关闭射源不得检查维护。
4) 变电所、储酸间、、液压站、煤气、天然气区等区域属明令禁止入内的危险区域,不
得随意进入;进入时必须两人以上,并设专人监护。
5) 进入天然气、煤气区域必须带好可燃气体报警器进行确认,需二人协同作业。
6) 地坑、浓酸隧道属明令禁止入内的危险区域,不得随意进入。进入时必须两人以上,
并设专人监护。\一
七、ad2018规则设置?
步骤1/5
打开一个PCB文件,点击菜单栏的“Design”->"Rules..."。
步骤2/5
切换到PCB Rules and Constraints Editor,可以看到一系列的规则。
步骤3/5
点击“Routing”前面的"+",将其展开,接着展开“Width”,可以看到线宽规则设置界面。
步骤4/5
在“Attributes on Layer”下面有两个层的走线规则,Top layer为顶层,Bottom layer则为下层。
步骤5/5
双击你要更改的线宽规则,修改陈你需要的尺寸,注意Preferred Size必须介于Min Width和Max Width之间。
八、ad元器件间距规则?
例如两个电阻之间如果间隔太小的话两个电阻就会变成绿色表示违反规则了,使用PCB Wizard创建的一个PCB文件中默认的元器件间最小间距为0.254mm,可以进行设置选择菜单的design中的rules选项或者快捷键D R直接进入规则编辑界面,在placement栏中有一个Component Clearance规则选项,下面还有一个现成的规则:ComponentClearance(注意规则“ComponentClearance”是规则种类“Component Clearance”的一个规则实例),可以取消选择ComponentClearance规则,表示该规则并不执行。
或者将规则ComponentClearance中的minimum horizontal clearance和minimum vertical clearance都设置成0mm,这样元器件之间间距再小都不会违反规则。
但是注意元器件太近了导致位置摆放冲突或者焊接会不会不方便。
九、ad芯片布线规则?
一、原件布局基本规则
1、按照电路模块进行布局,电路中的元件应该采用集中就近原则,同时数字电路和模拟电路分开;
2、定位孔、标准孔等周围1.27mm内不得贴元器件,安装孔周围3.5mm不得特装元件
3、卧装电阻、电感、点解电容等元件的下方避免有过孔,一面波峰焊后过孔与元件壳体短路
4、元器件的外侧相距电路板边的距离最好为5mm
5、贴装元件焊盘的外侧与相邻插装元件的外侧距离大于2mm
6、金属壳和其它元器件间距应该大于2mm
7、发热元件不能邻近导线和热敏元件,高热器件要均衡分布
8、电源插座要尽量布置在pcb板子的四周,电源插座与其相连的汇流条接线端应该布置在同侧。电源插座以及连接器的布置应该优先考虑方便插拔。
9、所有的ic元件单边对齐。同一个pcb板子上标志不得多于两个方向,出现两个方向时,两个方向互相垂直
10、pcb板子布线应该疏密得当,当疏密差别很大时应该用网状铜箔填充,网格大于0.2mm
11、贴片的焊盘上不能有通孔,重要信号不准从插座脚间穿过
12、贴片单边对齐,字符方向一直,封装方向一致
13、有有正负之分的器件在同一个pcb板子上面的极性尽量保持一致。
二、元件布线规则
1、画定布线区域据板子边沿小于1mm的距离,以及安装孔周围1mm内部不允许布线
2、电源线尽可能的宽,不能低于18mil;信号线宽度不低于12mil,cpu出入线不低于10mil或者8mil,间距不低于10mil。(这个位置我觉得不然)
3、正常过孔外径不低于30mil(我是用的是15mil内径30mil外径)
4、双列直插:焊盘60mil孔径40mil,1/4w电阻 51*55mil 0805表贴,直插62mil孔径42mil,无极性电容0805(常用的)
5、注意电源线与地线尽可能呈放射状,以及信号线不能出现回环走线。
十、煤矿电气检查标准?
1.(1)矿井供电线路应符合《规程》第441条规定(矿井应有两回路电源线路。当任一回路发生故障停止供电时,另一回路应能担负矿井全部负荷。
年产60000t 以下(不含60000t)的矿井采用单回路供电时,必须有备用电源。备用电源的容量必须满足通风、排水、提升等要求,并保证主要通风机等在10min 内可靠启动和运行。
备用电源应有专人负责管理和维护,每10 天至少进行一次启动和运行试验,试验期间不得影响矿井通风等,试验记录要存档备查。
矿井的两回路电源线路上都不得分接任何负荷。 正常情况下,矿井电源应采用分列运行方式。若一回路运行,另一回路必须带电备用,以保证供电的连续性和可靠性。
带电备用电源的变压器宜热备用;若冷备用,必须保证备用电源能及时投入正常运行,保证主要通风机等在10min 内可靠启动和运行。 10kV 及其以下的矿井架空电源线路不得共杆架设。矿井电源线路上严禁装设负荷定量器。 ),主变运行方式应可靠,主变容量应满足需要;
(2)主要通风机、提升人员的绞车、抽放瓦斯泵、主排水泵、压风机等主要设备供电应符合《规程》第442条规定(对井下变(配)电所„含井下各水平中央变(配)电所和采区变(配)电所‟、主排水泵房和下山开采的采区排水泵房供电的线路,不得少于两回路。当任一回路停止供电时,其余回路应能担负全部负荷。向局部通风机供电的井下变(配)电所应采用分列运行方式。
主要通风机、提升人员的立井绞车、抽放瓦斯泵等主要设备房,应各有两回路直接由变(配)电所馈出的供电线路;受条件限制时,其中的一回路可引自上述同种设备房的配电装置。向煤(岩)与瓦斯(二氧化碳)突出矿井自救系统供风的压风机、井下移动瓦斯抽放泵应各有两回路直接由变(配)电所馈出的供电线路。 本条上述供电线路应来自各自的变压器和母线段,线路上不应分接任何负荷。 );
(3)直供电机开关或带有电容器的开关就有接地、欠压释放保护、过电流保护;
(4)高压开关柜应具有“五防”(即防带负荷分合隔离开关,防误分、误合断路器,防带负荷合闸接地开关,
5防接地开关闭合时送负荷,防误入带电间隔 和通信功能;
(5)联络和进线开关柜加锁且应有明显标志;
(6)继电保护设置齐全、整定值准确、动作灵敏可靠;高压配电系统应装设选择性的接地保护;
(7)单相接地电容电流应符合要求,无功补偿应合理可靠,应定期检测电网谐波,谐波不超过规定;
- 相关评论
-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