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h=I*cos(theta)/(R^2)Eh水平照度I 照射方向的光强theta 照射方向与垂直方向的夹角R 照射点与光源间的距离
一个40W筒灯它的照度是多少LUX是怎样计算出来的有公式吗?
记a 为照度,b为光通量,c为光照截面面积,则a=b/c
对于光通量b 你可以百科
如果是要考虑灯的光通量与其功率的关系这个要看发光体的种类什么的了~~~
(来自百度:对某一光源而言,在被照面上的照度取决于灯具的形状、尺寸、反光效率、与灯的匹配,还取决于高度、房间墙壁反光率等诸多因数。对某一光源而言,在被照面上的照度取决于灯具的形状、尺寸、反光效率、与灯的匹配,还取决于高度、房间墙壁反光率等诸多因数)
一个40W筒灯它的照度是多少LUX是怎样计算出来的有公式吗
L*U*K Eav*A
Eav= ------------------- (1-1) N= ------------------- (1-2)
A L*U*K
式中L —— 灯具内光源的总光通量(lm);
Eav —— 被照场地平面上平均照度(lx);
N —— 所需灯具个数;
A —— 被照场地面积(m2);
K —— 维护系数;
U —— 利用系数;
由(1-1)式和(1-2)式可知,采用利用系数法计算被照场地平面上的平均照度主要是确定利用系数。利用系数的大小与所选灯具的类型,灯具的效率,房间的几何尺寸,室内顶棚、墙壁、地板等表面的反射率等因素有关。确定利用系数U时,需先确定室空间比及房间内各表面的有效反射率,然后由灯具的光度数据表查得。
K值一般是根据场所的洁净程度来确定的基数为1 一般比较洁净的取0.8不洁净的数值会低些,利用系数一般的在0.65左右。。。
什么是照度?怎样计算
照度(Luminosity)指物体被照亮的程度,采用单位面积所接受的光通量来表示,表示单位为勒[克斯](Lux,lx) ,即 1m / m2 。 1 勒[克斯]等于 1 流[明](lumen,lm)的光通量均匀分布于 1m2 面积上的光照度。照度是以垂直面所接受的光通量为标准,若倾斜照射则照度下降。 照度的计算 照度的计算方法,有利用系数法、概算曲线法、比功率法和逐点计算法等。 (一)利用系数法 1.利用系数的概念 照明光源的利用系数(utilization coefficient) 是用投射到工作面上的光通量( 包括直射光通和多方反射到工作面上的光通)与全部光源发出的光通量之比来表示, 即u=φe/nφ 利用系数u与下列因数有关: 1).与灯具的型式、光效和配光曲线有关。 2).与灯具悬挂高度有关。悬挂越高,反射光通越多,利用系数也越高。 3).与房间的面积及形状有关。房间的面积越大,越接近于正方形, 则由于直射光通越多,因 此利用系数也越高。 4).与墙壁、顶棚及地板的颜色和洁污情况有关。颜色越浅,表面越洁净, 反射的光通越多, 因而利用系数也越高。 2.利用系数的确定 利用系数值应按墙壁和顶棚的反射系数及房间的受照空间特征来确定。房间的受照空间特征 用一个“室空间比”(room cabin rate,缩写为RCR)的参数来表征。 如图8-12所示,一个房间按受照的情况下不同,可分为三个空间:最上面为顶棚空间,工作面以下为地板空间,中间部分则称为室空间。对于装设吸顶灯或嵌入式灯具的房间,没有顶棚空间;而工作面为地面的房间,则无地板空间。 室空间比 RCR=5hRC(l+b)/lb: 式中 hRC --室空间高度; l---房间的长度; b--房间的宽度。 根据墙壁、顶棚的反射系数(参看表8-1)及室空间比RCR,就可以从相应的灯具利用系数表中查出其利用系数。 3.按利用系数法计算工作面上的平均照度 由于灯具在使用期间,光源本身的光效要逐渐降低,灯具也要陈旧脏污,被照场所的墙壁和顶棚也有污损的可能,从而使工作面上的光通量有所减少,所以在计算工作面上的实际平均照度时,应计入一个小于1的“减光系数”。因此工作面上实际的平均照度为 Eav=uKnφ/A 式中 u____利用系数; K____减光系数(亦称维护系数),参考值如表8-3所列; n____灯的盏数; φ____每盏灯发出的光通量; A____受照房间面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