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印制线路板(PCB)布线注意事项有哪些

来源:www.xrdq.net   时间:2022-11-02 00:34   点击:86  编辑:admin   手机版

PCB布线时遵循的一些基本原则:
1. 连线要精简,尽可能短,尽量少拐弯,力求走线简单明了(特殊要求除外,如阻抗匹配和时序要求).过长的走线会改变传输线的阻抗特性,使信号的上升时间变长,从而抑制信号的最高传输频率.
2. 避免尖角走线和直角走线,宜45°走线和圆弧走线.
3. 走线尽可能少换层,少打过孔(via).
4. 信号间的距离(S)尽可能增大,相邻信号层的走线宜互相垂直/0斜交/弯曲走线,避免相互平行.减少串扰和耦合造成的信号干扰.
5. 电源线和地线的宽度尽可能宽(通常为W20).
6. 元器件换层引线和电容的引线尽可能缩短.

pads画pcb板走线问题

设置下安全距离,都设置成0.2MM吧。。估计是芯片引脚之间的间距太小。

PCB板问题

1、如果PCB板的表面处理是OSP工艺,那么你不加助焊剂会影响其焊接效果。
2、如果PCB板的表面处理是电金、沉金、沉锡、沉银、喷锡工艺,那么你检查一下PCB板的焊盘有没有受到污染,如果没有则可能是楼主的焊接问题。

PCB板元件之间的接线安排需要注意哪些方面?

(1)印刷电路中不允许有交叉电路,对于可能交叉的线条,可以用“钻”、“绕”两种办法解决。即,让某引线从别的电阻、电容、三极管脚下的空隙处“钻”过去,或从可能交叉的某条引线的一端“绕”过去,在特殊情况下如何电路很复杂,为简化设计也允许用导线跨接,解决交叉电路问题。
(2)电阻、二极管、管状电容器等元件有“立式”,“卧式”两种安装方式。立式指的是元件体垂直于电路板安装、焊接,其优点是节省空间。卧式指的是元件体平行并紧贴于电路板安装,焊接,其优点是元件安装的机械强度较好。这两种不同的安装元件,印刷电路板上的元件孔距是不一样的。
(3)同一级电路的接地点应尽量靠近,并且本级电路的电源滤波电容也应接在该级接地点上。特别是本级晶体管基极、发射极的接地点不能离得太远,否则因两个接地点间的铜箔太长会引起干扰与自激,采用这样“一点接地法”的电路,工作较稳定,不易自激。
(4)总地线必须严格按高频-中频-低频一级级地按弱电到强电的顺序排列原则,切不可随便翻来复去乱接,级与级间宁肯可接线长点,也要遵守这一规定。特别是变频头、再生头、调频头的接地线安排要求更为严格,如有不当就会产生自激以致无法工作。调频头等高频电路常采用大面积包围式地线,以保证有良好的屏蔽效果。
(5)强电流引线(公共地线,功放电源引线等)应尽可能宽些,以降低布线电阻及其电压降,可减小寄生耦合而产生的自激。
(6)阻抗高的走线尽量短,阻抗低的走线可长一些,因为阻抗高的走线容易发笛和吸收信号,引起电路不稳定。电源线、地线、无反馈元件的基极走线、发射极引线等均属低阻抗走线,射极跟随器的基极走线、收录机两个声道的地线必须分开,各自成一路,一直到功效末端再合起来,如两路地线连来连去,极易产生串音,使分离度下降。
综上所述PCB设计PCB打样优客板排线时经量做到整齐划一、错落有致、方便测试和维修。

PCB线路板制作有哪些注意事项

1. 设置电路板外形得是用keep-out layer层画线(若是不裁板的话直接发去制版);
2. 线与线的间距,线与过孔的间距,覆铜间距,得达到制版厂的要求,一般10mil即可(制版厂设备技术);
3. 投板之前进行规则检查,关键查漏短路和开路这两项;
4. 元器件布局时距离板边至少2mm的距离;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