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景观地埋箱式变电站(景观地埋箱式变电站设计

来源:www.xrdq.net   时间:2023-01-17 01:56   点击:249  编辑:admin   手机版

1. 景观地埋箱式变电站设计

110kv电缆可以地下敷设,广州因为城市规划的原因,没有预留输电线路走廊,很多负荷中心区域的110kV变电站都是采用地下敷设110kv电缆的形式进行联络的。

2. 地埋式箱变图片

  箱式变压器‍,俗称箱变,又称组合变压器,小型变电站,源于国外引入,分为欧式,美式两种。集高压断路器,防雷,过流,隔离等综合保护,主变压器,低压出线N回路并有过负荷,温控等保护,计量,无功功率自动补偿装置等组成一体。由于是电力电缆地埋式下进下出,该箱变允许零距离接触。广泛用于商住小区,公寓,公共场所,广场,街道等,适合户外,室内等安装使用。

3. 景观地埋箱式变电站设计规范

电缆沟的宽度为内壁之间的宽度,深度为盖板下皮距沟底的深度。(国标图集94D101-5) 3.电缆沟最下层层架的底边距电缆沟底一般为100mm或者最下层层架的上边距电缆沟底一般为150mm。 电缆沟最上层层架的上边距盖板下皮一般为150~200mm(一般为150mm或200mm)。 4.层架间距300mm是安装三芯35kV电缆用;(国标图集94D101-5-P4) 层架间距250mm是安装6~10kV交联聚乙烯绝缘电缆及单芯35kV电缆用;(国标图集94D101-5-P4) 层架间距200mm是安装1kV、6kV、10kV电缆(即10kV及以下电缆)用;(国标图集94D101-5-P4) 层架间距120mm(或150mm)是安装控制电缆用;(国标图集94D101-5-P4) 当采用难燃槽盒(封闭式)时,层架间距为h+80(h为盒的外壳高度)设计。(国标图集94D101-5-P4)

1.室外电缆沟一般可分为单层支架沟、单侧多层支架沟、双侧多层支架沟三种(按有无覆盖层可分为无覆盖层电缆沟和有覆盖层电缆沟)。 2.室外电缆沟的沟口宜高出地面50mm,以减少地面排水进入沟内。但当盖板高出地面影响地面排水或交通时,可采用具有覆盖层的电缆沟,覆盖层一般为300mm厚(即电缆沟盖板的上皮至地面之间为300mm)。 室外电缆沟的结构形式、防水处理由土建设计决定。 3.室外电缆沟在进入建筑物(或变电所)处,应设有防火隔墙。 4.室外电缆沟用水泥盖板。一般厂区内的室外电缆沟采用有覆盖层的,边沿地方的室外电缆沟可采用无覆盖层的。不论采用有覆盖层的电缆沟还是无覆盖层的电缆沟,都要用水泥砂浆等将水泥盖板的四周及缝隙抹死。 5.采用室外电缆沟敷设时,当在过路的地方电缆根数不多时,最好采用电缆穿钢管敷设。如果在过路处还采用电缆沟的话,那么对电缆沟盖板的强度要求就会很高.

6.室外电缆沟的沟宽与沟深的标准配置(国标图集94D101-5) 1)采用无覆盖层电缆沟(单层支架)时 沟宽400mm:配沟深400mm;沟宽600mm:配沟深400mm。 2)采用无覆盖层电缆沟(双侧多层支架)时 沟宽1000mm:配沟深700mm;沟宽1000mm:配沟深900mm;沟宽1200mm:配沟深1100mm;沟宽1200mm:配沟深1300mm 3)采用有覆盖层电缆沟(双侧多层支架)时 沟宽1000mm:配沟深700mm;沟宽1000mm:配沟深900mm;沟宽1200mm:配沟深1100mm;沟宽1200mm:配沟深

1300mm

4. 景观型地埋式箱变

安装使用空间不同。前者是地上安装接线使用,后者是埋入地下安装使用。前者,施工比较简单,后者因结构上稍显负责,对施工技术等有一定要求。

设备使用范围的差异。标准的箱式变电站,遵循着一般的技术设计准则,在一般的配电标准下都可使用,主要安装的场地不受限制的话,是通用的;地埋式箱变,相对而言,更多的用于市政、绿化、景区、新建的亮化工程等的配电中。

从体积上看,传统箱变的体积相对较大,而地埋式箱变就相对较小了。变压器的部分特立独行的安装与地下槽子中,较少了地上的部分占用空间。且容易与其他景观融合一体。

5. 箱式变电站平面布置

先检查各个室比如高低压所有开关必需是断开状态,变压器室检查,先送进线柜再送出线柜,具体看符合开关上操作说明

6. 景观地埋箱式变电站设计方案

没有直接危害,是有安全隐患的,噪声、电磁辐射等都在规定范围内,而且机组认证和风电场安评及环评都有检测,但是国内大多数风电机组都配套箱式变电站,还有地埋或架空线路,是有一定安全隐患的,而且周边也可能因机组维修和故障导致污染,雷雨天气在周边容易受到雷击。

7. 变电站接地网设计

  电器设备的接地要求:  

1 、为保证人身和设备的安全,电力设备宜接地或接零。  交流电力设备应充分利用自然接地体接地,但应校验自然接地体的热稳定。  

2 、直流电力回路中,不应利用自然接地体作为电流回路的零线、接地线或接地体。  直流电力回路专用的中性线、接地体以及接地线,不应与自然接地体连接。  三线制直流回路的中性线,宜直接接地。  

3 、 不同用途和不同电压的电气设备,除另有规定者外,应使用一个总的接地体,  接地电阻应符合其中最小值的要求。  4、 如因条件限制,按本规程的要求接地有困难时,允许设置操作和维护电力设备  用的绝缘台。绝缘台的周围,应尽量使操作人员没有偶然触及外物的可能。  5、 中性点直接接地的电力网,应装设能迅速自动切除接地短路故障的保护装置。  中性点非直接接地的电力网,应装设能迅速反应接地故障的信号装置,必要时也可装设延时自动切除故障的装置。  6 、低压电力网的中性点可直接接地或不接地。  当安全条件要求较高,且装有能迅速而可靠地自动切除接地故障的装置时,电力网宜采用中性点不接地的方式。  7、 在中性点直接接地的低压电力网中,电力设备的外壳宜采用低压接零保护,即  接零。  8、 如用电设备较少、分散,采用接零保护确有困难,且土壤电阻率较低时,可采用低压接地保护,即接地。但如用电设备漏电,设备外壳和与其有电气连接的金属部分、变压器外壳及其接地线都可能带电,应采取装设自动切除接地故障的继电保护装置、使用绝缘垫、安装围栏或采取均压等安全措施。  由同一台发电机、同一台变压器或同一段母线供电的低压线路,不宜采用接零、接地两种保护方式。  在低压电力网中,全部采用接零保护确有困难时,也可同时采用两种保护方式,但不接零的电力设备或线段,应装设自动节除接地故障的继电保护装置。  在城防、人防等场所或条件特别恶劣场所的供电网中,电力设备的外壳应采用接零保护。  9 、在中性点非直接接地的低压电力网中,应防止变压器高、低压绕组间绝缘击穿引起的危险。变压器低压侧的中性线或一个相线上必须装设击穿保险器,低压架空电力线路和终端及其分支线的终端,还应在每个相线上装设击穿保险器。  以安全电压供电的网络中,为防止高电压窜入引起危险,应将安全电压供电网络的中性线或一个相线接地;如接地确有困难,也可与该变压器一次侧的零线连接。  10、 在确定发电厂、变电所接地装置的型式和布置时,应考虑尽可能降低接触电势和跨步电势。  在大接地短路电流系统发生单相接地或同点两相接地时,发电厂、变电所、电力设备接地装置的接触电势和跨步电势不应超过下列数值:  在条件特别恶劣的场所,例如矿山井下和水田中,接触电势和跨步电势的允许值宜适当降低。  11 、设计接地装置时,应考虑土壤干燥或冻结等季节变化的影响,接地电阻在四  季中均应符合本规程的要求,但防雷装置的接地电阻,可只考虑在雷季中土壤的干燥状态的影响。

8. 变电站布置

答:根据电气接地设计规范的相关规定,变电站接地扁铁表面涂刷的黄绿漆条纹间距为15-100毫米。明敷接地线表面涂刷黄绿相间的条纹标识可起到警示的作用,我们在涂刷黄绿漆时,黄绿漆的顺序要一致,宽度要一致,这样会更加美观好看。

二、安装接地装置要注意什么

1、安装接地装置是一种用电安全措施,可起到保障人体安全,确保电气设备能够正常使用。在安装接地装置时,施工人员要做好安全防护措施,例如带绝缘手套避免触电。在安装接地体时通常会先挖槽,这时候我们要做好基槽护坡处理等等。

2、接地装置通常包含接地体、接地线、导体端,我们在安装接地体时,接地体不宜埋设过浅,其掩埋深度不可低于60厘米。接地体上端露出地面一部分,用来连接接地线,这部分需做好反腐处理。我们在垂直埋设接地体时,接地体之间的间距不宜过小,最好间隔其长度2倍的距离。接地体和建筑之间应保持1.5米以上的距离等等。

3、接地体上端通常用扁钢焊接成一个整体,接地装置的焊接要牢固,焊接部分还需涂刷防腐漆,并按要求在接地扁钢处涂刷黄绿相间标识漆等。电气设备地线连接接地装置时,应用螺栓将地线固定牢固等等。

9. 地埋型预装式变电站

室外预装式箱式变电站的接地系统一般为TN—C;去建筑物的配电电缆就是四芯。

建筑物内的接地系统为TN—C—S(进线四芯线,总配电箱后五芯线)。

如果室外预装式箱式变电站距离建筑物很近,又是单独为一幢建筑物配电,建议室外预装式箱式变电站采用TN—S接地系统(五芯线)。

室外预装式箱式变电站到建筑物电源进户点可以采用铠装电缆直埋敷设,但建议穿管敷设(海泡石水泥管),敷设安装做法见有关电缆室外敷设的国标图集。

10. 景观地埋箱式变电站设计图

没有直接危害,是有安全隐患的,噪声、电磁辐射等都在规定范围内,而且机组认证和风电场安评及环评都有检测,但是国内大多数风电机组都配套箱式变电站,还有地埋或架空线路,是有一定安全隐患的,而且周边也可能因机组维修和故障导致污染,雷雨天气在周边容易受到雷击。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