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电力系统进行无功补偿可提高功率因数(对电力系

来源:www.xrdq.net   时间:2023-02-01 06:27   点击:134  编辑:admin   手机版

1. 对电力系统进行无功补偿可提高功率因数

在RL电路中串联电容器,当电容器的容抗等于电感器的感抗时,电路呈纯阻性,此时的功率因数为最大值1.00。

由于电容器与电感器串联使用有可能形成串联谐振,过高的谐振电压可能导致电气设备损坏,所以不允许采用串联电容器的方法。

在实际工程中,可采用并联电容器进行无功补偿,只要使功率因数大于0.90即可。

2. 对电力系统进行无功补偿可提高功率因素对不对

不行,无功补偿提高功率因数确实可以提高一点点电压,减小一部分运行电流。

输电电缆过长交流电压压降过大,换用截面积更大的输电电缆。如果这个方法不行,需要高压输电,再用减压变压器降压使用。因为导线截面积加大,电阻就减小,在功率一定的情况下,电流也一定导线上的电压降就会减小,这样输电末端的电压就越大。

3. 提高企业供电的功率因数的方法一是无功补偿

   提高功率因数的意义

1、 由功率三角形可以看出,在一定的有功功率下,当用电企业 cosΦ越小,其视在功率也越大,为满

足用电的需要,供电线路和变压器的容量也越大,这样,不仅增加供电投资,降低设备利用率,

也将增加线路网损。

2、 负载的功率因数低,对电力系统不利。

(1) 负载的功率因数过低,供电设备的容量不能充分利用。

例如:一台容量为 60KVA 的单相变压器,设它在额定电压,额定电流下运行,在负载的功率因

数等于 1 时,它传输的有功功率 P=60×cosΦ=60KW,它的容量得到充分利用,负载的 cosΦ=0.8 时,它传

输的有功功率降低为 48KW,容量的利用较差,cosΦ越小,容量利用的越不充分。

( 2) 在一定的电压下向负载输送一定的有功功率时,负载的功率因数越低,通过输电线的电流

越大,导线电阻的能量损耗和导线阻抗的电压降落越大,功率因数是电力经济中的一个重要指标。

三、提高功率因数的方法

无功功率补偿的方法很多,采用电力电容器或采用具有容性负荷的装置进行补偿。

1、利用过激磁的同步电动机,改善用电的功率因数,但设备复杂,造价高,只适于在具有大功率拖

动装置时采用。

2、利用调相机做无功率电源,这种装置调整性能好,在电力系统故障情况下,也能维持系统电压水

平, 可提高电力系统运行的稳定性, 但造价高, 投资大, 损耗也较高。 每 kvar 无功的损耗约为 1.8—5.5 % ,

运行维护技术较复杂,宜装设在电力系统的中枢变电所,一般用户很少应用。

3、异步电动机同步化。这种方法有一定的效果,但自身的损耗大,每 kvar 无功功率的损耗约为 4—

19%,一般都不采用。

4、电力容器作为补偿装置,具有安装方便、建设周期短、造价低、运行维护简便、自身损耗小(每

kvar 无功功率损耗为 0.3—0.4 % 以下)等优点,是当前国内外广泛采用的补偿方法。这种方法的缺点是

电力电容器使用寿命较短;无功出力与运行电压平方成正比,当电力系统运行电压降低,补偿效果降低,

而运行电压升高时,对用电设备过补偿,使其端电压过分提高,甚至超出标准规定,容易损坏设备绝缘,

造成设备故事,弥补这一缺点应采取相应措施以防止向电力系统倒送无功功率。

5、高低压SVG叫静止式无功发生器,通过改变和调节电流的相位,来达到补偿的效果。它能够发生感性无功也能发容性无功的,容量就是恒量它能发出的最大无功,单位为MVAR或KVAR.这是新型的无功补偿装置,效果好成本高,还兼有谐波治理的效果。

​所以说,题目对电力系统进行有功补偿,是不可以提高功率因数的。

4. 电力系统中无功补偿可提高

  电压高对无功补偿的影响:  

1、有功决定频率,无功决定电压,当电压高时,电容器就不能投入了,再投入电容会使电压更高,同时高电压也会伤害电容器自身的安全;  

2、白天的电压就很高了,夜间电压更高,这时是不能投入电容器的,高电压不但对电容有伤害,对其他用电设备也有伤害的;  

3、如果功率因数低,特别是在交电费时遇到要交“功率因数”罚款”,则应该提高功率因数,最简单的方法是改变变压器的分节开关,将变压器的电压降下来,然后再投入电容器;  

4、如果你的负荷比较小,则可以更换更小容量的变压器,如50kVA,或30kVA的,不但减少了变压器自身的功率损耗,还节省了电能;  

5、如果用电容量小,则需要调整的无功补偿量也要细,则需要小容量的电容器,一般单台电容补偿量应该不大于单台用电设备容量的1/3为宜;如果补偿装置内电容器的容量不一致,则应该对补偿装置控制器进行调整和设定。  无功功率补偿Reactive power compensation,简称无功补偿,在电力供电系统中起提高电网的功率因数的作用,降低供电变压器及输送线路的损耗,提高供电效率,改善供电环境。所以无功功率补偿装置在电力供电系统中处在一个不可缺少的非常重要的位置。合理的选择补偿装置,可以做到最大限度的减少电网的损耗,使电网质量提高。反之,如选择或使用不当,可能造成供电系统,电压波动,谐波增大等诸多因素。

5. 电力系统无功容量过补偿必将引起()

假设总负荷为P(KW),补偿前的功率因数为COSΦ1=a1 现要求将功率因数补偿到COSΦ2=a2

则补偿前的容量S1=P/a1 补偿前的无功功率Q1=[(P/a1)^2-P^2]^1/2

补偿后的容量S2=P/a2 补偿后的无功功率Q2=[(P/a2)^2-P^2]^1/2

上式Q1-Q2即为需要补偿的无功容量,Q=Q1-Q2

以上的方法就是利用功率三角形来计算。

若以有功负载1KW,功率因数从0.7提高到0.95时,无功补偿电容量:

功率因数从0.7提高到0.95时:

总功率为1KW,视在功率:

S=P/cosφ=1/0.7≈1.4(KVA)

cosφ1=0.7

sinφ1=0.71(查函数表得)

cosφ2=0.95

sinφ2=0.32(查函数表得)

tanφ=0.35(查函数表得)

Qc=S(sinφ1-cosφ1×tanφ)=1.4×(0.71-0.7×0.35)≈0.65(千乏)

补偿电容器容量计算

提高功率因数所需补偿电容器的无功功率的容量QK,可根据负载有功功率的大小,负载原有的功率因数cosφ1及提高后的功率因数cosφ来决定,其计算方法如下:

设有功功率为P,无电容器补偿时的功率因数cosφ1,则由功率三角形可知,无电容器补偿时的感性无功功率为:

Q1=Ptgφ1

并联电容器后,电路的功率因数提高到cosφ,并联电容器后的无功功率为:

Q=Ptgφ

由电容器补偿的无功功率QK显然应等于负载并联电容器前后的无功功率的改变,即:

QK=Q1-Q=Ptgφ1-Ptgφ

=P(tgφ1-tgφ) (式1)

其中:

tgφ1=sinφ1/cosφ1=√1-cos²φ1/cosφ1

tgφ=sinφ/cosφ=√1-cos²φ/cosφ

根据(式1)就可以算出要补偿的电容器容量,将:

QK=U²/XC=U²/1-ωc=U²ωc

代入(式1),有

U²ωc=P(tgφ1-tgφ)

C=P/ωU ²(tgφ1-tgφ) (式2)

6. 对电力系统进行无功补偿可提高功率因数对吗

一、无功补偿的作用 1、提高电网及负载的功率因数,设备设计容量将降低,投资也从而减少。 2、稳定电网电压,提高电网质量。特别在长距离输电线路中安装合适的无功补偿装置可提高系统的输电能力及稳定性。 3、减少负荷电流,降低线路电能损耗。 4、无功补偿挖掘发供电设备潜力。在设备容量不变的条件下,提高功率因数可以少送无功功率,就可以多送有功功率。 5、在三相负载不平衡的场合,可对三相视在功率起到平衡作用。

6、无功补偿可以减少用户电费支出,避免因功率因数低于规定值而受罚,同时减少用户内部因传输和分配无功功率造成的有功功率损耗。

二、无功补偿的原则及方式

提高功率因数,无功补偿可分为随机随器补偿、分散补偿和集中补偿,应该遵循:全面规划,合理布局,分级补偿,就地平衡;集中补偿与分散补偿相结合,以分散补偿为主;高压补偿与低压补偿相结合,以低压补偿为主;调压与降损相结合,以降损为主的原则。

三、在补偿过程中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1、运行情况和产品的可靠性 对网内设备的联网、监控是以后配网自动化发展的需要。但是,设备的联网、监控等功能在实际应用中维护量较大,并且对环境等其他要求也比较严格。低压补偿系统越复杂、功能越多,维护工作量就越大。因此在产品选配时应慎重考虑。低压补偿装置的可靠性与电容器投切开关、电容器质量、运行工作条件有关,因此装置中投切开关选型和电容器额定电压选择是关键,必须高度重视。 2、无功倒送和三相不平衡 无功倒送会增加线路和变压器的损耗,加重线路供电负担。为防止三相不平衡系统的无功倒送,应要求控制器检测、计算三相无功投切控制。固定补偿部分容量过大,容易出现无功倒送。一般动态补偿能有效避免无功倒送。系统三相不平衡同样会增大线路和变压器损耗。对三相不平衡较大的负荷,比如机关、学校等单相负荷多的用户,应考虑采用分相无功补偿装置。并不是所有厂家的控制器都具有分相控制功能,这是工程中必须考虑的问题。 3、电容器保护和谐波的影响

谐波影响会使电容器过早损坏或造成控制失灵,谐波放大会使干扰更加严重。工程中应掌握用户负荷性质,必要时应对补偿系统的谐波进行测试,存在谐波但不超标可选抗谐波无功补偿装置,而谐波超标则应治理谐波。电容器耐压标准为1.1UN,补偿控制器过压保护一般取1.2UN,超过必须跳闸。对于谐波问题可采取加装滤波装置的办法解决,又可分为有源滤波,无源滤波,混合滤波(其实就是有源加无源)。

四、无功补偿装置

1、FC抗谐波补偿 随非线性负载的广泛使用,越来越多的用户遇到了补偿不投入,甚至炸毁的事情,那是因为您的系统中出现了谐波,而电容器又会有放大谐波的作用,所以就会导致我们的补偿出现问题,我公司成功研制出了,抗谐波无功补偿装置,他会对您系统中的谐波产生一定的抗性,这样就不会出现电容不投切、炸毁的现象了。

2、动态无功补偿SVG静止无功发生器(Static VAR Generator,简称 SVG)是柔性交流输电技术的主要装置之一,属于并联型动态无功补偿装置。它能够发出或吸收无功功率,并且输出可以变化以控制电力系统中的特定参数。在配电网中,将小容量的 SVG 安装在某些特殊负荷(如电弧炉、地铁等冲击性和整流性负荷等)附近,可以显著地改善负荷与公共电网连接点处的电能质量,主要功能是提高功率因数、克服三相不平衡,消除电压闪变和电压波动等。

SVG 的基本原理是,将电压源型逆变器,经过电抗器并联在电网上。电压源型逆变器包含直流电容和逆变桥两个部分,其中逆变桥由可关断的半导体器件 IGBT 组成。工作中,通过调节逆变桥中 IGBT 器件的开关,可以控制直流逆变到交流的电压的幅值和相位,因此,整个装置相当于一个调相电源。通过检测系统中所需的无功,可以快速发出大小相等、相位相反的无功,实现无功的就地平衡,保持系统实时高高率因数运行。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