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电容器无功补偿装置原理
无功补偿原理 电网中的电力负荷如电动机、变压器等,大部分属于感性负荷,在运行过程中需向这些设备提供相应的无功功率。在电网中安装并联电容器等无功补偿设备以后,可以提供感性负载所消耗的无功功率,减少了电网电源向感性负荷提供、由线路输送的无功功率,由于减少了无功功率在电网中的流动,因此可以降低线路和变压器因输送无功功率造成的电能损耗,这就是无功补偿。 无功补偿的基本原理是:把具有容性功率负荷的装置与感性功率负荷并联接在同一电路,能量在两种负荷之间相互交换。这样,感性负荷所需要的无功功率可由容性负荷输出的无功功率补偿。无功补偿的意义: ⑴补偿无功功率,可以增加电网中有功功率的比例常数。 ⑵减少发、供电设备的设计容量,减少投资,例如当功率因数cosΦ=0.8增加到cosΦ=0.95时,装1Kvar电容器可节省设备容量0.52KW;反之,增加0.52KW对原有设备而言,相当于增大了发、供电设备容量。因此,对新建、改建工程,应充分考虑无功补偿,便可以减少设计容量,从而减少投资。 ⑶降低线损,由公式ΔΡ%=(1-cosΦ/cosΦ)×100%得出其中cosΦ为补偿后的功率因数,cosΦ为补偿前的功率因数则: cosΦ>cosΦ,所以提高功率因数后,线损率也下降了,减少设计容量、减少投资,增加电网中有功功率的输送比例,以及降低线损都直接决定和影响着供电企业的经济效益。所以,功率因数是考核经济效益的重要指标,规划、实施无功补偿势在必行。 电网中常用的无功补偿方式包括: ① 集中补偿:在高低压配电线路中安装并联电容器组; ② 分组补偿:在配电变压器低压侧和用户车间配电屏安装并联补偿电容器; ③ 单台电动机就地补偿:在单台电动机处安装并联电容器等。 加装无功补偿设备,不仅可使功率消耗小,功率因数提高,还可以充分挖掘设备输送功率的潜力。 确定无功补偿容量时,应注意以下两点: ① 在轻负荷时要避免过补偿,倒送无功造成功率损耗增加,也是不经济的。 ② 功率因数越高,每千伏补偿容量减少损耗的作用将变小,通常情况下,将功率因数提高到0.95就是合理补偿
就三种补偿方式而言,无功就地补偿克服了集中补偿和分组补偿的缺点,是一种较为完善的补偿方式: ⑴因电容器与电动机直接并联,同时投入或停用,可使无功不倒流,保证用户功率因数始终处于滞后
2. 电容器无功补偿装置原理示意图
无功补偿是不会产生反向电量的。
无功补偿的原理,是根据电容和电感两类储能器件的各自的特性,利用它们存储、释放的过程正好相反的特点,二者之间的能量交换相互补偿,并没有消耗也没有产生新的能量。
因此,无功补偿过程不会产生反向电量。
3. 电容器无功补偿装置原理图解
低压电容补偿柜工作原理:
低压电容补偿柜工作原理是根据电网向用电设备提供的负载电流由有功电流和无功电流两部分组成,无功电流在电源和负载之间往复交换,大大占用电网,使供电设备的供电能力大大降低,使功率因数降低。就是用装置产生的容性无功电流快速、准确地跟踪抵消电网中的感性无功电流,从而提高功率因数,保证用电质量,提高供电设备的供电能力,并减小电路中的损耗。
一般来说,低压电容补偿柜由柜壳、母线、断路器、隔离开关,热继电器、接触器、避雷器、电容器、电抗器、一、二次导线、端子排、功率因数自动补偿控制装置、盘面仪表等组成五,电容器补偿柜的日常维护
1.对于首次投入运行的设备,请检查设备的三个电流值和工作电压值并进行记录。正常情况下,三个电流应保持平衡。如果发现三个电流不平衡,则应及时检查电容器是否损坏。
2.电容器补偿柜电容器的额定电压为10KV,频率为50Hz。在实际运行中,电网电压不超过额定电压的1.1倍。如果电网电压过高,则应将电压调整为正常运行。
3.禁止在断开后立即接通电容器补偿。这将严重损坏其他电气设备和电容器补偿本身。通常需要三分钟以上的时间间隔。对于自动快速打开和关闭的电容器柜,应适当延长时间。
4.操作过程中的特殊电容补偿声音是内部绝缘击穿的先兆,应立即停止操作以查找故障。
5.电容器补偿壳的膨胀是由于介质将气体分离出来而产生的过电压引起的。应该立即停止操作以查找故障。
6.始终检查整套设备的保护状态,以防止各种动物进入包装箱。
7.维护期间,请检查电接触的可靠性,紧固件的紧固情况,并做好除尘和清洁的工作。如果发现泄漏,则应退出操作,更换设备或将其送修。
8.电容器补偿盒的内部和外部均应通风良好,以延长电容器补偿柜的使用寿命。
9.保持电容器补偿柜的表面清洁,以免发生飞弧事故。
10.定期在电容器柜上进行红外温度测量并进行记录
4. 电容器无功补偿装置原理图
10kv无功补偿的原理是补偿系统无功,提高功率因数,调整电网电压,减少线损,提高供电质量,提高供电配电设备的效率。
电网中的大多数电气负载(例如电动机和变压器)都是感应负载,并且在运行期间需要向这些设备提供相应的无功功率。
在电网中安装并联电容器和其他无功功率补偿设备后,可以提供由感性负载消耗的无功功率,从而减少了由电网提供给感性负载并通过线路传输的无功功率。 这减少了电网中的无功功率。 因此,可以减少由无功功率在线路和变压器中的传输引起的功率损耗,这是10kv无功补偿的原理。
电网输出的功率包括两部分:一是有功功率;二是有功功率。 另一个是10kv无功补偿。 直接消耗电能,将电能转换为机械能,热能,化学能或声能,并利用这些能做功。 这部分功率称为有功功率。
5. 无功补偿电容器有哪些特点
是消耗有功的.称为 损耗 损耗的国家标准是低于1/1000 有些好的电容则低于5/10000(如NOKIA不过其价格高的离谱当然其他性能也好很多,说远了) 比如.符合标准容量为10kvar的损耗功率为10w~5w之间很难把损耗做到低于5%.也有些差的电容丝毫都快2/1000 补充俩点. 1 就是电容器损耗的主要俩个方面一个是介质中的损耗:包括 离子的移动(电导和层间极化) 偶极分子转动 介质的局部放电(内部缺陷 接触缺陷边缘的尖端放电等等) 二是电容器金属部分的损耗,..不用解释吧,也总不可能是超导吧 2 漏泻电流..我不知道有没有损耗,理论讲是有的,不过应该小到忽略.希望有高手补充下.
6. 电容器的无功补偿原理
无功补偿装置里面主要是电容器。主要作用是起到负载端无功功率就地补偿作用。可以减少输电线路的电流,提供负载端的电压。
无功补偿的原理是:利用电容和电感电流相差180度的原理,加装电容以后,电容可以向感性负载提供无功功率(严谨的说是电容和电感形成无功功率交换),这样就不需要从发电厂向负载提供无功功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