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什么是无功补偿装置
SVG静止无功发生器采用可关断电力电子器件(IGBT)组成自换相桥式电路,经过电抗器并联在电网上,适当地调节桥式电路交流侧输出电压的幅值和相位,或者直接控制其交流侧电流。 迅速吸收或者发出所需的无功功率,实现快速动态调节无功的目的。
作为有源形补偿装置,不仅可以跟踪冲击型负载的冲击电流,而且可以对谐波电流也进行跟踪补偿。
2. 无功补偿装置有哪些
动态无功补偿一般来说是针对工业厂矿,也就是说投切速度要求很快的场合,对无功补偿要求比较高的场合;
3. 无功补偿装置通常采用什么进行补偿
无功补偿装置的作用是为了提高供配电系统功率因数(COSφ ),降低供电变压器及输送线路的损耗,提高供电效率,改善供电环境。 对于大多数用电企业而言,用电负荷为感性负载三相异步电动机,在运行过程中,功率因数是实时变化的,此时,就需要用自动补偿控制器对即时无功功率进行检测并控制电容投切。无功功率自动补偿控制器相当于无功补偿装置的大脑,控制无功补偿装置的动作。在电力系统中提高功率因数(COSφ )主要有以下作用:
1、 提高供电设备的利用率。在供电设备视在功率S一定的情况下,功率因数越高,该供电设备可以带更多的有功负载(P=S*COSφ )。
2、 提高输电效率。当有功负载(P)一定时,因为(P=UI*COSφ ) ,U不变化,COSφ 越大,则I 越小,I 在线路中的损耗就越小。
3、 改善供电质量。I 越小,线路中电压损耗就越小,线路末端电压就可以得到更好的保证。
4、 提高输电安全性。I 小,线路发热降低,提高输电线路的安全性。
4. 无功补偿装置是什么意思
对于变电站来说无功补偿装置是要通过断路器来连接的。
5. 无功补偿装置的组成
(1) 最基本分析:
拿设备作举例。例如:设备功率为100个单位,也就是说,有100个单位的功率输送到设备中。然而,因大部分电器系统存在固有的无功损耗,只能使用70个单位的功率。很不幸,虽然仅仅使用70个单位,却要付100个单位的费用。 在这个例子中,功率因数是0。7 (如果大部分设备的功率因数小于0。9时,将被罚款),这种无功损耗主要存在于电机设备中(如鼓风机、抽水机、压缩机等),又叫感性负载。功率因数是马达效能的计量标准。
(2) 基本分析:
每种电机系统均消耗两大功率,分别是真正的有用功(叫千瓦)及电抗性的无用功。 功率因数是有用功与总功率间的比率。功率因数越高,有用功与总功率间的比率便越高,系统运行则更有效率。
(3) 高级分析:
在感性负载电路中,电流波形峰值在电压波形峰值之后发生。两种波形峰值的分隔可用功率因数表示。功率因数越低,两个波形峰值则分隔越大。 保尔金能使两个峰值重新接近在一起,从而提高系统运行效率。
。
6. 为什么要用无功补偿装置
无功补偿可以改善电压质量,提高功率因数,是电网采用的节能措施之一。常用的电网补偿方式有:
1、就地补偿对于大型电机或者大功率用电设备宜装设就地补偿装置。就地补偿是最经济、最简单以及最见效的补偿方式。在就地补偿方式中,把电容器直接接在用电设备上,中间只加串熔断器保护,用电设备投入时电容器跟着一起投入,切除时一块切除,实现了最方便的无功自动补偿,切除时用电设备的线圈就是电容器的放电线圈。
2、分散补偿当各用户终端距主变较远时,宜在供电末端装设分散补偿装置,结合用户端的低压补偿,可以使线损大大降低,同时可以兼顾提升末端电压的作用。
3、集中补偿变电站内的无功补偿,主要是补偿主变对无功容量的需求,结合考虑供电压区内的无功潮流及配电线路和用户的无功补偿水平来确定无功补偿容量。35KV变电站一般按主变容量的10%-15%来确定;110KV变电站可按15%-20%来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