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无功补偿中的共补与分补(无功补偿共补和分补比

来源:www.xrdq.net   时间:2023-01-18 05:03   点击:223  编辑:admin   手机版

1. 无功补偿共补和分补比例

变压器负载率大于60%,功率因数考核标准为0.9时,无功补偿在0.86~0.95间波动属正常范围。月平均功率因数低于该值罚款,高于该值奖励。计算公式:有功电度+变损有功电度/根号(有功电度+变损有功电度)平方+(无功电度+变损无功电度)平方

配电网无功补偿的主要方式有五种:变电站补偿、配电线路补偿、随机补偿、随器补偿、跟踪补偿。

意义

⑴ 补偿无功功率,可以增加电网中有功功率的比例常数。

⑵ 减少发、供电设备的设计容量,减少投资,例如当功率因数cosΦ=0.8增加到cosΦ=0.95时,装1Kvar电容器可节省设备容量0.52KW;反之,增加0.52KW对原有设备而言,相当于增大了发、供电设备容量。因此,对新建、改建工程,应充分考虑无功补偿,便可以减少设计容量,从而减少投资。

⑶ 降低线损,由公式ΔΡ%=(1-cosθ/cosΦ)×100%得出其中cosΦ为补偿后的功率因数,cosθ为补偿前的功率因数则:

cosΦ>cosθ,所以提高功率因数后,线损率也下降了,减少设计容量、减少投资,增加电网中有功功率的输送比例,以及降低线损都直接决定和影响着供电企业的经济效益。所以,功率因数是考核经济效益的重要指标,规划、实施无功补偿势在必行。

电网中常用的无功补偿方式包括:

① 集中补偿:在高低压配电线路中安装并联电容器组;

② 分组补偿:在配电变压器低压侧和用户车间配电屏安装并联补偿电容器;

③ 单台电动机就地补偿:在单台电动机处安装并联电容器等。

加装无功补偿设备,不仅可使功率消耗小,功率因数提高,还可以充分挖掘设备输送功率的潜力。

确定无功补偿容量时,应注意以下两点:

① 在轻负荷时要避免过补偿,倒送无功造成功率损耗增加,也是不经济的。

② 功率因数越高,每千伏补偿容量减少损耗的作用将变小,通常情况下,将功率因数提高到0.95就是合理补偿。

2. 无功补偿的共补和分补

无功补偿能节省多少电,看安装位置和电表位置,安装无功补偿主要作用是提高功率因数,同样变压器或线路截面可带更大的负载,节电只是很小一部分,就是减小了线路或变压器线圈上的损失。一般供电部门要求用户功率因数不低于0.9。

电机的功率一般较高,大概在0.75--0.8的样子,如果你想补到0.98,需要20KVAR的补偿容量。

3. 无功补偿原则 就地补偿

合理的无功补偿将减少线路的线损。

目前的无功补偿通常是在线路末端的变电站安装补偿电容器组,利用电容器组的特性就地产生无功功率。

我们知道,输电线路的线损是负荷电流通过线路的电阻后产生的。因此,在负荷一定的情况下,减小线路上的电流是减小线损的有效方法。

如果没有采用就地无功补偿方式,为了维持线路末端的电压,所需的无功功率必须通过线路输送,因此线路上既有有功功率,也有无功功率,使得线路电流增加,必然造成线损增大。

4. 无功补偿比例怎么算

无功与有功的比例是指容量的比例,通常无功补偿的容量是有功容量的25%~35%之间。

5. 无功补偿共补和分补怎么区分

变压器效率一般为0.8,负载时的功率因数通常约为0.7附近,功率因数从0.7提高到0.95时每KW需无功补偿容量为0.691千乏,根据变压器的容量计算无功补偿电容量:Qc=变压器容量(KVA)×0.8×0.691

无功补偿容量要根据负荷的大小和负荷的功率因数而定,但现在的电力设计都是根据变压器的容量估算,一般按变压器容量的30%-40%补偿。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