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压表一般和用电器并联,只要你把电路中的串并联搞明白了 就好说 了 ,这需要 串、并联电路的判断方法
1.用电器连接法分析电路中用电器的连接法,逐个顺次连接的是串联,并列接在电路两点间的是并联。
2.电流法在串联电路中电流没有分支,在并联电路中干路的电流在分支处分成了几部分。
3.共同接点数法在串联中,某一用电器与另一用电器只有一个共同的连接点,而在并联中,某一用电器与另一用电器有两个共同的连接点。
4.在分析电路连接情况时,从电源正极开始,顺着电流的方向,一直到电源的负极。
5.由于在初中阶段多个用电器的连接不涉及混联,因而对于初中生来说,电路连接的最终结果只能是电路两种基本连接方式──串联和并联之一。
6.由于电路图画法的多样性,也造成学生不习惯而难以辨认,此时只须将原电路图整理改画成常见的标准形式,透过现象看本质。如图1的标准形式是图2,图3的标准形式是图4,图5的标准形式是图6,另外图7、图8都可把它画成标准形式的。
图1 图2
图3 图4
图5 图6
图7 图8
三、几个常见电路元件的特殊处理
我们在分析电路连接情况时,往往是针对用电器而言的,其它元件如开关、电压表、电流表等这些“拦路虎”,对我们分析比较复杂的电路来说负面影响很大,如果既可将有些元件从电路图中拆掉,又能保证那些元件拆掉后不影响用电器的原连接情况的的话,原电路图就可以得到简化,以便揭开“庐山真面目”。为此,我们完全可以依据所拆元件的特性进行简化,其方法是:
1.开关若是开关闭合,就在原开关处画一导线连通,若是开关断开,就将此路完全去掉不要。
2.电压表由于电压表的电阻很大,因此可把连电压表处当成开路,只须把电压表拆掉即可。
3.电流表由于电流表的电阻很小,因此可把连电流表处当成短路,电流表拆下处要用导线连通。
通过上述方法所得的简化图表示出的用电器连接情况即为原电路中用电器连接情况。此步最好在草稿纸上,用铅笔先画出原电路图后,从电源正极开始,逐一依序增删,直到电源负极为止。例如,我们要判断图9中当开关S和S都断开时,电阻R、R和R的连接情况,对开关、电压表、电流表依序进行简化后的电路图分别如图10、11和12所示。我们从图12不难看出电阻R和R串联。
图9 图10
图11 图12
串并联的判断
1、主电路与控制电路如图1,(1)分析并说明电路功能;(2)说明什么是自锁、什么是互锁。
这是控制电机正反转电路。左边是主电路,右边是控制电路。
SBO是停止按钮。SB1与SB2是二个正反转按钮、
当SB1按下时,电流通过SB1,使得KM1继电器得电,KM1常开触头闭合,常闭触头断开。这时,KM2继电器上方的KM1常闭触头断开,KM1再也不可能得电,这是互锁。而上面KM1常开触头闭合,当SB1松开后,电流通过KM1触头,使KM1继电器得电,这是自锁。
在主电路上,主触头KM1闭合,电动机开始转动。
同理,当按下SB2时,电流通过SB2,使得KM2继电器得电,KM2常开触头闭合,常闭触头断开。这时,KM1继电器上方的KM2常闭触头断开,KM2再也不可能得电,这是互锁。而上面KM2常开触头闭合,当SB2松开后,电流通过KM2触头,使KM2继电器得电,这是自锁。
在主电路上,主触头KM2闭合,电动机开始反转。因为,它将三相电源换了其中二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