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误差分析主要是分析哪一类误差

来源:www.xrdq.net   时间:2022-09-17 00:40   点击:188  编辑:admin   手机版

系统误差和随机误差误差分为系统误差和随机误差。误差分析目的有二,一是发现可以纠正的误差问题,进行纠正,即系统误差;二是发现被分析系统的误差量级,即随机误差大小。因此,误差分析两者都有。

误差分析的方法是怎么来的?

误差可以分成两种:1.系统误差2.随机误差随机误差可以使用概率论和数理统计作为工具去适当修正,也可以通过多次测量去尽量减少随机误差的影响。物理中间一部分实验都是多次测量取均值,就是这个道理。系统误差有重复性、单向性、可测性。其大小规律比较明显容易得到。例如,今年的华中数学建模大赛A题就是通过卡尔曼滤波通过协方差,得到系统误差。

三种测电阻的方法原理,并分析造成误差的原因

这位兄弟没有说你的范围啊,你现在是初中水平,高中水平,还是大学水平,还是应付物理实验的水平?

你物理现在学到了什么定理?或者你拥有什么设备啊?电流表?电压表?
最简单的就是欧姆定律:(下面的的图里面我将电源省略了,都是连接在最外层)
R=U/I,就是电阻=电压除以电流。
如果是用这个,而且拥有电流表和电压表,那么接线方法其实就已经有两种了。
1. 就是电流表的内接法,顾名思义内接就是在里面啦。





原则上R=U/I,这个是基于电流表的内阻为0的假设下,但是实际这个是不可能的。所以这个就是造成误差的原因。造成电压表读出的U不是电阻实际的u,这个U=Ur(电阻的电压)+Ui(电流表的内阻分走的电压)。由于串联电路,流经R的电流和流经电流表的电流是一样的,是实际电流。Ui就是误差的来源


2.就是电流表的外接法咯,顾名思义就是接在外面拉。





原则是R=U/I,这个是基于电压表电阻为无穷大的假设下,但是实际这个是不可能的。所以这个就是造成误差的原因。这个就造成电流表读出的电流不是电阻R的实际电流I,这个I=Iu(流经电压表的电流)+Ir(流经电阻的电流)。由于电压表是和电阻并联,所以测量出来的电压和R两端电压是完全一样的。Iu就是误差的来源


3.不知道你的设备,所以我只能假定你有一个已知阻值为Ra的电阻,两个电压表,还有待测电阻R。



R=u1/I1=U1/Ira,Ira就需要用U2/Ra来求,不过这个也是基于电压表电阻无穷大的来求出I1,所以这个就是误差造成的原因。
实际上I1=Ira(流经Ra的电流)+Iu2(流经V2的电流),Iu2就是误差的来源。

RC和RL电路时间常数的测量值与理论值之间的误差是怎么产生的?

误差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两点:
一,元件性能与参数误差:设计时的理论值是以理想元器件为基础的,而实际器件不可能做到理想性能与参数。就如你拿尺不可能量出没有误差的尺寸一样。
二,测量仪器产生的误差:测量仪器在采样与处理到显示的过程中都会产生误差,特别是对数据的采样,多高频率的数据据采样率都避免不了误差。
其它还有很多造成误差的因素,如:电源内阻、线路损耗等。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