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电路的放大倍数是输出电压比上输入电压,但是很多放大电路的带负载能力较差,就是一接上较重的负载它的输出电压就会很明显的降低了,这样的电路是不好的,所以无论是在做电源电路测试还是什么测试都要带一定的负载测试,如果是空载,测试的数据是没有意义的。输入输出阻抗是电路本身的特征,与有无负载无关,如果负载的接入对输入输出阻抗有很大影响,那这个电路是不可用的
放大电路分析
(纯属个人分析,我感觉也许对吧,你再看看。好久没接触这类电路了,哈哈
图中有两个RB2,下面一个记为RB22。Q1上边的应该是RC1。)
此电路总体看是两级共射电路,带负反馈。
直流分析:
Q1:(验证处于放大状态)
通过RB2和RB22的分压,基极电压计算为2.15
减去VBE得射极电压,除以RE+RE1(静态时,需考虑RE1),得射集电流
电源电压-射集电流*RC1=集电极电压,分析管子是否处于放大状态(一般都符合,否则下面就没啥算的了)
Q2:(同理,验证Q2也处于放大状态)
通过RB3和RB4 的分压,Q2的基极电压计算为2.18
.......(此处略去几十字。)
小信号分析:
(略去电容及与电容并联的电阻)
不计反馈时,此放大电路一般分析而已。如图(忽略RF通路。增益应该很大)
计算反馈后,此放大电路的放大倍数应该是反馈系数的倒数(当放大器本身增益很大时),即1+RF/RE=48
反馈系数fb=RE/(RE+RF)
(如果真要认真分析带反馈的电路的增益,可以在Vo和Vf之间接上RF,分别定义电流电压变量,解方程,应该挺复杂的)
如何读懂电路图-放大电路读图要点和举例
放大电路是电子电路中变化较多和较复杂的电路。在拿到一张放大电路图 时,首先要把它逐级分解开,然后一级一级分析弄懂它的原理,最后再全面综合。 读图时要注意: ① 在逐级分析时要区分开主要元器件和辅助元器件。放大器 中使用的辅助元器件很多,如偏置电路中的温度补偿元件,稳压稳流元器件,防 止自激振荡的防振元件、去耦元件,保护电路中的保护元件等。② 在分析中 最主要和困难的是反馈的分析,要能找出反馈通路,判断反馈的极性和类型,特 别是多级放大器,往往以后级将负反馈加到前级,因此更要细致分析。③ 一般 低频放大器常用RC 耦合方式;高频放大器则常常是和LC 调谐电路有关的,或 是用单调谐或是用双调谐电路,而且电路里使用的电容器容量一般也比较小。④ 注意晶体管和电源的极性,放大器中常常使用双电源,这是放大电路的特殊性。例1 助听器电路图14 是一个助听器电路,实际上是一个4 级低频放大器。VT1 、VT2 之 间和VT3 、VT4 之间采用直接耦合方式, VT2 和VT3 之间则用RC 耦合。为 了改善音质, VT1 和VT3 的本级有并联电压负反馈( R2 和R7 )。由于使用 高阻抗的耳机,所以可以把耳机直接接在VT4 的集电极回路内。R6 、C2 是 去耦电路, C6 是电源滤波电容。例2 收音机低放电路图15 是普及型收音机的低放电路。电路共3 级,第1 级( VT1 )前置 电压放大,第2 级( VT2 )是推动级,第3 级( VT3 、VT4 )是推挽功放。 VT1 和VT2 之间采用直接耦合, VT2 和VT3 、VT4 之间用输入变压器( T1 ) 耦合并完成倒相,最后用输出变压器( T2 )输出,使用低阻扬声器。此外, VT1 本级有并联电压负反馈( R1 ), T2 次级经R3 送回到VT2 有串联电压负反 馈。电路中C2 的作用是增强高音区的负反馈,减弱高音以增强低音。R4 、C4 为去耦电路, C3 为电源的滤波电容。整个电路简单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