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就学校的类型而言,菜鸟个人觉得东南大学更好一些。西南交通大学的专业偏向,与交通运输有关的专业更好一些。而且虽说都是数字类型的大学,其实大家也都知道,东南大学是985高校,而西南交通大学是211工程院校。这个属性不一样,考研的时候难度肯定是不一样的。
这是电气工程与自动化专业的学科评估情况。其实从这张表格中就可以看出来,东南大学和西南交通大学的学科评估都是B+,那就说明这两所高校的专业优势都在同一条线上。剩下的只能是拼学校了,很明显了,985高校肯定要好于211工程院校。所以,菜鸟还是建议考东南大学。
还有一个电气工程与自动化的专业的排名情况。从这个排名当中也可以看出来,西南交通大学和东南大学在专业优势上的差距并不大。如果在专业条件同等的情况下,最容易选择的就是学校了。因为专业的情况,明显两者的差距不大,那就只能看学校了。从学校中再选择吧。
菜鸟也整理了一个西南交通大学的一流学科的名单分布。菜鸟个人觉得是十分有必要做一个简单的横向对比的,这样大家可以更直观的看出这两者之间的一个大概的差别情况。很明显,西南交通大学更注重的是发展交通运输工程类的专业,这个优势是非常明显。
这是东南大学的一流学科建设的名单。有足足十一个之多,这个的确是老牌的理工类高校的超强底蕴,这个可不是浪得虚名的。菜鸟也是比较推崇这所高校的。当然,要认清一个基本的现实,这所高校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好考,尤其是一些比较强的专业,报考的人数多,竞争是比较激烈的。
西安交大的电气更好,东南的电气也不错,但是不如西安交大两个学校研究生毕业的时候,找工作肯定没有问题东南大学情况我不知道,西安交大你想要考上你要考上370以上的分数才行祝你成功下面是电气工程的专业排名10003 清华大学 1 10010698 西安交通大学 2 9710487 华中科技大学 3 9310335 浙江大学 4 9110611 重庆大学 5 8710056 天津大学 6 8210213 哈尔滨工业大学 7 8110248 上海交通大学 8 8010079 华北电力大学 9 7910286 东南大学 10 7810613 西南交通大学 10142 沈阳工业大学 12 7510290 中国矿业大学 13 7410561 华南理工大学 14 72
武汉理工大学的化学和西安理工大学的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哪个好?
个人认为,从名气大小角度,名气比不上:
西安音乐大学,代表人物药家鑫;
西安科技大学,代表人物葛万银;
西安西北大学,代表人物张晓;
西安交通大学,代表人物李连生;
和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代表人物安翔。
先给你一个明确的回答,那就是尽可能选择武汉理工大学,为什么呢,因为武汉理工大学不仅是“211”“985学科平台”高校,更是入选了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就这几个光环会给你很多的机会和资源,现在的情况是学历歧视在无形之中已经是默认的了,武汉理工大学作为重点大学,整体实力自然是西安理工大学这所普通高校比不了的。当然,单就武汉理工大学的化学和西安理工大学的电气工程来说,可能西安理工大学的电气工程在同类专业也是有一定的实力,学科评估为C+,武汉理工大学的化学学科评估没有结果,这两个专业,一个理科,一个工科,一般来说,工科就业容易一点,所以这就与前面说的选武汉理工大学有点矛盾,但是,我在这里仍然建议选择武汉理工大学,有些东西,你现在不一定清楚,等到你需要的时候你就会明白“211”、双一流这几个字的重要性了。另外,西安理工大学虽然只是一所省属普通院校,但是其整体实力也是可圈可点的,不可小视。
武汉理工大学是首批列入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的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是教育部和交通运输部、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共建高校,入选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111计划”、学校于2000年5月27日由原武汉工业大学、武汉交通科技大学、武汉汽车工业大学合并组建。学校在校普通本科生36000余人,博士、硕士生18000余人,留学生1300余人;有教职工5407人,其中专任教师3255人;设有25个学院(部)、本科专业90个;拥有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9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46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7个;有16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40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领域。
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学科:材料科学与工程
国家重点一级学科:材料科学与工程、船舶与海洋工程
国家重点二级学科:材料学、船舶与海洋结构物设计制造、轮机工程、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材料物理与化学、材料加工工程、水声工程
国家重点(培育)学科:矿物加工工程
师资方面:中国科学院院士1人,中国工程院院士3人,欧洲科学院院士1人,澳大利亚工程院院士1人,世界陶瓷科学院院士1人,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1人,面向全球聘任的战略科学家30人,国家“973计划”和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首席科学家2人,国家“万人计划”9人,长江学者特聘(讲座、青年)教授15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7人,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2人,国家教学名师奖获得者3人,“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1人。
西安理工大学是中央与陕西省共建高校,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实施院校,陕西省“国内一流大学建设高校”,新丝绸之路大学联盟成员,陕西省省属高水平大学,24所中国研究生院院长联席会扩大高校之一,全国首批博士、硕士、学士学位授予单位,中国西北地区水利水电、装备制造、印刷包装行业高级专门人才的重要培养基地和科研中心之一。1994年1月经教育部批准更名为西安理工大学。1998年学校划转陕西省。 截至2019年2月,学校有67个本科专业;拥有8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4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5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个学科ESI全球排名前1%;1个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10个国家级特色专业;3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专任教师2500余人;院士工作室19个,双聘院士4人,国家级教学团队4个;全日制本科生18000余名,硕博研究生近7000名。
ESI全球排名1%学科:工程学、材料学
国家级重点学科:水文学及水资源、水力学及河流动力学、水工结构工程、水利水电工程、港口海岸及近海工程
师资方面:学校有教职工2500余人,其中高级职称800余人。院士工作室19个。有双聘院士4人。入选国家“万人计划”2人、“长江学者奖励计划”2人、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1个,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中国青年科技奖获得者3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4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8人,中科院“百人计划”3人。有全国优秀教师、全国先进工作者5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2人。入选陕西省“千人计划”39人、“特支计划”9人、“三秦学者”创新团队2个、高校“青年杰出人才”支持计划10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1人,教育部高等学校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7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