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什么是排涝站?

117 2024-02-18 03:08 admin   手机版

一、什么是排涝站?

排涝站机械排水系统一般由排水沟系统、抽水机械设备、容泄区等组成。排水区域内过多的地面水或地下水通过排水沟系统汇集起来,并输送到泵站进水口,由泵站抽排至容泄区。泵站代替了自流排水的泄水建筑物,起着排水口的作用。

排水沟系统包括田间工程、排水沟道及其建筑物,可采用明沟排水系统或暗管排水系统,也可采用竖井排水系统。

抽水机械设备包括水泵、动力机械、传动装置、进出水管道(或流道)、辅助设备以及为保证这些设备正常运行所必需的各种建筑物(见农田排灌机械),可以建成泵站,也可以是简单的抽水装置。

容泄区一般指江、河、湖、海。它承纳和宣泄抽排出来的水流

二、排涝站是什么单位?

是水利事业单位。负责洪涝灾害的减灾管理工作,主要是通过泵站抽水减少水涝地方的多余的水,保证可以老百姓耕田种地,保持生活条件不受影响。一般的南方地区的排涝站比较多见,而北方的排涝站比较少。一般的有大型的排涝站,中型的排涝站,小型的排涝站。大型的排涝站属于省水利厅管,是水利厅的下属事业单位。

三、水闸和排涝站的区别?

有区别。水闸是控制水量大小的水工建筑物。排涝站是抽排内涝的抽水设施设备。水闸一般修建在河道上,他能控制库区水量,提高水头,为水电站发电提供水量和水头起重要作用,同时对河道防洪也有作十分重要作用。

排涝站是将内涝积水抽排出去,确保汛期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四、排涝站和排灌站的区别?

排灌站是农村基本的水利设施,是二个不同的农业设施,但总的目的都是为了农业的田间植物的用水管理。

灌溉站是为了给农作物在缺水状态下,从河道抽水排放到田间,给植物生长补充必须的水分。而排涝站是在田间发生涝情的状况下,从田间抽排多余的水分到河道去,以免农作物被淹。

它们二者目的和功能都是为了农田的管理,以利于农作物的生长。

五、排涝站对居住有啥影响?

排涝站的运行会产生一定的噪音和震动,对附近居民的生活和休息可能会造成一定的影响。

此外,水泵站的运行还可能会对周围环境造成一定的污染,如空气污染和废水排放等,也会对居民的健康和生活环境造成潜在的影响。

六、排涝标准?

排涝设计标准是一种排洪、泄洪、排涝的标准,主要为了能够顺利排水,防止涝灾。

七、农村排涝标准?

农田排水标准有治涝标准、排渍标准和防盐标准。排涝标准以排除某一可能发生的暴雨径流,而不造成作物显著减产为标准。一般采用3~5年或5~10年一遇的暴雨量作为指标。除此之外,还规定了排除时间,如3日暴雨5日排除等。

排渍标准是指排水系统降低地下水位,控制调节田间水分状况的能力。常以不同作物在不同生育期雨后一定时间内地下水位允许埋藏深度为指标。

防盐标准是指排水系统防止土壤返盐的能力,一般以地下水临界深度为指标。

农田排水系统的规划要尽量使各级沟道布置在控制范围的最低处,下级沟道要使上级沟道排水通畅,不发生壅水;尽量做到高水高排,自流排水;各级沟道的布置要与灌溉渠系、土地利用规划以及道路、林带、行政区等相协调,便于管理。

八、洼地怎样排涝?

1)减少坡水汇集。应与河流上游及坡面治理相结合,在坡地边缘开挖截流沟,拦截坡水下流,同时在洼地围筑圩堤,防止外水入侵。

2)排除积水,降低地下水位。为此,要修建排水系统。在排水较畅的洼地或地势较平坦的缓坡地,开挖浅而密的田间沟,把田块分成条状,规格按地形、土壤条件及除涝、灌溉要求而定,称沟洫条田;在地势特别低洼、受下游水位顶托、排水不畅的易涝、易碱地区,开挖深而密的田间沟,利用挖沟的土抬高地面,相对降低地下水位。

九、农村排涝站需要维修应该如何写报告?

关于XX村排涝站维修的请示XX镇领导:XX村排涝站是我村重要的排涝设施,是我村广大村民生命财产和农业丰产丰收的重要保障,由于长时间工作和年久失修,造成排涝站许多隐患,现辅偿器已坏、皮带磨损严重,已不能继续正常工作。

现在正值雨季,排涝站不能工作势必严重影响我村生产生活,要挟我村广大大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希望领导及时批准维修我村排涝站,特此申请。妥否,请指示XX镇XX村X年X月X日

十、什么是排涝?为什么要对植物进行排涝?

排涝就是消除或减轻涝灾的影响。涝灾又有内涝和“关门涝”之分。内涝是指超强度的降水来不及从河道中排出,形成积涝。“关门涝”指河水居高不下,致使支流下游的湖泊、洼地无法排出积水而成区域性涝渍灾害。

排涝作用

植物的根呼吸的是空气中的氧气,经常松土,可以使土壤疏松,土壤缝隙中的空气增多,有利于根的呼吸,促进根的生长,农田淹水后,水把土壤缝隙中的空气排挤出来了,使土壤中的氧气过少,根毛无法呼吸,导致根烂掉,因此农田淹水以后必须及时排涝,是为了让植物的根得到足够的氧气,维持根的正常呼吸

排涝措施

健全的田间排水系统是排涝的基础设施。田间排水系统由田间集水沟和各级输水沟及其配套建筑物组成(见明沟排水)。

合理安排排水出路和排水方式是排涝规划的重要环节。有自流排涝条件的地区宜尽量自排;无自流排涝条件的地区则施以抽排。其中有大量高地径流汇入的,常挖截水沟(也称撇洪沟),实行高水自排、低水抽排,以减轻抽排负担;对于受外水顶托不经常具备自排条件的地区,则须建闸,能自排时开闸自排,不能自排时闭闸抽排。此外,调整水系、整治河道、改善排洪排涝条件,也是常用的全局性的防洪排涝措施。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相关评论
我要评论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