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如何认定因公殉职?
“因公殉职”是在履行职务时牺牲、死亡。包括行政人员、公司职员、集体单位工作人员等。简单说是指履行职务时死亡。因公殉职包含的范围则相对广泛,是指国家公务人员在公职期间因公死亡,如在出差途中发生车祸死亡。
一、政策:
对因公牺牲的人员家属的抚恤,按照2004年10月1日实施的《军人抚恤优待条例》的规定执行;而因公殉职的抚恤,则按照国家事业单位人员工伤死亡政策执行,具体是人事部、财政部人薪发[1994]48号《关于工资制度改革后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死亡一次性抚恤金计发问题的通知》,其中关于死亡一次性抚恤金的发放规定如下: 死亡一次性抚恤金发放标准,因公死亡的,为本人生前20个月工资。
二、另外:
可获得因公牺牲的抚恤金、丧葬费等和交通事故的赔偿。具体数额可请当地律师计算。因公殉职 应该按照国家公务员的 的工亡待遇,以及家庭具体情况而定。 另外,可以向交通事故对方责任人请求请求依法赔偿,即如果诉讼得当 可以得到双项赔偿。
第三十七条 职工因工死亡,其直系亲属按照下列规定从工伤保险基金领取丧葬补助金、供养亲属抚恤金和一次性工亡补助金:
(一)丧葬补助金为6个月的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
(二)供养亲属抚恤金按照职工本人工资的一定比例发给由因工死亡职工生前提供主要生活来源、无劳动能力的亲属。
标准为:配偶每月40%,其他亲属每人每月30%,孤寡老人或者孤儿每人每月在上述标准的基础上增加10%。核定的各供养亲属的抚恤金之和不应高于因工死亡职工生前的工资。供养亲属的具体范围由国务院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规定;
(三)一次性工亡补助金标准为48个月至60个月的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
具体标准由统筹地区的人民政府根据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状况规定,报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备案。如果认定为工伤,还应当领到供养家属抚恤金。你还可到当地的劳动社会保障部门查询本地区的工伤保险规定。
综上所述,只要是在履行职务是牺牲死亡,不管是国家工作人员还是普通陪你过公司的职员都算是因公殉职。
不管是车祸还是其他不可避免的原因。国家都应该对因公牺牲的人员家属给予抚恤金。
二、因公殉职赔偿多少?
1、因公殉职赔偿标准,分别是:
(1)从工伤保险基金领取丧葬补助金,丧葬补助金的标准为6个月的,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
(2)供养亲属抚恤金,配偶每月40%,其他亲属每人每月30%;
(3)一次性工亡补助金,其标准为,48个月至60个月的,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
2、法律依据:《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九条
职工因工死亡,其近亲属按照下列规定,从工伤保险基金领取丧葬补助金、供养亲属抚恤金和一次性工亡补助金:
(一)丧葬补助金为,6个月的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
(二)供养亲属抚恤金按照职工本人工资的一定比例,发给由因工死亡职工生前提供主要生活来源、无劳动能力的亲属。标准为:配偶每月40%,其他亲属每人每月30%,孤寡老人或者孤儿每人每月在上述标准的基础上增加10%。核定的各供养亲属的抚恤金之和,不应高于因工死亡职工生前的工资。供养亲属的具体范围,由国务院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规定;
(三)一次性工亡补助金标准为,上一年度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0倍。
伤残职工在停工留薪期内因工伤导致死亡的,其近亲属享受本条第一款规定的待遇。
一级至四级伤残职工在停工留薪期满后死亡的,其近亲属可以享受本条第一款第(一)项、第(二)项规定的待遇。
二、因公殉职的认定标准是什么
因公殉职的认定标准如下:
1、对敌作战死亡,或者对敌作战负伤在医疗终结前因伤死亡的;
2、因执行任务遭敌人或者犯罪分子杀害,或者被俘、被捕后不屈遭敌人杀害或者被折磨致死的;
3、为抢救和保护国家财产、人民生命财产或者执行反恐怖任务和处置突发事件死亡的;
4、因执行军事演习、战备航行飞行、空降和导弹发射训练、试航试飞任务以及参加武器装备科研试验死亡的;
5、在执行外交任务或者国家派遣的对外援助、维持国际和平任务中牺牲的;
6、其他死难情节特别突出,堪为楷模的。
三、因公殉职认定流程?
因公殉职的认定程序,一般到县级以上单位的组织或人事部门批准和县、市、市辖区民政部门审核同意。按照规定发给《工作人员因公牺牲证明书》和一次性抚恤金。
因公殉职是在履行职务时牺牲、死亡。包括行政人员、公司职员、集体单位工作人员等。简单说是指履行职务时死亡。因公殉职包含的范围则相对广泛,是指国家公务人员在公职期间因公死亡,如在出差途中发生车祸死亡。
四、村干部因公殉职怎么处理?
村干部因公死亡,应依法认定为工伤,可以申请工伤赔偿,主要赔偿工亡补助费,供养亲属抚恤金,丧葬费等。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九条职工因工死亡,其近亲属按照下列规定从工伤保险基金领取丧葬补助金、供养亲属抚恤金和一次性工亡补助金:
(一)丧葬补助金为6个月的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
(二)供养亲属抚恤金按照职工本人工资的一定比例发给由因工死亡职工生前提供主要生活来源、无劳动能力的亲属。标准为:配偶每月40%,其他亲属每人每月30%,孤寡老人或者孤儿每人每月在上述标准的基础上增加10%。核定的各供养亲属的抚恤金之和不应高于因工死亡职工生前的工资。供养亲属的具体范围由国务院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规定
(三)一次性工亡补助金标准为上一年度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0倍。伤残职工在停工留薪期内因工伤导致死亡的,其近亲属享受本条第一款规定的待遇。一级至四级伤残职工在停工留薪期满后死亡的,其近亲属可以享受本条第一款第
(一)项、第
(二)项规定的待遇。第四十条伤残津贴、供养亲属抚恤金、生活护理费由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根据职工平均工资和生活费用变化等情况适时调整。调整办法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扩展资料:《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四条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工伤:(一)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二)工作时间前后在工作场所内,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伤害的;
(三)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等意外伤害的;
(四)患职业病的;
(五)因工外出期间,由于工作原因受到伤害或者发生事故下落不明的;
(六)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轨道交通、客运轮渡、火车事故伤害的;
五、因公殉职和工伤的区别?
法律分析: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的相关法律规定,因公殉职和工伤的赔偿数额是不一样的,职工因工死亡,其近亲属按照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从工伤保险基金领取丧葬补助金、供养亲属抚恤金和一次性工亡补助金即可,工伤需要申请工伤认定,不同的级别有不同的赔偿标准。
六、因公殉职和因公牺牲区别?
其区别为:1.定义不同,因公牺牲是指为保护公家利益而献出生命。因公殉职是指完成职业任务而献出生命。2应用不同,因公牺牲用以保护公家事业,因公殉职用以坚守职责和崗位。
七、因公殉职可追认什么称号?
追认什么称号要根据因公殉职者的职业来确定,如警察可追受一级英模、二级英模等,如法官可追受模范法官,新闻工作者可追受优秀新闻工作者,如国家干部可追受革命烈士、见义勇为先进分子等,或时代楷模等。国家对因公殉职给予很多称号
八、因公殉职赔偿标准2022?
948240元
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最新数据,2022年度一次性工亡补助金标准调整为47412×20=948240元,该标准为全国统一标准。
工亡补助金标准
《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九条规定,职工因工死亡,其近亲属按照下列规定从工伤保险基金领取丧葬补助金、供养亲属抚恤金和一次性工亡补助金。
其中,丧葬补助金为6个月的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
九、因公殉职是什么意思?
因公殉职就是死在工作岗位上了。革命工作三百六十行,不知哪行什么时候出现安全隐患,也不知什么时候出现危险状况,所以在意外发生时总会有人为此付出代价,甚至生命。这就是我们说的因公殉职。因此在意外到来之前我们一定要防患于未然,减少事故的发生。
十、开封因公殉职赔偿标准?
因公殉职赔偿最新标准,职工因公死亡应发给丧葬补助金、供养亲属发恤金、一次性工亡补助金,具体标准如下:
1、丧葬补助金按省、自治区、直辖市上年度职工平均工资6个月的标准发给。
2、供养亲属抚恤金发给由死者生前提供主要生活来源的死者的亲属。其标准为:配偶每月按本省、自治区、直辖市上年度中月平均工资的40%发给,其他供养亲属每人每月按30%发给,孤寡老人或者孤儿每人每月在上述标准的基础上加发10%。抚恤金总额不得超过死者本人工资。当供养亲属丧失其供养条件时,不再享受该项抚恤金。
3、一次性工亡补助金,标准为本省、自治区、直辖市上年度职工平均工资48个月至60个月的金额,具体标准为由省、自治区、直辖市确定。至残一级致四级而享受伤残抚恤金期间死亡的,一次性工亡补助金按金额标准的50%发给
- 相关评论
-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