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判过缓刑的人还能在判缓刑吗?
判过缓刑的人还能再判缓刑。
根据《刑法》规定,除累犯和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不适用缓刑外,对于其它的犯罪分子,只要符合《刑法》第七十二条所规定的缓刑适用条件的,虽然曾经被判处过缓刑,但再犯罪后仍有适用缓刑的可能。
《刑法》
第七十二条 【适用条件】对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可以宣告缓刑,对其中不满十八周岁的人、怀孕的妇女和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应当宣告缓刑:
(一)犯罪情节较轻;
(二)有悔罪表现;
(三)没有再犯罪的危险;
(四)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
宣告缓刑,可以根据犯罪情况,同时禁止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从事特定活动,进入特定区域、场所,接触特定的人。
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如果被判处附加刑,附加刑仍须执行。
第七十四条 【累犯不适用缓刑】对于累犯和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不适用缓刑。
二、缓刑几年后不能再判缓刑?
五年
已判过缓刑的五年过后,已经过了考验期,原判刑罚不再执行,犯事如果满足缓刑适用对象条件还可以判缓刑。
缓刑称暂缓量刑,也称为缓量刑,是指对触犯刑律,经法定程序确认已构成犯罪、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人,先行宣告定罪,暂不执行所判处的刑罚。由特定的考察机构在一定的考验期限内对罪犯进行考察,并根据罪犯在考验期间内的表现,依法决定是否适用具体刑罚的一种制度。
三、缓刑最少判几年?最多判几年?
83"
缓刑称暂缓量刑,也称为缓量刑,是指对触犯刑律,经法定程序确认已构成犯罪、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人,先行宣告定罪,暂不予以量刑,由特定的考察机构在一定的考验期限内对罪犯进行考察,并根据罪犯在考验期间内的表现,依法决定是否适用具体刑罚的一种制度。那么缓刑了最多判多少年呢?只有判决拘役的、三下以下有期徒刑的才可以适用缓刑。也就是说实刑最少是一个月,最多是三年。刑法第七十三条规定,拘役的缓刑考验期限为原判刑期以上一年以下,但是不能少于二个月;有期徒刑的缓刑考验期限为原判刑期以上五年以下,但是不能少于一年。缓刑考验期,从判决确定之日起计算。从以上的规定中我们可以得知,能够判缓刑的刑罚,是三年以下的有期徒刑,也就是说最高判到三年。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七十二条?对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可以宣告缓刑,对其中不满十八周岁的人、怀孕的妇女和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应当宣告缓刑:?(一)犯罪情节较轻;?(二)有悔罪表现;?(三)没有再犯罪的危险;?(四)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宣告缓刑,可以根据犯罪情况,同时禁止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从事特定活动,进入特定区域、场所,接触特定的人。
四、判缓刑会有案底吗?
一、什么是案底?
很多人不清楚啥是案底,案底:是指某人犯罪行为的记录。而犯罪记录,是指我国国家专门机关对犯罪人员的客观记载。除人民法院生效裁判文书确认有罪外,其他情况均应当视为无罪。有关人员涉嫌犯罪,但人民法院尚未作出生效判决、裁定,或者人民检察院作出不起诉决定,或者办案单位撤销案件、撤回起诉、对其终止侦查的,属于无犯罪记录人员。
二、什么是缓刑?
缓刑,全称刑罚的暂缓执行,是指对触犯刑律,经法定程序确认已构成犯罪、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人,先行宣告定罪,暂不执行所判处的刑罚。缓刑是有罪判决,只是暂不收监而已,如果缓刑期间遵守法律规定,依法实行社区矫正,缓刑考验期满,原判的刑罚就不再执行,并公开予以宣告。如判处三年有期徒刑缓期三年执行。如果在三年的缓刑考验期内没有新的犯罪,也没有发现漏罪,并且犯罪分子严格遵守缓刑期内规定的,则三年考验期满原判的刑罚就不再执行。
所以,判了缓刑就算有了案底,如果只是被采取了刑事强制措施措施如刑事拘留等,只要最后法院没判决有罪,均不是案底。
至于有些人问到的行政拘留处罚就更不是案底了,但是,被行政拘留的记录会一直保存在公安机关,虽然不是案底,但会影响到本人的政审。
关注带刀护卫,细致解答您在治安案件、刑事案件侦查、起诉、审判各环节中遇到的疑惑,如何争取缓刑减刑,政审问题、银行卡冻结、裸聊、网络赌博等给出专业意见,欢迎咨询!
五、量刑建议没有缓刑,能判缓刑吗?
有可能会,检察院有检察建议权,也有司法监督权,但司法审判权在法院
检察建议是司法审判的重要参考依据,但不是决定依据,决定依据在法律,决定权在法院或审判合议庭。
察院量刑书没有建议缓刑,法院认为适应于缓刑也会判缓刑的,如果检察院认为裁量刑期与刑罚方式不当可以行使审判监督权,但属于下一个法律程序了。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百三十一条 单位犯本节第二百二十一条至第二百三十条规定之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本节各该条的规定处罚。
第七十二条 对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可以宣告缓刑,对其中不满十八周岁的人、怀孕的妇女和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应当宣告缓刑:(一)犯罪情节较轻;(二)有悔罪表现;(三)没有再犯罪的危险;(四)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
宣告缓刑,可以根据犯罪情况,同时禁止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从事特定活动,进入特定区域、场所,接触特定的人。
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如果被判处附加刑,附加刑仍须执行。
六、酒驾缓刑判多久?
处十五日以下拘留和暂扣三个月以上六个月以下机动车驾驶证,并处五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
七、判缓刑认罪认罚标准?
判缓刑认罪认罚没有标准,根据犯罪的事实,认罪的态度,刑法条款规定,决定判处缓刑。
八、怎样让法院判缓刑?
司法所(局)出具的《审前社会调查评估报告》,对法庭是否做出同意适用缓刑具有重要的参考作用,但是法庭并不一定完全给你判缓刑。
另外,你要知道,《审前社会调查评估报告》一般是法院要求你去你所在地的司法所(局)出具的,一方面是要完善适用缓刑的法律手续,另一方面也可以让你帮忙给法院跑腿。
本人办理过的案件中,凡是出具《审前社会调查评估报告》的,百分百给判缓刑。
希望对你能有所帮助。
九、缓刑最轻的判多久?
缓刑最轻是两个月。
对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可以宣告缓刑,对其中不满十八周岁的人、怀孕的妇女和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应当宣告缓刑:
(一)犯罪情节较轻;
(二)有悔罪表现;
(三)没有再犯罪的危险;
(四)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
拘役的缓刑考验期限为原判刑期以上一年以下,但是不能少于二个月。
有期徒刑的缓刑考验期限为原判刑期以上五年以下,但是不能少于一年。
缓刑考验期限,从判决确定之日起计算。
十、重犯可以判缓刑吗?
重犯绝对不可能判缓刑的。所谓的重犯是指那些犯罪情节严重,对社会危害较大的罪犯,是法律严惩的对象,所以不能判缓刑,缓刑适用于犯罪情节轻微、对社会危害不大、没有犯罪前科的人。
- 相关评论
-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