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地电位测量仪(地磁场测量仪)

来源:www.xrdq.net   时间:2023-01-30 19:38   点击:284  编辑:admin   手机版

1. 地磁场测量仪

有用,因为使用的是指南针,太极磁场探测仪使用的是指南针对地磁场进行有效的探测,可以将第十场有效的指南进行探测,所以非常有用

2. 地磁场测量实验仪器

地磁场是恒磁场,不会对仪器设备产生什么影响,也无法消除,只有变化的磁场才会因为感生交变电磁场对电子设备产生影响。

3. 地磁场的测量

关于地球磁场的来源,早期历史上曾有来自北极星的传说,但是到公元17世纪初就已经认识到地球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磁体,不过当时仍不清楚地球磁场是怎样产生的。随着科学的发展,对于地球磁场观测和地球结构的研究不断增多和深入,对地球磁场的来源先后提出了10多种学说。按照历史的先后对一些各有一定根据或设想的地球磁场来源学说作简单介绍:⑴永磁体学说,是最早提出的一种学说,认为地球内部存在巨大的永磁体,由这永磁体产生地球磁场。这是一个永磁场的假说,地球起源于一块巨大的磁体.19世纪末,著名物理学家居里夫人发现磁石的物理特性,就是当磁石加热到一定温度时,原来的磁性就会消失。正好可以证明地球在诞生之初只是一块超大的磁石,他吸引附近带铁、钴、镍元素的小行星.陨石和磁石,因为某种原因产生的高温使这块磁石的磁力消失而变成了电磁铁中间的磁芯..因为这块磁芯没有固定所以会发生磁极颠倒,牛顿发现的地球引力其实就是磁力当然这些还需要科学家的验证。按照“居里点”的的结论地球内部不能有一个永磁体,但是并不代表它最初不是一块永磁体。⑵内部电流学说,认为地球内部存在巨大的电流,形成巨大电磁体产生地球磁场,但是既未观测到这种巨大电流,而且巨大电流也会很快衰减,不会长期存在。⑶电荷旋转学说(公元1900年,简写作1900),认为地球表面和内部分别分布着符号相反、数量相等的电荷,由地球自转而形成闭合电流,由此电流产生磁场,但这学说缺乏理论和实验基础。⑷压电效应学说(1929),认为在地球内部物质在超高压力下使物质中的电荷分离,电子在这样的电场中运动而产生电流和磁场。但理论计算出这样的磁场仅有地磁场的约千分之一(10-3)。⑸旋磁效应学说(1933),认为地球内的强磁物质旋转可以产生地球磁场,但这种旋磁效应产生的磁场只有地球磁场的大约千亿分之一(10-11)。⑹温差电效应学说(1939),认为地球内部的放射性物质产生的热量,使熔融物质发生连续的不均匀对流,这样产生温差电动势和电流,由此电流产生地球磁场,但理论估计也同地球磁场不符合。⑺发电机学说(1946-1947),认为是地球内部的导电液体在流动时产生稳恒的电流,由这电流产生地球磁场。⑻旋转体效应学说(1947),是根据少数天体观测得到的经验规律,认为具有角动量的旋转物体都会产生磁矩,因而产生磁场。这一学说需要使用一无科学根据的常数,5年后又被提出这一学说的科学家根据精密的实验结果加以否定了。⑼磁力线扭结学说(1950),认为在地球磁场磁力线的张力特性和地核的较差自转,会使原始微弱的地球磁场放大,由此产生地球磁场。⑽霍尔效应学说(1954),认为在地球内部由于温度不均匀产生的温差电流和原始微弱磁场的同时使用下,会由霍尔效应产生霍尔电动势和霍尔电流,由此产生地球磁场。⑾电磁感应学说(1956),认为由太阳的强烈磁活动通过带电粒子的太阳风到达地球后,会通过地球内部的电磁感应和整流作用产生地球内部的电流,由此产生地球磁场。在这些学说中,只有发电机学说(又称磁流体发电机学说)在观 测、实验和理论研究上得到较多的证认,是研究和应用较多的地球磁场学说。

4. 地质磁场探测仪

不可信,因为手机并不具备磁场探测的功能,软件再厉害也不可能改变硬件的本质,里面所谓的探测,只是些娱乐软件罢了,千万别当真。

5. 地磁场测量仪器的灵敏度

可以。

必须使用霍尔元件的线性区,测量才比较准确。因为霍尔元件的输出电压=输入电流*磁场强度,也就是说:磁场强度的改变,必然反映到输出电压上。

依据霍尔效应原理,UH=KHISB 即:霍尔电势差UH与电流IS及磁感应强度B成正比。Is为激励电流,是直流电流。KH为灵敏度常数。注意,磁感应强度B是指与激励电流Is方向垂直的磁场分量。 霍尔电势可以实时反映交变磁场的磁感应强度的大小和极性。

6. 地磁场强度测量仪

 测量磁感应强度的九种方法:

1、电流天平法

应用通电导线在磁场中受力的原理,可制成灵敏的电流天平,依据力矩平衡条件,测出通电导线在匀强磁场中受力的大小,从而测出磁感应强度。

2、力的平衡法

应用通电线在磁场中受力平衡的原理,根据平衡条件建立平衡方程,从而求出磁感应强度。

3、动力学法

应用通电线在磁场中受力的原理,根据牛顿运动定律建立动力学方程,从而求出磁感应强度。

4、功能关系法

磁场具有能量,这种能量与磁感应强度有关;而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因此,只要建立功和磁场能这间的关系,就可求得磁感应强度。

5、磁偏转法

带电粒子以垂直于磁场方向的速度垂直射入匀强磁场时,会发生偏转而做匀速圆周运动,通过对轨迹的研究利用相关规律,便可求出磁感应强度

6、霍尔效应法

利用霍尔效应原理方便快捷地测量磁场的磁感应强度。

7、汤姆生法

利用汤姆生测电子比荷的实验装置来测定磁场的磁感应强度。

8、电磁感应法

处于磁场中的闭合线圈,当磁通量发生变化时,由电磁感应规律知,线圈中会产生感应电流,线圈或导体棒将会阻碍其运动,研究其受力和运动,根据与磁感应强度相关的物理规律可求得磁感应强度。

9、摇绳发电法

实验表明,将长约15m的铜芯双绞线两端接在灵敏电流计上,拉开形成一个长回路。面对面站立的两位同学像摇绳那样以每秒4到5圈的频率摇半个回路导线。随着导线切割地磁场,回路中就有感应电流产生,电流计指针指示的电流最大值可达O.3。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