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电位差计测电动势和内阻(电位差计测量电动势和

来源:www.xrdq.net   时间:2023-01-24 22:33   点击:184  编辑:admin   手机版

1. 电位差计测量电动势和内阻

电源的阻值小 要是太大基本上电流表电阻都把电压分走了 那样计算出来的电势和电阻不准确

2. 电位差计测量电动势和内阻结论

U=E-Ir 画出关于Rx的U , I 图像,斜率是内阻r,纵截距

3. 电位差计测量电动势内阻实验报告

用十一线电位差计测电动势方法:   (1)连接好电路。   (2)测量电源电动势 。   粗调:接通电源E,K2倒向“1”,估算lS大约应取的长度,将“C”插入适当的插孔。 中调:适当改变C、D位置,到G的指针基本不偏转为止。   (该步骤采用先找到G的指针向相反方向偏转的两个状态,然后用逐渐逼近的方法可以 迅速找到平衡点。) 微调:使保护开关电阻的取值为零,微调触点D的位置,调至完全平衡,记录lS的长度。   (3)K2倒向“2 ”,用相同的步骤测出lX 。   (4)计算EX的值 。   电位差计是用补偿原理构造的仪器。补偿方法的特点是不从测量对象中支取电流,因而不干扰被测量的数值,测量结果准确可靠,电位差计用途很广,配以标准电池、标准电阻等器具,不仅能在对准确度要求很高的场合测量电动势、电势差(电压)、电流、电阻等电学量,而且配合以各种换能器,还可用于温度、位移等非电量的测量和控制。当没有电流流过时,电池的正负极间的电势差等于电池的电动势。如有电流流过,因在电池内阻上有一定电压降(用电压表测量电池两极间的电压,就是这种情形),这时测得的不再是电池电动势,而只能称作端电压。若能在无电流流过时进行测量,就可直接测量电动势了。补偿法就是这样一种方法。

4. 电位差计测量电动势和内阻小结

伏安法测电源电动势和内阻有电流表内接法和外接法,不同接法有不同的结论。因此结论是:电流表如果采用内接法时,测量的电动势结果小于真实值,内阻小于真实值。

电流表采用外接法时测量的电动势等于真实值,电源内阻测量值大于真实值。

5. 电位差计测量电动势和内阻实验报告数据处理

回复如下: 误差来源:1:电压表的分流,2:电流表的分压,3:读数误差。

6. 电位差计测量电动势和内阻实验原理

这是结论,若用外接法测,等效电源,这样等效测的的内阻就相当于是电压表内阻 和电源内阻并联,等效的电压就相当于电 压表与电源串联分压,即u=ERv/Rv+r,原因是电压表分流,电流表示数偏小……

7. 用电位差计测量电动势和内阻

伏阻法测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中、因为伏特表分流作用使得电流测量值偏小

根据E=U+Ir 偏小

根据r=E/I短 I短相同 r 偏小

这个的内外接是看电源的。针对“电源”的内外接

内接法:R测<R真,E测<E真,

误差来源:电压表的分流作用

外接法:R测>R真,E测=E真,

误差来源:电流表的分压作用

伏阻法,因为没有电流表,所以就将已知电阻与未知电阻串联,用电压表分别测出两电阻的电压,用已知电阻电流代替未知电阻电流。

8. 电位差计测量电动势和内阻实验报告

答: 电位差计测电动势是在对消法的原理基础上进行的, 在待测电池上并联一个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外加电势差,这样待测电池中没有电流通过,外加电势差的大小即等于待测电池的电动势。

而酸度计测电动势的原理为:在与pH 值有关的氧化还原体系之间的反应中,电极电势不仅随溶液的浓度和离子强度变化,还随溶液的pH 值而变化,因此,利用标定后的标准电极进行测量,可直接得到与pH 值相应的电动势值。

另外,由玻璃电极组成的电池内阻很高, 在常温时达几百兆欧, 因此不能用普通的电位差计来测量电池的电动势, 一般使用数字电压表进行测量。所谓酸度计就是把用伏特计测出来的电池电动势直接用pH 值表示出来的仪器。 用电位差计测量电池电动势的测量误差是由系统误差, 偶然误差和灵敏度组成, 其值的大小由电位差计的等级,等测电动势大小和标准电池的等级以及所用检流计的灵敏度决定。

一般实验用的电位差计精确度是0.1~0.2 毫伏。

而用酸度计测电动势时,电极的电势本身就存在较大的误差,对于良好的电极也有±2 毫伏左右, 这种小的电势差值叫做玻璃电极的不对称电势, 是由于玻璃膜内外表面的张力之差产生的。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